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Analytical Chemistry
课程编号:1101112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理论学时:48学时
开设学期:二
开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适用专业: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2.课程说明
分析化学是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的主干基础课,授课对象为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生。
该课程以无机化学为先修课程,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和其他交叉学科的课程有着密切关系。
分析化学讲授测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和结构的方法和策略,是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
学习分析化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并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准确树立“量”的概念,对学科的发展动态有所了解,并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为化学分析,适度涉及仪器分析。
通过本课程教学,应使学生做到:1.巩固并加深对水溶液中化学平衡理论的理解,并掌握它们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2.掌握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和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3.掌握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的原理;
4.学会用误差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学时分配表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建议采用基于问题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特别注重理论和实验教学的互动关系,着力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成绩= 平时考核10% + 中期考核30% + 期末考核60%
六、参考书目
[1] 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张正奇主编.《分析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 Kellner.R.等编,李克安,金钦汉译.《分析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彭崇慧,冯建章,张锡瑜.《分析化学: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3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 四川大学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编.《分析化学》(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