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09会计三班小组长:王欢(1)成员:王慧(26)陈红艳(17)李竞竞(21)卢冬雪(20)杨红安(62)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战略在指导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少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开始重新定位,在对内外部环境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制定企业新的发展战略,包括战略思路、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的塑造等方面。
本小组将结合《管理学》所学知识对对奇瑞汽车公司的战略运用SWOT战略分析和五力模型进行分析。
一公司概况奇瑞汽车公司的前身是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由安徽省政府和芜湖市政府下属的5家公司共同出资兴建的国有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为17.52亿元人民币。
1996年,公司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英国福特公司的发动机产品技术和一条生产线;1997年3月,公司在芜湖经济开发区8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破土动工;同年10月,发动机厂房建成投入使用;1999年5月第一台发动机顺利下线并一次点火成功;同年9月CAC478/480发动机一次性通过产品鉴定;12月,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的首辆轿车下线,截至2000年年底,公司已生产了2000多辆汽车。
2001年1月,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将35040万元的资产划到了上汽集团的账下,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汽奇瑞。
目前,奇瑞公司已具备年产整车65万辆、发动机65万台和变速箱40万套的生产能力。
公司旗下现有奇瑞、开瑞、瑞麒、威麟四个子品牌,覆盖家轿、微车、商用车和高端品牌领域。
公司共有员工2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000余人。
奇瑞汽车SWOT分析公司优势分析(S)1.国家政策的鼓励。
2006 年奇瑞汽车公司被国家商务部、发改委联合认定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2007 年先后与美国量子等企业建立合作合资关系,开启中国汽车工业中国交通运输市场行业跨国合作的新时代。
2008 年出口整车13. 5 万辆,连续6 年稳居中国第一。
2.地方政府的支持。
奇瑞实际上是地方政府投资的国有企业,有政府的支持。
其领导人来自大型国有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上从一开始就比较规范,使企业很快就形成明晰的短、中、长各种不同目标,并有成型的企业制度安排去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
3.具有全球化市场。
奇瑞积极实施“大国际”战略,全面推进全球化布局,产品向全球70 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已建或正在建的海外工厂达到15 个,深度覆盖亚、欧、非、南美和北美五大洲的汽车市场。
4.人力资源优势。
奇瑞择优大量雇用外国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奇瑞东方之子的整装线———寺田真二的生产线———总长是原三菱的一位日本管理者,现已成为奇瑞的一员。
另外,奇瑞员工的平均年龄不超过30 岁,更容易培养创新精神。
5.独立自主的研发体系。
奇瑞公司从创立之初就坚持自主创新,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所等建立起产学研合作的研发体系,对奇瑞控股的关键零部件共同进行技术研发,目前,公司已掌握了一批整车开发和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
并在强调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通过开展深度化、广泛化的国际合作,大幅度降低了整车制造和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
公司劣势分析(W)从外界来说1.公司知名度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够深远。
奇瑞从创业到现在不过十多年,品牌效应远远不如宝马,奔驰,一汽大众叫得响亮。
多数家庭会选择一汽大众这样的较有知名度的品牌,从心理上会感觉到踏实,安心,有保障。
因此,奇瑞的品牌影响力不够深,在社会群体中的使用度和可信赖度也就不够突出。
2.奇瑞属于国有性质企业。
国家对奇瑞公司的掌控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
由于国家对奇瑞的控制,使得奇瑞没有办法建立完善的法人制度,无法走向国际化的道路。
3.奇瑞公司现在已经逐步走向了正轨,这同时意味着是单纯追求汽车的销量还是着力改善企业的增长质量。
无论是从现在的资金链还是管理方式,都无法支撑奇瑞扩张下去。
4.奇瑞公司的售后服务遭到大众的不满。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企业的口碑。
即使公司的年龄不是很大,但是只要有一个好的口碑,奇瑞的品牌影响力自然会上去。
然而奇瑞公司的售后服务做的很不到位。
奇瑞公司内部应该拿出好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从内部来说1.资金缺口。
根据奇瑞汽车日前披露的计划,未来数年内的发展将需要至少400亿元的资金,奇瑞的总资产和流动资产都相对较少,上市是奇瑞未来重要的融资渠道。
但因为受政府控制,以及微薄的利润延滞了奇瑞上市的步伐。
2.高精尖技术的却失。
奇瑞没有掌握整车生产的高精尖技术,没有高端车,国内的销售李瑞率与其他汽车企业无法媲美。
3.从总体来看,奇瑞公司要想走上国际化的道路还有很长的一段时期需要进行调整。
无论是从企业形象到企业内部的管理,都需要制定详细可行的方案来弥补其劣势。
机会分析(O)1.政策条件。
国家新政策支持和鼓励国内汽车生产企业自主开发产品,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支持开发新型车用燃料和新型燃料汽车。
凡科研设施建设符合国家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规定的,可在税前列支。
2.国际市场及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的不平衡给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发达市场与欠发达市场共存一体,前者份额占52%,后者占36%; 此外,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对中低端汽车特别是高性价比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些都为奇瑞汽车的海外出口提供了机遇。
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其政治和经济地位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带来机遇。
2007 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8. 8%,世界排名跃居到第二位。
“Made in China”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的欢迎。
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代表,奇瑞汽车的“中国元素”受到海外市场的关注。
公司面临的威胁(T)1.贸易保护。
第三世界国家大多经济不发达,市场容量有限;第二世界国家多有本国的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多有抵制,如马来西亚等。
2.2008 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国际需求减弱、进口品价格涨幅高于出口品价格涨幅,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进口增长速度显著提高,出口增长速度减缓,外贸顺差有所回落。
3.低碳经济时代,世界各国普遍关注非化石燃料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汽车将是汽车行业迎接低碳挑战的发展趋势。
我国民族汽车品牌由于起步较晚,且对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生产技术尚未完全掌握。
奇瑞汽车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一、现有竞争对手研究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汽车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拉动力最强的产业之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外国汽车企业的进入,使奇瑞汽车面对着众多的竞争对手。
奇瑞主要生产的是中低档车,其主要消费者为生活不是很宽裕,对用车要求不高的群体。
因此,奇瑞目前的对手包括所有生产中低端汽车的自主车企和合资车企,如吉利,比亚迪,华晨,长安铃木,昌河汽车,长安汽车,长丰汽车等,都是奇瑞的竞争对手。
其中,吉利是奇瑞的主要竞争对手。
吉利汽车竞争力最大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十分突出的性价比优势,而且这种优势不是建立在减功能、降低原材料品质上,而是来自吉利的自主品牌、自主研发。
吉利在成本控制方面有过人之处,主要体现在通过自主创新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上,因而汽车方面的关键资源都能在吉利自己的掌控中。
吉利的车造型新颖,外观华丽,而且价格便宜。
它通过成本的控制,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能够开上汽车。
在2008年奇瑞推出新一代的轿车——奇瑞A3,它无论从造工或者是外形,舒适度与运动性和安全性上来评价都达到了巅峰状态。
但在09年3月份吉利推出了吉利熊猫,以可爱的熊猫造型打造出了新一代的熊猫汽车形象,吸引了许多消费者。
从长远来看,吉利正在由低端车向中高端转型,准备全系列发展。
吉利计划投3亿建汽车安全技术中心,目前实验室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
在第三阶段完工后,吉利将形成集主被动安全技术于一体,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一体化安全技术开发及实验平台。
国内外众多的汽车企业使奇瑞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吉利的快速发展对奇瑞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奇瑞面对众多带的竞争对手,应创造出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来吸引消费者。
二、潜在竞争对手研究汽车产业是个高技术性产业,需要巨额的研发成本,这要求新进入者必须以大规模的生产方式进入市场。
并且在汽车产业消费者对市场中原有品牌的认同度高,这会迫使新进入者不得不花费巨资来克服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本质上来说,汽车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无论是研发,建厂还是购置生产线方面都存在这一般生产性行业所无法比拟的资金壁垒。
汽车产业的退出障碍也比较高。
汽车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技术,其固定资产专业化程度高。
并且汽车是一个高复杂高集成度的商品,其产业供应链是一个多级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产品高度关联,是一个综合整体系统,协同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汽车产业的退出障碍很高。
高的进入壁垒阻止了其他企业进入汽车产业,使汽车产业潜在竞争对手较少。
但高的退出障碍使企业很难退出汽车产业,汽车企业之间竞争激烈。
三、替代品的威胁分析对于整个汽车产业来说,人们购买汽车的目的是为了交通方便,而汽车的替代品就是一些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自行车,摩托车等。
面对现在越来越堵塞的交通,小轿车等私用车反而不太方便。
而公交车,地铁等需要的费用较少,能满足多数人的需求,特别是对于生活不太富裕的人来说,公共交通是最优选择。
巨大的需求量使增强了公共交通的盈利能力。
而且公共交通方面也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另外,由于环保,节能等观念,公共交通得到了人们和政府的支持。
由于公共交通所需费用较少,购买者的转换成本较低,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选用方便的交通工具。
因此,公共交通是汽车的替代品,对汽车产有一定的威胁。
相对汽车替代品来说,成本是汽车产业最不利的因素,因此奇瑞等汽车产业可以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来吸引消费者。
另外,奇瑞应根据自己的优势,打造出个性品牌,不断推出如奇瑞QQme等个性汽车以吸引消费者,并提高产品质量,来降低消费者购买替代品的风险。
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奇瑞汽车的主要购买者为个人客户,虽然购买者的转换成本较低,人们购买的数量一般比较小,集中程度较低,一般用户没有大规模购买的现象。
而且汽车的标准化程度较高,统一的质量使购买者难以强行压价。
汽车属于高消费的商品,它在购买者成本中占的比例较高,对于汽车产业来说,购买者后向一体化能力较低,这使汽车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较低。
购买者较低的讨价还价能力对汽车生产企业比较有利,不能对汽车行业的盈利性造成威胁。
五、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在汽车产业,产品集中化程度较高,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集中生产,且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很高。
但现在许多国产汽车,如奇瑞,吉利等,核心零部件都是从其它企业购买,自己不能独立生产,这大大提高了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