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判断题:1.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2.依训练内容的组合特点,可将运动训练方法分为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等。
3.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完成具体的训练任务而采用的身体练习。
4.模式训练法是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方法。
5.模式训练法实施的整个过程是以训练模型的指标体系为控制的依据。
6.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7.程序训练法与模式训练法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控制运动训练过程依据的不同。
8.程序训练法的训练程序由训练内容和时间序列两个要素组成。
9.分解训练法只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单纯训练法、递进分解训练法和逆进分解训练法。
10.分解训练法的应用时机之一是技战术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用的。
11.完整训练法多用于学习简单的动作或能分解的有联系的较复杂的技术动作。
12.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重复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的休息时间的训练方法。
13.对于速度性、力量性运动项目,以中时间重复训练法为主。
14.短时间重复训练法适用于难美性项群中成套动作中主要技术组合练习。
15.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6.发展性间歇训练是以糖酵解为主的混合供能形式。
17.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的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8.持续训练法主要用于发展专项耐力素质。
19.长时间持续训练方法具有两种典型的变化形式,即匀速持续训练法和变速持续训练法。
20.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和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21.根据变化的内容,变换训练法可分为负荷变换法、内容变换法、形式变换法和条件变换法四种类型。
22.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是指周期性重复进行单一结构动作的身体练习。
22.变异组合练习手段是指多元动作结构下,将多种练习手段依变异形式组合进行的身体练习。
23.固定组合练习手段适用于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
24.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随意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25.循环重复训练法是指按重复法的要求,对各站之间和各组循环之间的间歇时间不做特殊规定,以使机体得以超量恢复的练习方法。
26.持续训练法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
单选题:1.下列不是根据训练负荷与间歇的关系进行分类的方法:A、持续训练法B、循环训练法C、重复训练法D、间歇训练法2.下列哪种方法是整体控制方法?A、完整训练法B、重复训练法C、循环训练法D、程序训练法3.下列哪种方法属于具体操作方法?A、程序训练法B、模式训练法C、变换训练法D 、程序训练法4、身体练习主要指各种各样的:A、技术B、具体动作C、战术D、体能5、下列不是依竞技能力训练目的划分的运动训练手段:A、发展体能的训练手段B、改进技术的训练手段C、改善心理状态的训练手段D、提高比赛能力的训练手段6、下列哪一项不是动作构成要素?A、姿势B、速度C、节奏D、耐力7.下列哪一项不是模式训练法检查手段的构成要素?A、检查项目B、检查方式C、检查工具D、检查目标8.模式训练法的特点之一是:A、信息化B、系统化C、定性化D、程序化9.下列哪一项不是模式训练法的应用步骤?A、制定标准分数,测量实际成绩,诊断实际水平B、根据训练模型,制定目标,找差距,实施模式训练C、进行实验D、检查结果,对照模型,找出问题,进入新一轮应用过程10.实施程序训练法的重要前提是:A、科学编制训练程序B、确定适宜的训练手段C、选择合理的联系方式D、正确、合格的评定标准11.下列哪一项不是模式训练法和程序训练法的相同点?A、都建立一定的训练模式B、都要经过一次以上模拟C、都应有一定的实验过程D、适用于全部训练过程12.下列哪一项对模式训练法和程序训练法的说法不对?A、模式训练法是以训练模型为控制依据,而程序训练法是以训练程序为依据的B、模式训练法不过分强调实验过程,而程序训练法应有一定的实验过程C、模式训练法建立一般控制模型,而程序训练法建立的是程序训练控制模型D、模式训练法要经过一次模拟,而程序训练法要经过多次模拟13.下列哪一种情况不适宜运用完整训练法?A、要完整掌握技战术B、保持技战术动作的完整结构C、保持动作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D、强调某个动作的技术细节14.下列哪一项不是运用完整训练法时对动作的特性要求?A、连贯性B、实战性C、细节性D、完整性15.下列四项因素中,不是构成负荷强度的因素是:A、质量B、难度C、密度D、次数16.注意后一部分与前一部分的依赖是哪一种分解训练法的应用特点?A、单纯分解训练法B、递进分解训练法C、顺进分解训练法D、逆进分解训练法17.后一部分训练内容包括前一部分的内容是哪一种分解训练法的应用特点?A、单纯分解训练法B、递进分解训练法C、顺进分解训练法D、逆进分解训练法18.投掷、扣杀等动作的训练主要应用哪种分解训练方法?A、单纯分解训练法B、递进分解训练法C、顺进分解训练法D、逆进分解训练法19.表现难美性项群中成套动作中主要技术组合练习主要用哪种重复训练法?A、短时间重复训练法B、中时间重复训练法C、长时间重复训练法D、超长时间重复训练法20.对于速度性、力量性运动项群以哪种重复训练法为主?A、短时间重复训练法B、中时间重复训练法C、长时间重复训练法D、超长时间重复训练法21.下列哪一情况不适宜应用重复训练法?A、掌握和巩固技战术时B、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时C、提高心理品质时D、技战术的某些环节需要强调时22.22.哪种间歇训练是以有氧为主的混合供能形式?A、高强度性间歇训练B、中强度性间歇训练C、强化性间歇训练D、发展性间歇训练23.哪种间歇训练法适用于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的攻防技战术的练习?A、高强性间歇训练法B、强化性间歇训练法C、中强性间歇训练法D、发展性间歇训练法24.体能主导类耐力项群主要应用哪种持续训练法?A.短时间持续训练法B.中时间持续训练法C. 长时间持续训练法D.超长时间持续训练法25.哪一种持续训练法对于体能主导耐力项目具有直接的训练价值?A.短时间持续训练法B.中时间持续训练法C.长时间持续训练法D.超长时间持续训练法第六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判断题:1.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
2.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代表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3.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的形态特征。
4.不同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5.运用杠铃、壶铃、哑铃等训练器械,可以用于机体任何一个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是负重抗阻力训练最常用手段。
6.肌肉在做动力性向心克制工作时,肌肉长度逐渐加长,所产生的张力随着关节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7.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8.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的训练是没有联系的。
9.信号刺激主要是对移动速度的提高有作用。
10.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进行运动的能力。
11.耐力素质可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
12.持续训练法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强度相对较小,心率一般可控制在100-170次/分钟之间。
单选题:1.体能的外在表现形式是:A.身体形态B.身体机能C.运动素质D.负荷强度2.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A.体能B.技术C.心理D.智能3.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应以为主A.身体形态B.身体机能C.运动素质D.心理智能4.身体训练手段中称之为“法特莱克跑”的练习手段是一种。
A.重复练习手段B.持续练习手段C.间歇练习手段D.循环练习手段5.下列那一指标不是反映外部形态特征的?A.高度B.长度C.宽度D.密度6.“体重较轻、脂肪较少、身高中等、腿较长”是哪一类项群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特点?A.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B.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C.体能主导类力量性项群D.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7.力量训练中,较易造成少年运动员肌肉拉伤的力量训练法,相对来说是:A、等长力量训练方法B、等动力量训练方法C、等张力量训练方法D、超等长收缩训练方法8.在各种力量训练方法中,身体训练中的“跳深”练习手段属于:A、等张力量训练方法B、超等长收缩力量训练方法C、等长力量训练方法D、等动力量训练方法9.爆发力是力量素质的一种。
A、最大力量B、力量耐力C、速度力量D、相对力量10.立定跳远是通过哪个途径提高移动速度的?A、等动力量练习B、等长力量练习C、等张力量练习D、超等长力量练习11.速度训练中间歇时间的长短是以练习为依据A、强度B、宽度C、长度D、难度12.训练中,由于下肢力量不好造成速度障碍,突破的最好训练手段是:A、负重深蹲B、顶风疾跑C、下破疾跑D、负重疾跑13.少儿耐力训练必须以训练为主A、有氧耐力B、无氧耐力C、肌肉耐力D、专项耐力14.哪一项目的专项能力特征不是“以最大强度重复完成比赛动作”?A、举重B、标枪C、跳高D、篮球15.心血管耐力又叫:A、有氧耐力B、无氧耐力C、力量耐力D、一般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