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分岗位实训-教学标准

会计分岗位实训-教学标准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标准课程代码:0889课程名称:会计综合实训英文名称:Tax practice课程类型: 职业技能课总学时:68学分:4适用对象: 会计专业学生先修课程:《基础会计》《中小企业会计实务》《税收实务》《成本会计》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地位《会计综合实训》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基础实训课程。

本课程是建立在学生对会计基本技能、会计从业基础知识、会计业务核算与报告、成本核算与控制、税费计算与申报、财务管理实务、会计电算化实务、新设企业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会计岗位实训等几大专业学习领域学习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为进一步顶岗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会计岗位综合实训》涵盖会计工作职业领域的所有方面,是高职会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在于让学生了解企业会计全面工作流程,培养学生手工和计算机环境下会计实务处理、纳税申报和财务分析的能力,更注重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对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能对本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进行合理计划、安排;在处理与其他岗位关系中学会沟通、协调、表达;增强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安全意识。

本学习领域是以高职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以实体企业为背景,紧密联系会计工作实际,对会计职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会计工作过程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课程主线,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上,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将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作为最终目标。

二、课程基本理念《会计岗位综合实训》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会计基本操作技能为目标,通过会计工作任务分析,分解实训容及其要求,设计多种活动方案,以落实课程目标。

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设计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紧紧围绕会计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实训容,落实实训要求,在注重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合理把握与其它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和侧重点,让学生在《会计岗位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夯实基础。

高职教育的特点在于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使学生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以掌握职业知识为基础,将职业技能培养必需的元素嵌入校综合实训,将校综合实训嵌入职业技能培养黄金期,在整个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并与校外顶岗实习建立有效互动,构建特色明显的会计综合实训体系。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中的财务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

现阶段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企业将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就决定了企业的财务岗位将以小企业、全方位、多技能为主,为此而设置该课程。

本课程是根据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要求,在综合了收银业务操作、出纳业务操作、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税费计算与申报等课程操作容的基础上,将各自独立的学习任务以工作岗位任务引领的方式进行重新组合的一门课,原来的各门课程容比较多,既要学习课程理论,又要学习业务操作技能,而业务操作技能的学习又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本课程的侧重点则是收银、出纳、账务处理、纳税四方面的业务操作。

课程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

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会计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四个学习项目:收银岗位业务操作、出纳业务操作、小企业会计业务处理、纳税申报。

这些学习项目是以财务岗位的工作过程为线索来设计的,同时,四个学习项目对应四个不同的财务岗位的工作。

课程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书(收银员书、会计从业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采取凭证仿真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财务岗位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操作技能,实现仿真的教学目的。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门课程建议学时为68学时。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描述收银流程与操作容、出纳的职责与工作容、会计进行账务处理的流程与方法、税费的计算与申报,理解各财务岗位之间的相关性;会进行大型卖场收银、能胜任出纳岗位的工作、能进行中小企业的账务处理、能进行纳税申报表的填写并缴纳税费;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具有善于和客户沟通和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养成为企业保守商业秘密的良好习惯。

知识目标·能描述收银、出纳、会计、纳税申报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其在财务工作中的地位,理解各岗位的工作过程;·能描述收银、出纳、会计、纳税申报各岗位的工作容,理解各岗位的工作方法;·能描述收银、出纳、会计、纳税申报各岗位可能产生的失误、错误的原因并能够独立处理技能目标·会按要求操作不同型号的收银机、财务软件;·能识读不同的原始凭证并填开财务票据;·能进行不同种类的收银工作、出纳工作、会计处理、纳税申报工作。

素质目标·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具有善于和客户沟通和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养成为企业保守商业秘密的良好习惯。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容标准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二、教学建议(一)教学建议1.提高实践课时比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计专业有些理论知识学起来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将更多的理论教学变成实践教学,则使学生学起来直观、易懂、有兴趣,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减少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课时,增加专业实践课时。

理论知识不宜过多,够用即可。

实践时间要充足,避免使学生为了完成实践任务而加班加点,造成学生厌烦情绪,影响学习积极性。

这一点对于《会计岗位综合实训》更为重要,它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以后学习步入社会的基础。

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丰富实训教学项目,提高实训效果学校应根据课程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项目,在时间上做到既有随堂实训又有阶段性实训;在容上既要以工业企业会计为主,也要兼顾其他行业会计,如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服务业会计等相关容。

实训教学项目要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的多样化相适应,不能因为工业企业会计是最难的、最主要的,就忽略了其他企业会计,至少有一次是一套资料既用手工做账,又用电脑做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电脑做账的感觉,体会到电脑的方便与快捷,真正实现手工操作和电算化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会计实训效果,同时,还能节约资料成本。

3.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再仿真的资料,也只是仿真而已。

因此学生在实训操作中往往会认为资料是假的,从而将会计实训当成一般的会计作业来完成,未能达到实训的预期目标,一旦接触到实际业务,仍一筹莫展。

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让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以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而顶岗实习也有一定的困难,企业无法同时提供这么多的岗位,目前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分散岗位。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不拿工资,有的话应是象征性的补贴。

这样对于学校来说学生学到了真实的东西,对于企业来说也减少了支出,应该是双赢的策略。

(二)评价建议1.通过本课程的讲解,学生能根据日常生活和会计工作的需要,结合教材具体工业企业案例,独立的填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

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全面性。

3.学生在课堂上,能跟随老师的思路,对会计实践问题善于思考,积极讨论,动手记账,布置的作业能认真完成,学习态度积极。

(三)教材处理建议1.课程的教材以及相应的教辅资料编写应当依据本课程标准进行。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以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工业企业案例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考核要求,按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材容。

3.教材在容上应既实用又开放,即在注重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应把会计领域的新准则、新知识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便教材容更加贴近现实中的实际工作。

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本课程实践导向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理解与会计应用的能力,教材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活动。

各项技能训练活动的设计应实用、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三、教学评价建议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可将考试分为过程式考核、期末总结性考试相结合的办法。

过程考试就是按照教学考核大纲的要求逐项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估,促进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期末综合性考试就是学生从独立知识点的考核递进到综合性考核,突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末总评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占50%)+期末总结性考核成绩(占50%)。

1.过程性考核包括:平时考核成绩中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实践等占50%。

2.期末总结性考核采取实践的方式进行。

四、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选用教材的原则:不论是选用还是自编教材,其基本原则在于容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与实际工作相衔接,符合开设专业的特点和专业要求,适应后续课程及本专业各相关课程的需要;深入浅出,概念讲解透彻,习题涉及面广,并配有大量实例,适宜高职学生学习。

目前的使用教材为《会计分岗位综合实务训练》2013年由大学出版,周丽华主编。

该教材尽可能系统地介绍各个税种的各项容,具有简明扼要,选例多样,注重实用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