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中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郑峻林国土资源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07级指导老师:张斌摘要:近年来,巴中市通过对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业有所发展,与此同时,这个“朝阳产业”带来的可观的综合收益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观念。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巴中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何在今后的开发规划过程中弥补存在的缺陷。
是巴中旅游产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产业;统筹规划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BaZhong problemsand countermeasuresJunLinZhengLand and resources institute Geographical science professional Grade2007Instructor: Bin ZhangAbstract:recently, the tourist industry of BaZhong province have been get improvement through opening up and using rich tourism resources in that place. Meanwhile, the “sunrise industry” brought considerable and comprehensive income which is increasingly changing people's ideas. But because of many reasons, BaZhong still exist some defects in the proces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How can BaZhong province make up those shortcomings in the future is the key whether BaZhong tourist industry can get improvement and growth.Key words:tourism resources; tourist industry; overall-planning巴中位于川陕交界处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为四川北部门户。
地理坐标为106°21′E~107°45′E,31°15′N~32°15′N。
市政府所在地距离成都400km,北距西安650km,距离重庆498km,与达州、南充、汉中、广元等相邻。
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四县区。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的活动,植被覆盖率高,有世界珍稀植物“巴山水青 ”。
巴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9℃,一月平均气温5.2℃,八月份平均气温27.3℃,年均降水量1150㎜。
光热资源充足,生态优美,物产丰富。
巴中素有“银耳之乡”、“红军之乡”、“核桃之乡”等美誉[1]。
巴中自然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山、水、洞、情各具特色。
巴中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以奇峰峡谷、溶洞和原始生态为主,主要分布在南江光雾山、大坝森林公园、通江诺水河、巴州阴灵山、南阳森林公园等地[1]。
南江光雾山景区以桃园风光五大片区为主,地老天荒,钟灵毓秀,山势陡峭,挺拔雄伟,云蒸雾绕,秀雅妩媚。
大坝森林公园以大坝林场为主,森林覆盖厚密,林木品种繁多,既可观光,又是休闲佳境。
诺水河以溶洞为主,大小溶洞200多个,洞内景观千姿百态,置身洞中,恍若仙境。
拥有光雾山、诺水河、南龛摩崖造像等著名自然景观及历史文化景观,然而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巴中市,其下辖四县区都是国家级的贫困县。
那么,作为四川旅游开发极具潜力的地区,巴中怎样才能做到充分利用资源,合理开发,把丰富的资源转化为实际的效益,发展老区经济,是一个非常现实而有意义的事情。
1巴中旅游产业发展现状1.1旅游产业已具规模巴中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全市现有国家质量等级旅游景区7个,其中光雾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巴中力争通过两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力推进川陕区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刘伯坚烈士纪念馆3A级旅游创建工作。
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光雾山、诺水河、江口水乡等5个旅游产业园区。
着力打造光雾山生态游、诺水洞天游、红军故里游3条精品线路。
巴中旅游接待能力逐步增强,现全市有星级饭店17家,其中4星级2家,旅行社14家;旅游从业人员近万人。
通过近年的发展南江县已发展成为四川省旅游强县,如今南江县拥有20余家旅游龙头企业,旅游从业人员2000余人,农家乐146户。
近年来,南江县紧紧围绕光雾山这一极具特色的品牌,先后自筹和争取国家资金对全县旅游设施总投资达6亿多元,全县改造旅游环线公路约700 km,整治景区公路300km,建成景区观光栈道21km[1]。
改造餐馆、住宿条件,使光雾山这一景区的接待有了质的飞跃。
2010年全县游客接待量突破150万人次,旅游收入7.7亿元[2]。
另外巴中市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光雾山、诺水河、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纪念馆、截贤岭、韩溪河等一批景区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在巴中市旅游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这对巴中人民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创造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为巴中市的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政府和旅游产业经营者的观念开始转变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巴中地区旅游收入迅速增长,人们能开始转变观念,坚持把旅游作为“产业兴市”的重点来抓,确立了旅游在巴中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深化了对“绿色繁荣、特色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更大程度的调动了旅游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旅游经济水平得以提升。
从表1中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
从表1中可以看出,近几年,全市旅游收入逐年大幅提升。
由于各县区看到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因此各县区纷纷制定出台了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发展旅游的目标:例如,南江县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壮大旅游产业,把旅游产业打造成南江支柱产业”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了依托有“生物基因库”“红叶第一山”美誉的光雾山风景区为主导的旅游业在全县经济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发展大旅游、培育大支柱、形成大产业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
巴中市将现代工业、特色板块农业和旅游业作为该市三大支柱产业重点支持发展,加快旅游资源整合,调整旅游发展工作布局,加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及营销力度,全市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人们开始把旅游当成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思想意识的改变对今后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3]。
表12007—2010年巴中市旅游接待人数及收入统计表年份累计旅游接待数量(人次)累计旅游收入合计人民币(万元)2007 2480000 838002008 2949000 1140002009 3609000 1676002010 4000000 200000注:该表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2巴中市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旅游开发活动是一个关联性极强、涉及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单纯的一个点的开发和建设的问题,她与旅游地许多部门和领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
而且巴中市真正把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所以难免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2.1 没有整体规划,各县各自为政,单点分散开发,同质性强,没有特色。
形成目前这种现状,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旅游业刚刚起步的时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那时,各县市的产业政策中工业和农业是重中之重,旅游业有所发展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到了中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于是又开始盲目开发,没有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形成单点分散开发的局面。
同时对本区内的旅游资源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在开发过程中忽略了旅游资源本身的成因、特色、质量、数量等因素,以及旅游资源的区位、环境、客源、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建设水平等开发利用条件,又导致现在整个旅游规划水平低下。
从巴中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刚起步的旅游产业存在着“散、小、差、弱”的问题。
旅游企业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而现在发展的还是传统的观光旅游。
2.2 只重视景点建设,忽视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这种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其他条件认识不足没有深入了解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过分依赖自然景观的吸引力,忽视旅游活动有关涉及到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商品零售、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许多行业和部门,特别是忽视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领域——与旅游消费联系最为紧密的服务业[4]。
尤其是交通运输方面,巴中地区以山地为主,处于大巴山脉南端,地势起伏相对高差大县区内除了巴州区有高速和铁路以外,其余各县均未通铁路、高速、甚至连国道线都没有,各县区联系以省道公路为主。
路况差,公路等级低,人员和物资运送较为困难,通讯服务设施差,信息不灵。
恶劣的交通状况限制了货物及人员的流通与集散,影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2.3 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经济自然环境封闭,社会基础结构落后,巴中全市GDP在整个四川省21个市州中排名在最靠后的位置,2010年全市GDP280.91亿元,这与周边的南充、达州等周边市的差距非常大,商品经济不是很发达,社会劳动生产率较低。
人均GDP2000元左右,在四川21个市州中也是排名最靠后,而正是经济发展的滞后,制约了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
虽然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巴中发展经济极其宝贵的财富,但如何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利用好这些资源,让其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对于现在的巴中来说,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3巴中市旅游产业发展对策3.1结合实际,开发特色农业,增加巴中旅游产业内涵根据巴中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是一种能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巴中市属于山区,当地地形地貌不利于大面积耕种,农村那种分散经营的模式,为精耕细作创造了条件,且当地相对高度落差大,适于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多。
由于生物种类多,虫害的天地多。
这些都是发展绿色无污染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在吸引游客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如巴中市通江县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气候条件,种植的“通江银耳”和“通江黑木耳”都在国内是驰名的产品。
就此一项就为当地人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