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编
第一种,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科学。 第二种,社会学是关于社会关系的科学。 第三种,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第五种,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的科学。 第六种,社会学是关于社会文化的科学。 第七种,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 特别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 (即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四)问卷法
1、涵义:调查者根据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案,通过 设计一套要求被调查者回答的问题表,来收集资料的方 法。
2、问卷类型: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3、问卷的内容:A 个人的基本情况。
B 行为方面的问题。C 态度方面的问题。
4、问卷的结构:A 指导语。B 问题。
C 答案。
D 编码。
(一)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三)抽样调查法
1、涵义:是指按照随机的原则,从全部研究对 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分析,以达到对 全部研究对象的认识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2、随机抽样的类型:A 简单随机抽样:采用抽 签霍随机数表的方法。B 分层抽样:采用等概 率或不等概率方式。C 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或 等距抽样。D 多阶段抽样:调查对象数目庞大、 分布很广、很难直接抽取调查单位的情况下使 用。
(二)社会学在实践方面的作用
1.参与制定社会发展计划 2.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研究 3.协助政府解决社会问题 4.帮助人们自觉调整社会行为,更好 地参与社会生活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三、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四、社会学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
(一)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社会学概论
辽 宁 师 范 大 学 政 治与 行 政 学 院
杜 桂 娥
联系方式: E-mail:duguie_ls@
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 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见解 二、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特征 三、社会学的社会作用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不同观点
1、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和非实证主义方法论。是最高层次。
2、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法、 统计法、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是中间层次。 3、社会学研究的各种专门技术和工具:收集和分 析资料的技术、各种表的量度工具以及照相机、录 音机、录像机、电子计算机等辅助工具。它是最低 层次。
(一)观察法
1、含义:指观察者根据研究课题、有目的地利 用眼睛、耳朵等感官直接或间接地对研究对象进 行观察,以取得有关资料的方法。
2、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根据研究密地确定 好观察对象,做好组织工作,避免盲目性。其次, 观察者必须置身于被观察对象之中,并注意方式 方法。再次,要尽可能借助科学的观察工具,比 如照相机、录像机等。最后,观察的纪录如果是 人工纪录,还必须当场核对,以保证观察的客观 真实性。
社会学研究方法层次的关系
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的这三个层次是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法论是整个社会学 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它为具体的研究提供 认识原则和理论指导,决定着具体研究方法 的运用。而具体研究成果的积累,具体研究 方法和专门技术的进步也必然促进方法论本 身的发展。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正是在这种 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从 而构成为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
第四步,将临界值与统计值的绝对值进行比较,若 统计值小于临界值,则接受虚无假设;若统计值大 于临界值,则拒绝虚无假设。
第一章 思考题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怎样看待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
3、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是什么?
4、社会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5、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个层次?它们之间的关 系怎样? 6、问卷的内容有几方面?设计问卷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个案法
1、含义:是指对某个特定的社会单位作深入细致的调 查研究的一种调查方法。
2、特点:首先,对特定对象的研究具体、细致。其次, 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和认识个案本身的问题。最后, 研究者科采用的方法是多样、灵活的。
3、使用领域:首先,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的调查中。 其次,应用于同社会福利工作有关的专门机关和部门。 最后,应用于对社会生活中各种社会问题的专门性调 查研究。
2、从现实上看,这个问题也贯穿在实际社 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是每个社会 成员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回答的问题。
(一)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一是“中心论”,即把社会学置于其他社会科学 之上,是社会科学的总称; 二是“平列论”,即把社会学置于与其他社会科 学平等的位置; 三是“层次论”或“特殊论”,即把全部社会科 学分为一般、特殊和个别三个层次,属于第一个层次的 是哲学科学,如历史唯物主义;第二个层次的是综合性 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历史学等;第三个层次的是单科 性科学,如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专门社会 科学。本书的观点是坚持“特殊论”。
单变量描述统计
1、集中趋势统计法: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个典型值或代 表值集中的情况。通常用集中趋势统计值来反映总体 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代表集中趋势 的统计值主要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离中趋势统计法:是与集中趋势相对应的次数分布 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离散程度值越大,则集中趋势值 的代表性越小;反之,离散程度值越小,集中趋势值 代表性越大,所以,认识离中程度也有助于对集中趋 势的理解。代表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统计值主要有全 距、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标准差等。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原则
1、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实事求是原则 3、科学化原则
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1、选题阶段:选择课题、建立假设、 概念操作化。 2、设计阶段:研究设计、抽样设计、 提纲设计。 3、实施阶段:实地调查、资料汇集。 4、总结阶段:资料处理、资料分析、 撰写研究报告。
1、统计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统计所要 研究的全部事物的总体。
பைடு நூலகம்2、统计指标: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 念和具体数值。包括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 量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
3、统计指标体系:用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 指标组成一个整体,全面反映社会现象的各个 方面和各个过程,就称为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客观性原则:要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2、统一性原则:坚持统计指标的名称、涵义、内容、计 算方法、质量单位的统一性,保持不同地区、时间、结果 的可比性。 3、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5、效度与信度相统一的原则:指标效度是指指标对于测 量对象和研究课题的相关程度。指标信度是指指标所测得 的数据资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研究对象的根据
1、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 历史时代根据
2、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 现实社会根据 3、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 中国特色
(三)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1、从理论上看,这个问题贯穿于社会学的 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是每个社会学家都在 自觉不自觉地解决的问题。
(二)统计分组
1、统计分组:按照一定的标志把被研究的总 体分成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2、统计分组一般分为两步:
第一步,分组标志的选择。即对事物进行分 类时所依据的标准,这是统计分组的核心问 题。 第二步,确定分组的界限、组距和组数。
(三)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涵义: 统计分析就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调 查资料进行数量分析,以反映社会现象之间 的本质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按照统计学的 主要功能来划分,统计分析有两个方面的内 容,即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特殊与一般 2. 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学科的关系:特殊与特殊
3.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
(三)社会学的学科特征
●整体性 ●实证性
●综合性 ●应用性
(一)社会学在理论方面的作用
1.提供正确认识社会的有关知识。 社会学认识社会的任务在于描述、解释、预测 社会事实。 2.提供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社会学不仅要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和解释发生 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现象,更重要的在于它 向人们提供了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
统计推论 1、区间估计
统计推论:就是利用样本的统计值对总体与之对应 的各种参数值进行估计。它主要包括区间估计和假设检 验两个方面的内容。 1、区间估计:就是在一定的标准差范围内设立一个置 信区间,然后联系这个区间的可信度将样本统计值推论 为总体参数值。其实质是在一定的置信度下,用样本统 计值的某个范围来“框”住总体的参数值,即以两个数 值之间的间距来估计参数值。(常用的置信度:90%、 95%、99%,相应的误差为:110%、5%、1%)
7、什么是社会统计?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双变量描述统计
1、相关分析:要检验两个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以及两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强弱。注意:相关关系 不是因果关系,相关系数仅说明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2、回归分析:是在确定两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后, 根据研究目的,把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加以模 型化,即建立回归方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平 均变化关系,以便依据回归方程对未知情况进行估 计和预测。
2、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就是先对总体的某一参 数作一假设,然后用样本的统计值去 验证,以决定该假设是否为总体所接 受。这里的假设不是理论假设,而是 依靠抽样调查的数据进行验证的经验 层次的统计假设。
假设检验的步骤
第一步,建立虚无假设和研究假设; 第二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显著性水平a(即 小概率的大小),通常有a=0.05,a=0.01等,并 查出临界值; 第三步,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统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