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执笔人:卜祥洪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法学院课程名称:国际私法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72 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18学分:4开设专业:法学先修课程:民法学、商法学、婚姻家庭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国际私法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开设的十四门主干课之一,是针对具有一定国内法基础及相关知识的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
本课是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培养外向型法律人才服务的,是高等法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两大发展主流。
当今世界是一个国际交往关系十分发达的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然与其它民族、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发生联系和交流。
而国际私法作为规范国际社会发生的各种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一个法律部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居于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
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国际私法知识,对于保护中外当事人的正当权益、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和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应系统掌握国际私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重点掌握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基本掌握中国参加或缔结的重要国际私法公约的主要内容,了解外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基本制度,培养运用国际私法基本理论和知识解决涉外民商事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以及它的范围和定义,从宏观上对国际私法这门学科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为以后各章节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识记和掌握国际私法的渊源和基本原则,理解国际私法学。
【教学内容】第一节涉外民事关系与法律冲突一、涉外民事关系二、法律冲突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条件三、几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冲突四、解决法律冲突的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二节国际私法的定义、名称、范围和渊源一、国际私法的定义二、国际私法的名称三、国际私法的范围四、国际私法的渊源第三节国际私法的性质一、国际私法已兼具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性质二、国际私法已兼具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性质三、国际私法已兼具公法和私法的性质第四节国际私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一、国际私法与国际公法的关系二、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三、国际私法与国内民法的关系四、国际私法与“直接适用的法”的关系第五节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一、主权原则二、平等互利原则三、国际协调与合作原则四、保护弱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考核要求】了解:涉外民商事关系的概念;法律冲突的概念;人际私法;时际私法;国际私法最常见的几个名称;国际私法范围;冲突法的国内立法模式;统一国际私法;一般法理、国际私法之原则及学说;主权原则;平等互利原则。
理解:涉外民商事关系法律冲突产生原因;涉外民商事关系法律冲突的实质;解决涉外民商事关系法律冲突的两个主要途径;国际私法的定义;判例在国际私法中的作用;保护弱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掌握: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国际私法法源的国际惯例;国际协调与国际合作原则。
第二章国际私法的历史(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识记国际私法学说的发展历史,理解国际私法的理论及各种学说。
重点掌握法则区别说,法律关系本座说,政府利益分析说。
【教学内容】第一节萌芽阶段的国际私法一、罗马法时代二、种族法时代三、属地法时代第二节早期的国际私法一、意大利法则区别说二、法国法则区别说三、荷兰的国际礼让说四、新法兰西学派与《法国民法典》第三节近代国际私法理论一、斯托雷二、萨维尼三、孟西尼四、黛西第四节当代国际私法一、当代国际私法理论二、当代国际法立法第五节统一国际私法立法史一、国际私法统一化的含义二、国际私法统一工作的组织及其成就第六节我国国际私法的历史一、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史二、我国国际私法学说史三、我国国际私法学的未来发展【考核要求】了解:法国民法典中关于冲突法规定的特点;国际私法统一化的概念;统一国际私法的国际组织;统一私法的国际组织;法则区别说的概念;巴图鲁斯;达让特莱;胡伯三原则;库克本地法;当代国际私法范围和内容的扩大与丰富;国际私法各分支学科的形成;国际私法趋同化倾向的加强。
理解:国际私法国内立法的新发展;当今国际私法统一化运动的特点;传统冲突法及其学说改造的深化;唐律中关于冲突规范的规定;我国国际私法研究的基本状况。
掌握:法则区别说的主要内容与贡献;杜摩兰的意思自治原则;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既得权说;我国国际私法学未来发展取向。
第三章冲突规范(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冲突规范是国际私法的主要规范,需重点讲授与学习。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冲突规范的结构和类型,准据法的概念及其确定,以及识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冲突规范的结构和类型一、冲突规范的结构二、冲突规范的类型三、系属公式第二节准据法及其确定一、准据法的概念与特点二、准据法确定方法第三节识别一、识别及其产生原因二、识别的依据三、各个国家对于识别的态度第四节先决问题一、先决问题的概念二、先决问题的构成要件三、先决问题的准据法第五节区际法律冲突和时际法律冲突的解决【考核要求】了解:冲突规范的概念;准据法的概念;各种系属公式;连结点概念;识别的概念;识别冲突及其产生原因;先决问题的概念;先决问题的构成要件;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时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
理解:冲突规范的结构;正确认识冲突规范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连结点的法律意义;连结点的选择;先决问题的准据法;法律选择的各种方法。
掌握:冲突规范的连结点;连结点的软化处理;识别的依据;我国关于识别依据的规定。
第四章冲突规范适用中的几种制度(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所述几种制度,是冲突规范在适用中逐渐形成的,在实践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反致、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法律制度以及外国法内容的确定,并充分认识它们各自的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反致一、反致的概念及反致制度的产生二、关于反致的理论分歧三、关于反致的立法与实践第二节公共秩序保留一、公共秩序保留的概念、作用与理论二、运用公共秩序保留的几个问题三、我国关于公共秩序保留的法律规定第三节法律规避一、法律规避的概念与构成要件二、法律规避的范围与效力第四节外国法查明一、外国法查明及其产生原因二、外国法的性质三、外国法的查明方法四、外国法无法查明时的解决方法五、外国法适用错误时的处理【考核要求】了解:反致、转致、间接反致和双重反致的概念;公共秩序的概念和作用;公共秩序的立法方式;法律规避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法律规避的性质;外国法的查明方法;外国法不能查明时的法律适用。
理解:反致制度产生的原因;关于反致制度理论上的分歧;反致制度的发展趋势;有关公共秩序的理论;排出适用外国法后的法律适用;外国法错误适用的救济。
掌握:运用公共秩序制度时应注意的问题;我国关于公共秩序的立法;法律规避的效力;我国关于反致、公共秩序保留以及法律规避的规定。
第五章国际私法关系的主体(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自然人国籍、住所、能力的法律适用原则。
理解法人国籍及属人法的一般法律制度。
识记外国人的民事待遇制度和国家参加国际民事活动的法律地位。
【教学内容】第一节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第二节自然人一、自然人国籍冲突及其解决二、自然人住所冲突及其解决第三节法人一、法人国籍、二、法人的住所三、外国法人的认许第四节国家一、国家参与国际民事活动的表现形式二、国家参与国际民事活动的法律地位【考核要求】了解: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概念;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变迁;国民待遇的概念;最惠国待遇的概念;差别待遇和无差别待遇的概念;互惠待遇的概念;国籍的概念;国籍冲突;住所的概念;我国关于法人住所的规定;外国法人认许的概念。
理解:国民待遇的意义、特点和适用范围;最惠国待遇的作用、特点、分类和适用范围;外国人在我国的民事法律地位的变迁;确定法人国籍的不同学说;国际社会关于确定法人住所的不同学说;国际社会关于法人认许程序的不同规定;自然人国籍冲突的解决;住所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自然人住所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原则与办法;《解决本国法和住所地法冲突公约》;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适用;涉外失踪或死亡宣告的管辖权及法律适用;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涉外禁治产宣告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
掌握:外国人在我国享有的民事权力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我国对解决国籍冲突的有关规定;我国有关住所冲突的解决原则与办法;我国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的规定;我国确认法人国籍的实践与有关规定;我国对外国法人认许的有关规定;我国关于法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的规定。
第六章民事能力、法律行为和代理的法律适用(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民事能力、法律行为和代理的法律冲突及其法律适用,能够应用本章的理论解决司法实践中产生的涉外民事纠纷。
【教学内容】第一节民事能力的法律适用一、自然人的民事能力的法律适用二、法人的民事能力的法律适用三、我国关于民事能力法律适用的规定第二节法律行为的法律适用一、法律行为的法律冲突二、法律行为的法律适用第三节代理的法律适用一、代理的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二、《代理法律适用公约》三、我国关于代理法律适用的规定【考核要求】了解:法律行为的法律冲突及其法律适用;《代理法律适用公约》。
理解:自然人民事能力的法律冲突及其;法人民事能力的法律冲突及其法律适用;代理的法律冲突及其法律适用;涉外失踪或死亡宣告的管辖权及法律适用;涉外禁治产宣告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
掌握:我国关于民事能力、法律行为以及代理的法律适用的规定。
第七章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涉外婚姻关系的法律适用。
识记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及监护与抚养的法律适用原则,能够运用本章的理论解决司法实践中产生的涉外纷争。
【教学内容】第一节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一、婚姻实质要件的法律冲突及其法律适用二、婚姻形式要件的法律冲突及其法律适用三、我国涉外婚姻法律制度第二节夫妻关系的法律适用一、夫妻人身关系及其法律适用二、夫妻财产关系及其法律适用第三节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一、父母与婚生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二、父母与非婚生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三、父母与养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第四节离婚案件的管辖权及其法律适用一、离婚案件的管辖权二、离婚的法律适用三、我国涉外离婚的法律制度第五节监护与抚养的法律适用【考核要求】了解:结婚实质要件的法律适用;结婚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领事婚姻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
理解:各国离婚管辖权的基本规定;各国关于离婚法律适用的规定;夫妻人身关系的法律适用;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婚生子女确定的准据法;非婚生子女准正的方式、条件和准据法;父母子女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准据法,涉外收养的法律适用;监护的准据法;关于未成年人监护的有关国际公约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