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石化常压储罐管理制度

中国石化常压储罐管理制度

中国石化常压储罐管理制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常压储罐管理制度(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章储罐管理与考核第四章储罐的使用和维护第五章储罐的检修第六章储罐的防腐蚀第七章储罐的报废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常压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简称储罐),在油田、炼化、销售企业广泛使用,数量多、容积大,且一般储存介质具有危险性较大。

为加强对储罐使用、维护和检修的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储罐管理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各企业应学习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逐步采用以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方法,不断提高储罐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水平。

第四条各企业应加强储罐管理,保持设备完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以达到储罐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综合效能高的目标。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所属油田、炼化、销售企业。

其它企业可参照执行。

本制度适用于石化企业建造在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均质基础上,罐底与基础紧密接触,储存液态石油、石油产品以及酸、碱、氨液态化学药剂等介质的储罐。

其它储罐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企业设备主管领导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规定,全面负责本企业的储罐管理工作,对储罐设备的管理方针、目标做出决策,组织制定规划和措施,以提高本企业的生产装备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审批主要储罐的大修、更新计划,并检查执行情况。

(三)组织开展“设备评级”、“设备完好”、“无泄漏单位”和“科学检修文明施工”等活动。

(四)组织或参与重大、特大储罐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第七条设备管理部门职责:设备管理部门是储罐的归口管理部,应组织、参与大型储罐设计、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和报废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保证储罐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优质运行。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储罐管理的制度和规定,组织制定本企业储罐管理规定、细则以及管理工作计划,并检查执行情况。

(二)组织建立和健全储罐技术管理档案,掌握设备状况,做好设备技术状况分析和储罐管理工作总结。

(三)组织编制和审核年度储罐修理计划,审核储罐修理费用计划,搞好综合平衡和组织实施。

(四)负责组织储罐的报废鉴定工作和审核更新计划。

监督使用设备更新费用。

(五)参加重点基建、技措、安措项目的设计方案审查和竣工验收。

负责上报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一般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参与重大、特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

(六)负责组织主要储罐的技术问题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搞好设备的更新换代。

负责审查储罐改造的合理化建议。

(七)组织编制、审查备品配件计划,协助物资供应部门做好备品配件加工订货工作。

(八)负责储罐管理的考核评比工作。

第八条生产技术及生产管理部门职责(一)根据储罐的年度检修、检测计划,及时合理安排储罐检修检测时间。

(二)参加储罐新建、扩建、改建和大修更新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负责协调与生产相关联的环节。

(三)组织制定并审查储罐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

(四)参加储罐特大、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第九条生产主管部门职责(一)根据储罐的年度检修、检测计划,及时合理安排储罐检修检测时间。

(二)参加储罐新建、扩建、改建和大修更新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负责协调与生产相关联的环节。

(三)参加储罐特大、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第十条安全环保部门职责(一)负责制定本企业安全用火管理制度、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负责各类安全作业票证的监督管理及固定用火点的审批工作。

(二)负责组织编写和审定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职业中毒、环境污染等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定期组织演练。

(三)贯彻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协助和督促有关部门对查出的隐患制订防范措施,检查监督隐患整改工作的完成情况。

(四)参加储罐的新建、扩建、改建和大修更新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督促检查“三”同时工作的落实情况。

(四)做好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深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并协助解决有关安全问题,纠正违章作业。

(六)负责储罐事故汇总、统计上报工作,并建立、健全储罐事故档案。

参与储罐上报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七)严格执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危险化学品实施综合安全管理。

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部门安全评价和评估工作。

(八)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搞好安全装备、消防设备、气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使用单位职责(一)严格执行设备管理部门制定的储罐管理规定与细则,结合具体情况编制本部门的储罐管理细则,参与工艺操作规程的审定工作,组织职工学习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负责本单位储罐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储罐设备技术档案,做好储罐设备技术状况分析和管理工作总结,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三)负责编制、落实储罐的大、小修计划,合理使用修理费用。

(四)负责编制和上报储罐报废更新计划,参加储罐报废鉴定工作,合理使用更新费用。

(五)参加重点基建、技措、安措项目的设计方案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

(六)参加储罐设计、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和报废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保证储罐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优质运行。

(七)负责编制和上报备品配件目录、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以及需用量计划,抓好备品配件的图纸资料管理。

第三章储罐管理与考核第十二条各企业应按照有关规程、制度,制定本企业储罐管理规定和细则,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储罐管理体系。

第十三条储罐按结构分为:固定顶罐、外浮顶罐、内浮顶罐。

为适应企业的分级管理,将储罐按其容积分为主要储罐和一般储罐,分级标准由企业制定。

第十四条所有储罐在交付使用单位前都必须遵照有关的设计、建造规程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第十五条新建、改扩建的储罐验收应由工程部门负责主持,生产使用部门、设备、安全、技术、调度、环保、消防等管理部门单位及设计单位参加。

验收检查出的所有问题应全部处理完毕,参加验收的各单位签署意见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六条在用储罐检修后验收:主要储罐由设备主管部门负责,一般储罐由使用单位负责。

第十七条积极推行储罐全过程ERP管理。

第十八条企业应定期开展设备管理评优和升级活动,开展群众性创“完好罐区”、“无泄漏区”等活动,定期进行检查评比、总结表彰,不断促进和提高储罐设备管理水平。

第十九条完好储罐必须具备四条标准(一)运行正常,效能良好。

(二)附件齐全,灵活好用。

(三)罐体整洁,防腐良好。

(四)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第二十条企业对储罐管理、使用、维护、检修、技术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应予以表彰奖励。

对于储罐管理混乱,严重失修而影响安全生产的应限期整顿,对造成储罐事故和经济损失的责任者应给予处分。

第二十一条为掌握储罐技术状况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各企业应考核下列指标:(一)完好罐区>50%。

(二)储罐故障率<5%。

(非计划检修储罐数量/在用储罐总数量)(三)储罐完好率>95%。

(四)静密封泄漏率<0.30/00。

(五)储罐定检率100%。

(六)仪表完好率>95%、使用率>99%、泄漏率<0.30/00。

(七)有无储罐设备事故。

第四章储罐的使用和维护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储罐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并严格执行。

第二十三条通过技术培训,储罐的操作人员要做到“应知”、“应会”。

第二十四条操作人员应做好下列工作:(一)严格遵守储罐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

做到起动前认真准备,起动中反复检查,运行中搞好调整,停车后妥善处理。

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不准超温、超储运行。

(二)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和标准对储罐进行仔细检查,防止跑油、突沸事故发生,及时消除脏、松、缺、乱、漏等缺陷,认真填写运行记录、缺陷记录及操作日记。

(三)严格执行储罐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做好防冻、清洁和防腐工作,对本岗位封存、闲置储罐应定期维护保养。

(四)保持本岗位的储罐、管道、仪表盘、油漆保温完整、地面清洁,加强对静密封点管理,消除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泄漏率,做到文明生产。

第二十五条储罐防静电接地要求:(一)储罐防静电接地线,应单独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相连,除并列管道外不得互相串连接地。

(二)容量为50m3及以上的储罐,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且接地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并应在罐体底部周围对称与接地体连接,接地体应连接成环形的闭合回路。

(三)使用单位每年应根据实际情况,在雷雨季节来临之前测量一次罐体静电接地电阻,罐体静电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姆,并做好记录。

第二十六条在用储罐要进行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分为外部检查和全面检查。

根据储存介质和地区特点,每年最少应进行一次外部检查。

每6年应结合清罐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储装介质腐蚀性不强,腐蚀速率≤0.1mm/a,并有好的防腐蚀措施,可确保安全运行的,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可适当延长全面检查时间,但最长不能超过9年。

检查后将检查内容及时记载于技术档案内。

第二十七条外部检查由使用单位进行。

主要储罐的全面检查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一般储罐的全面检查由使用单位负责。

(一)固定顶储罐检查检查周期与检查保养的主要内容见表1。

表1 固定顶储罐检查周期与检查保养主要内容注①满足储罐可延长全面检查时间条件时,最长可延长到9年。

(二)外浮顶罐检查除表1检查内容外,外浮顶罐其他部件检查周期与检查主要内容见表2 表2 外浮顶罐其他部件检查周期与检查主要内容注①当满足储罐可延长全面检查时间条件时,最长可延长到9年。

(三)内浮顶罐检查除表1.2检查内容外,内浮顶罐其他部件检查周期与检查主要内容见表3 表3 内浮顶罐其他部件检查周期与检查主要内容(四)凹陷、鼓包、折皱、坑蚀允许值分别见表4-表6。

表4 凹陷鼓包允许值 mm*测量距离指样板弧长表5 折皱允许值 mm表6 坑蚀深度允许值 mm第五章储罐的检修第二十八条储罐检修是保证储罐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是保证生产的重要措施,按计划和规程实施检修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各企业要严格遵守检修规程,执行检修质量标准,做到优质、高效、安全、文明、节约。

第二十九条企业应当根据储罐的实际技术状况,结合生产安排,编制储罐检修计划,并纳入企业年度计划。

第三十条对储罐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和检查时发现的各类故障和缺陷,应根据损坏的程度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定检修方案,组织临时抢修或列入计划进行检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