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的运动 典型例题

地球的运动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地球的运动”
1、绘制五带示意图,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及五带的名称。

回答问题:
(1)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哪一带?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两个带?
(3)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哪两个带?
(4)四季变化明显的是哪两个带?
(5)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哪一带?
【解析】
要准确弄清五带的界线及各带的特点,才能准确画图和正确回答问题。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终年太阳高度角大,除回归线外,各地每年有两次直射机会,终年高温。

温带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夏季太阳最高、昼最长,冬季太阳最低,昼最短,四季变化最为明显。

寒带有极昼、极夜和昼夜分明的时期,这里接受的太阳光最少,气温终年很低。

【答案】
(1)热带(2)北寒带、南寒带(3)北寒带、南寒带(4)北温带、南温带(5)北温带
2.(1)在下图中用斜线画出AC两点的夜半球,注明A、B、C、D的日期和节气,标出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填表回答: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表中所列的相应地区出现的有关地理现象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解析】
考查目的:
(1)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和自转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知识点是否落实在了图上。

(2)考查学生运用地球公转中太阳高度变化和四季更替的规律,联系实际,分析、判断、解释地理现象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该题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高,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结构的考查力度大。

解题思路:
首先,读图,明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此时,各地的季节状况。

然后,弄清南极、华北、北京、北极和我国的位置,尤其是纬度位置,明确在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这五个地点相对应的季节状况。

最后,经过对表格中五种地理现象的分析、判断及正确与否的认定后,用条理清楚、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述理由。

【答案】
(1)略
(2)
3.读下图,根据A. B两点的位置,认真分析,并填写下列表格:
【解析】
考查目的:
(1)此题是一个综合考查题。

一方面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知识是否掌握,考查对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及运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经纬线的排列规律,南北半球的对A B两点位置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考查经纬网知识点是否落实在了图上。

另一方面,考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运用,太阳直射点的空间分布规律,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和五带的划分等。

(2)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该题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高,对经纬网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考查力度大。

解题思路:
(1)首先,读图,运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经纬线的排列规律,以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 和东经160。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分析判断A B两点所在的半球位置
A点:通过纬度的排列顺序,南—北,由低纬到高纬,判断是北半球。

经度的排列顺序,由西到东,数值变化由小到大,属于东经范围,但在东经160—180 之间,判断是西半球。

B点:通过纬度的排列顺序,南—北,由高纬到低纬,判断是南半球。

经度的排列顺序,由西到东,数值变化由大到小,属于西经范围,但在西经20-0之间,判断是东半球。

(2)根据A B两点的纬度数值,判断分属在低、中高纬哪个不同的纬度地带。

(3)根据五带的划分的范围,判断A、B两点的纬度数值,分属哪个温度带。

(4)太阳直射点的空间分布规律,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判断A、B两点的纬度数值,能否受到太阳直射,能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