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菌[1-3]-β-D-葡聚糖与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检测[专家学习]

真菌[1-3]-β-D-葡聚糖与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检测[专家学习]

在浅部真菌感染中,(1-3)-β-D-葡聚糖未被释放出来, 故其在体液中的量不增高。
可用于检测念珠菌、毛孢子菌、曲霉菌、镰刀菌、卡 氏肺孢子菌
不可检测隐球菌、接合菌(根霉/毛霉等)
一类特制
19
“G”试验缘何而来?
一类特制
20
检测原理(比色法)
β葡聚糖或LAL-RM
旁路反应
内毒素
活化C因子
真菌(1-3)-β-D-葡聚糖 与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检测
器械部 广东金羽医药发展有限公司
一类特制
1

20世纪六十年代,人们 发现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 被称为“海洋活化石”的 鲎,它的血液与内毒素接 触后会发生特异性的凝集 反应,人们经过大量研究 和实验从它的血液中提取 出了用来检测内毒素的 “鲎试剂”。
甘露聚糖(mannan)抗原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
真菌特异的代谢产物
D-阿拉伯糖醇
真菌 DNA 的检测
一类特制
12
临床诊断、拟诊的微生物学
1 合格痰标本直接镜检发现菌丝,且连续培养≥2 次分离到同种真菌
2 BALF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阳性 3 痰液或BALF直接镜检发现新生隐球菌 4 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 5 G实验连续两次阳性 6 GM实验连续两次阳性
条件致病性真菌
念珠菌病 曲霉病 隐球菌病 其他
一类特制
7
诊断方法
影像学 组织病理学/细胞学 传统的方法 培养 血清学
分子生物学方法:
Platelia Aspergillus ELISA Fungitell assay PCR(unavailable)
一类特制
8
真菌病实验室诊断主要内容
一类特制
13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EORTC/MSG2008修订版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病原学
真菌镜检 真菌培养 组织病理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方法(间接证据)
CSF隐球菌抗原阳性——确诊 GM-test, G-test——临床诊断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46
β1,3
b1,6 葡聚糖
磷脂 双分 子层
b1,3葡聚糖 合成酶
几丁质
麦角固 醇
一类特制
羊毛固醇C-14去甲基化酶
14位还原和7-8位异构酶
角鲨烯环氧化酶
17
1,3-β-D-葡聚糖结构
➢ 葡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
糖蛋白类

➢ 1,3-β-D-葡聚糖占真菌壁成
葡聚糖
分50%以上,是真菌细胞壁
几丁质
上的特有成分 ➢ 以1,3-β-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
一类特制
10
非培养方法优点
快速报告结果 敏感性提高 取材简便 多以真菌在致病状态产生的物质为检
测标志物,结果阳性提示有致病性 定量检测可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及疗效
评估一类特制Fra bibliotek11非培养诊断的方法简介
真菌细胞壁成分
(1-3) - β- D-葡聚糖检测(G试验)
真菌抗原检查
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抗原 (GM)
4
医学和相关科学的进步
危重病人的存活期延长
延长了真菌感染 的高危期
使此类患者业已增加 的人数进一步扩大
严重真菌感染迅速上升势头
是日益严重的威胁!
一类特制
5
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中心静脉插管 尿道插管 广谱抗生素
气管插管
腹部外科 肠胃外营养 营养不良
住院时间
感染之前定殖
一类特制
6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一类特制
22
1,3-β-D-葡聚糖相关影响因素
以下情况可出现假阳性:
➢ 使用纤维素膜进行血透,标本或患者暴露于纱布或其 他含有葡聚糖的材料;
➢ 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凝血因子或血液制品; ➢ 链球菌血症; ➢ 操作者处理标本时存在污染; ➢ 使用多糖类抗癌药物、放化疗造成的粘膜损伤导致食
物中的葡聚糖或定植的念珠菌经胃肠道进入血液等也 可能造成假阳性。
一类特制
23
1,3-β-D-葡聚糖检测临床价值
早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增多且复杂,早期症状无 特异性,往往被原发病掩盖,病程长,发现较晚,死 亡率高。因此对深部真菌感染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早 期诊断。
指导用药:快速确定真菌感染后,选择好治疗方案,有 针对性使用抗真菌类药物。为临床选用副作用小,疗 效高,价格适宜的药物提供准确的依据。
一类特制
2
鲎试剂的发明
1981年1月Jack Levin 和 Frederik B.Bang教 授在美国马塞诸塞州 Wools Hole海洋生物实 验室成功分离提取鲎血 细胞并研制成能够检测 细菌内毒素的鲎试剂, 开辟了人类认识和检测 内毒素的新纪元!
一类特制
3
侵袭性真菌感染率上升↑
AIDS
一类特制
一类特制
14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 组织病理学
确诊




临床诊断 +



拟诊




注:*原发性者可无宿主因素,△肺组织、胸液、血液真菌培养阳性(除外肺孢子菌)
一类特制
15
(1,3) - β- D-葡聚糖检测
一类特制
16
真菌细胞膜、壁结构
mannoproteins
麦角固醇
残基骨架作为主链 ➢ 以分支状1-6-β-D葡萄糖残基
作为侧链
B1, 3葡聚糖合成酶
一类特制
18
1,3-β-D-葡聚糖特性
对热极为稳定,高压121℃并不能使其灭活。在念珠 菌和曲霉菌细胞壁中含量较多,对G实验灵敏。
当真菌进入人体血液或深部组织后,经吞噬细胞的吞 噬、消化等处理后,(1-3)-β-D-葡聚糖可从胞壁中释 放出来,从而使血液及其它体液中含量增高。当真菌 在体内含量减少时,机体免疫系统可将其清除。
准确、快速检出真菌病原体 真菌镜检 真菌培养 组织病理 生理生化 血清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
一类特制
9
镜检和培养方法
敏感性低
血培养:在肿瘤和血液病病人中,50%尸检 证实深部念珠菌感染的病例血培养阴性。
培养结果阳性仅表示存在某种真菌,区 分定植和感染困难
培养时间长 有些标本采集困难
C因子
G因子
活化G因子 活化B因子
B因子
凝胶法、比浊法
凝固酶
凝固酶原 显色法
凝固蛋白(凝胶)
凝固蛋白原 AC-Ile-Glu-Ala-Arg-pNA(酶作用物)
AC-Ile-Glu-Ala-Arg-OH
pNA(对硝基苯胺,黄色)
405nm测光度值
一类特制
21
分析前注意事项
采用无热原采血管 抽血后2h内送检 血标本4-8℃最多存放48h 检测环境应保持清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