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海区域海洋学第三章 海区气候

中国近海区域海洋学第三章 海区气候

南海北部:450-500 MJ·m-2·月-1 南海中部:550-600 MJ·m-2·月-1 南海南部:600-630 MJ·m-2·月-1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太阳辐射:年际变化
太阳黑子活动11年周期:太阳活动极大值对应太 阳辐射负距平;极小值对应正距平。
渤海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严重冰情年,大都是在太 阳活动的极大值年附近发生的。
黑潮区:高SST,向大气输送大量的水量和热量(东海 的高云量区)
复习
在海图上标出以下地理位置
济州岛 南沙群岛 对马海峡 琼州海峡 长江口 辽河口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大气环流
平均纬向环流 + 平均经圈环流 + 平均水平环流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大气环流
平均纬向环流 + 平均经圈环流 + 平均水平环流
大气环流
平均纬向环流 + 平均经圈环流 + 平均水平环流
由海陆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地形的影响所产 生;高低压活动中心
亚洲高压(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压, 1036hPa,冬季) 阿留申低压(1000hPa,冬季为主)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997hPa,夏季) 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1027hPa,全 年存在,对我国影响主要在夏季)
低值-粤东近岸: 400 MJ·m-2·月-1
南海中南部:700-750 MJ·m-2·月-1 高值-菲律宾西侧: >750 MJ·m-2·月-1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太阳辐射:夏季
南北差异小,斑块状 渤海:600-650 MJ·m-2·月-1 黄海:530-550 MJ·m-2·月-1 东海、南海北部:650-680 MJ·m-2·月-1 南海中南部:560-600 MJ·m-2·月-1
范围:5000-7500 MJ·m-2·a-1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太阳辐射:季节变化
南海:季节变化不明显 渤黄东海:夏季最高,冬季最低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太阳辐射:冬季
渤黄东海:200-250 MJ·m-2·月-1 高值-渤海、黄海西部: 250-260 MJ·m-2·月-1 低值-黄海中东部、东海黑潮区: <200 MJ·m-2·月-1
(第三节)
气候是怎么形成的?
气候要素 •气温 •气压 •风 •云 •降水 •海雾 •能见度
(第四节)
如何描述气候?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太阳辐射:概况 地球上自然热能的总热源 大气活动的基本动力
其空间不均匀性和季节变化是产生气候差异 和季节的原因
影响因素:太阳高度角、云状、云量、昼长、 太阳活动
高值区在18 °-31°N附近,副高,云量低 低值区,黄海,雨带北移
南海中南部,西南季风,云量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太阳辐射:秋季
总体格局类似冬季 渤黄东海:350-400 MJ·m-2·月-1
高值-渤海、黄海西部: 400-430 MJ·m-2·月-1
低值-黄海东部: 350 MJ·m-2·月-1 东海中北部 375 MJ·m-2·月-1
南海北部:250-300 MJ·m-2·月-1 南海中部:450-550 MJ·m-2·月-1 南海南部:600 MJ·m-2·月-1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太阳辐射:春季
基本成纬向分布 渤黄海:550-600 MJ·m-2·月-1 东海:380-400 MJ·m-2·月-1 南海北部:400-600 MJ·m-2·月-1
第一节 概论
• 什么是气候? •为什么研究气候? • 本章知识结构
什么是气候?
第一节 概论
天气:某地或某海区,在某一瞬间(短 时间)内风雨、冷暖、干湿、晴阴 等大气状态及其变化。
在某一时间段内,大气中各种气象 要素的综合表现及其变化的总称
气候:某地或某海区,多年(较长时间) 常见的和异常的天气状况及其变异
下垫面环境条件:海陆分布
动力性质的差异
粗糙度海洋小于陆地 风速海洋大于陆地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地形
山脉:向阳面气温高于背阳面;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海峡和峡谷:狭管效应,风大浪大流急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寒潮南下,不利于夏季风登陆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海流
上升流区:低SST,多海雾
为什么研究气候?
第一节 概论
气候因子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水文要素, 大气是海洋运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温:气温;风;云;蒸发;日照 盐:蒸发;降水 密:主要由温盐决定 浪:风浪 潮:气象潮 流:风生环流
本章知识结构
第一节 概论
气候形成的因子 •太阳辐射 •下垫面的环境条件 •大气环流
(第二节)
天气系统 •热带气旋 •寒潮和冷空气 •副高 •温带气旋 •热带辐合带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下垫面环境条件
➢海陆分布 ➢地形 ➢海流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下垫面环境条件:海陆分布
热力性质的差异 对温度影响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海洋小于陆地
海陆风、季风 海陆风:中尺度,沿岸,白天海风,夜晚陆风 季风:大尺度
对湿度影响 海面是水汽主要来源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纬向分布斑块 南北差异冬大夏小 年代际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太阳辐射:空间分布 随纬度增高而减低,尤以南海最明显 渤海:5500 MJ·m-2·a-1 黄海:5000-5500 MJ·m-2·a-1 【西部大于东部,云量】 东海:5000 MJ·m-2·a-1 【最低】 南海北部:5500-6500 MJ·m-2·a-1 南海中部:7000-7500 MJ·m-2·a-1 南海南部:>7500 MJ·m-2·a-1 【最高】
大气环流最基本的状态: 以极地为中心旋转着的沿 纬圈方向的气流
极地东风 中纬西风 热带东风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大气环流
平均纬向环流 + 平均经圈环流 + 平均水平环流
由于太阳辐射纬向分布不 均匀造成,风速比纬向环 流低一个量级
Hadley环流 Ferrel环流 极地环流
第二节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海洋技术专业学科基础课
中国近海区域海洋学
第三章 海区气候
1 概论 2 中国近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3 影响中国近海气候的主要天气系统 4 海区的主要气候要素特征
教学要求
• 熟悉影响中国近海的主要天气系统 • 了解中国近海气候特征及对海洋物理特性的
影响 • 了解风、温、压、降水、海雾等分布特征,
太阳辐射量纲与量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