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徐建华
来源:《安徽教育科研》2019年第18期
摘要:高校实验室在实验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作用愈加显著,因此,强化对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就需要与时俱进,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问题。

基于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新兴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推动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发挥出自身作用,培育出高素质、高水准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工智能
引言
高校实验室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实践基地,它不仅提供教师开展实验课程的必备需求,还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科研能力提升的有力保障。

所以,高校实验室不但是高等教育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还成为高校学科建设和办学实力的关键。

加强对实验室管理,有利于高校全面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促使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目前,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的广泛运用,促成了实验室管理技术的变革,由此可以强化实验室的管理并建立更加安全可靠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从而促使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一、高校实验室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实际问题
1.传统实验室管理方式不再适用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的扩招,实验室的规模和使用人数的规模开始扩大,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实验室规模。

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如网络社交、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传统制造领域也都被新兴技术的變革所影响着,但在实验室管理上还并未出现人工智能技术等的身影。

目前,实验室管理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人工方式,这不仅需要承担逐渐加大的人工成本带来的压力,而且还容易引起各种管理问题,不利于实验室的现代化发展。

2.实验室缺乏有效安全管理机制
实验室作为向师生开放的重要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存在人员进出管理问题。

实验室的开放会进一步增大实验室管理难度。

目前,针对这一问题主要采取措施是,通过门禁系统对实验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