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论课程论文
题目:
浅谈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
文学艺术学院
中文系
汉文
浅谈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有积极的影响,也总会有消极的影响,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也是这样的。
这也就是学术界对于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一直存在着争议的原因。
大多数学者认为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阻碍和干扰的作用,结合我们在第二语言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确证实了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干扰性和阻碍性。
但同时,我们不能因为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这些消极的阻碍和干扰就全盘的否定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消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受我们母语中的思维习惯的影响来表达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这就使得我们经常将第二语言母语化的倾向,为我们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我们的思维习惯不尽相同,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惯和方式等,在另一文化背景下则显得不能接受和匪夷所思。
以英语和汉语的问候和寒暄习惯来说,中国人打招呼习惯问“你吃了吗?”,习惯谈论稍稍涉及隐私的诸如家庭,经历等话题,而英国人多谈论天气之类的话题,家庭经历等被视为禁忌。
这样就给我们的第二语言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若是想将这种消极的影响降低,就必然增加了我们学习的负担。
当然,这种阻碍和影响也迫使我们拓展了知识,所以,也有它积极的一面。
第二,母语中的语法规和习惯也给第二语言的习得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影响。
这一影响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的消极影响最显而易见,也最为严重。
语法的规则和习惯很容易给第二语言的学习带来理解上的困惑和偏差,还是拿汉语和英语为例。
汉语和英语的语法在总体上非常相近,都是主谓宾等的基本语序,然而,汉语除了最基本的语法外,还经常有变式,如名词动用,宾语前置等,而且,汉语区分音节,这样就给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带来了诸多困难和阻碍;再拿英语来说,除了和我们的母语汉语较为相近的内容外,英语还有各种从句,是我们从未接触的,若是再用我们的母语进行学习的迁移,就会在理解上造成巨大的偏差,同样给第二语言的学习带来了阻碍。
而在语法习惯和规则上母语给第二语言习得的消极影响又是很难消除的。
所以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时要多注意积累,尤其是两种语言不同的地方,尽量将母语给第二语言习得带来的阻碍和干扰降到最低。
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也是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和影响的。
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母语和第二语言的比较,发现他们相同的东西,这样就可以直接将既有的知识,直接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学习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迁移的过程中,要时刻警惕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母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第二语言,母语学习中的方法同意可以给第二语言的学习带来很好的帮助,这样有利于我们解决在第二语言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综上所述,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正视这些,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