生平简介
拉瓦锡于1743年8月26日出生于巴黎,父亲是巴黎高等法院的专属律师,母亲也出身于富裕的律师家庭。
拉瓦锡11岁时进入当时巴黎的名牌学校——马沙兰学校。
在校时他一直热心钻研自然科学,并逐渐加深了这方面的兴趣。
中学毕业的暑假,拉瓦锡跟随著名的矿物学家让·艾蒂安·格塔尔去考察几个山区,绘制法国矿产地图。
在这个夏天里,拉瓦锡确实知道了很多东西。
地下蕴藏的各种矿物可真多啊!多少物质还保持着自己的秘密: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秘密。
1761年,拉瓦锡进入索尔蓬纳学院学习法学。
他除了按时去听罗马法的课学习法典外,还抽时间去听著名化学教授鲁埃尔的课。
在化学课上,拉瓦锡了解到酸和盐及格塔尔的理论,认识到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当教授讲一物体燃烧过程中本身挥发掉一种特殊物质——燃素时,他很感兴趣地听着。
拉瓦锡从鲁埃尔那里还了解到了元素。
他在法国图书馆找到了罗伯特·波义耳的著作,反复看了好几遍。
与此同时,拉瓦锡还在发奋准备法学考试。
1763年春天,拉瓦锡顺利地在法学院毕业,获得了学士学位。
1768年是决定拉瓦锡命运的一年,他担任了征税承包业主,并被任命为皇家科学学士院会员,1775年,又就任兵工厂监督这一官职。
他在兵工厂内造了间实验室,他的大部分财产都被用于这个“实验研究所”。
在这个研究所中,“爆发了一场为一门现代科学奠定基础的革命,使世界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
”
1789年,拉瓦锡的《初等化学概述》出版,随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作为税收承包业主的拉瓦锡被捕入狱。
1794年5月,拉瓦锡被杀害。
历史业绩
当时一些化学家“证明”水可以变为泥土。
他们曾注意到,在一个密封的装有水的容器里,水蒸发后,容器里面留下了一些土一样的渣滓。
“由此可见,土生于水”。
就是针对这种主张,拉瓦锡才取得了他的第一个重大发现。
自从他伴随格塔尔旅行时起,他就对密度和性质发生了兴趣。
现在,他就开始一系列实验,来确定水蒸发后留下的土一样的渣滓,究竟是来自水的分解物,还是来自容器内部的腐蚀这一问题。
他的科学座右铭是不靠猜想,而要根据事实。
“我要从事实出发讲话”。
他从重复多次的实验中发现并最终证明:水蒸发后余留下来的土似的渣滓,来自容器而不是来自水,因为在每次用纯清水做的实验中,在水消失后,容器所失去的重量和容器中土的沉淀物的重量是相等的。
因此,“土不是水变的”,这个结论意味着炼金术和炼金术所主张的“水变土,土变铁,铁变金”的学说,最终被推翻了。
这只不过是拉瓦锡很多实验的开始。
他进而证明,植物并不仅仅是“一定份量的水所变成的一定份量的木”。
而是水、土和空气各种物质的综合体——植物在其中生存并且从中摄取营养。
拉瓦锡对空气的构成特别感兴趣。
在他之前有些科学家早已观察到空气有不同的“种类”——也就是说,有不同的气体。
但直到1777年拉瓦锡才宣布,空气包含“两种有伸缩性的流体,一种可供呼吸,另一种则具有毒性”。
对于这种可供呼吸的“生命攸关”的流体,
他以“氧气”这个名称加以命名。
他也第一次给元素这个化学名词下了定义。
拉瓦锡称元素为“一种用化学分解方法不能分解成任何更简单的物质的那种物质”。
这就奠定了现代化学整个结构的基石。
在这个基础上,拉瓦锡不但发现了一个崭新的化学理论,也汇编了一部崭新的化学词典。
拉瓦锡所发明的许多术语,至今都还是化学家们的国际通用词汇。
1789年拉瓦锡的《初等化学概论》出版,在写作该书的过程中,他恪守一个准则:永远只从已知进到未知,永远只从观察到的结果归纳出特定的原因。
他说:“我只讲事实。
”他的《概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化学的一个新纪元,为拉瓦锡同时代的大多数科学家进入大自然这间神秘的实验室,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安东·罗兰·拉瓦锡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化学家。
他创立了化学科学,为化学元素的现代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的科学精神和不怕困难的拼搏意志永远激励着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