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位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一、单选题1、电位分析法测量的电学参数是:A、电流B、电导C、电量D、电位2、标准氢电极的相对平衡电位在什么温度下为零:A、常温B、任何温度C、零度以下D、4℃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主要由下列哪项决定:A、干扰离子B、温度C、敏感膜材料性质D、溶液pH4、影响离子选择性电极检测下限的最主要因素是:A、内参比电极B、内参比液C、溶液pHD、敏感膜性质5、参比电极的作用是:A、保持离子强度一致B、提供标准电极电位C、调节适宜pH范围D、消除干扰6、在电位分析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应:A、与溶液中离子的活度呈Nernst响应B、与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活度呈Nernst响应C、与溶液中H+离子的活度呈Nernst响应D、与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活度呈线性响应7、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F-时,下列离子中干扰最大的是:A、OH-B、NH4+C、H+D、Cl-8、用离子选择电极以一次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的标准溶液要求是:A、体积大,浓度高B、体积小,浓度低C、体积大,浓度低D、体积小,浓度高9、测定水中微量氟,最为简便合适的方法是:A、薄层色谱法B、离子选择性电极法C、火焰光度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10、测定溶液pH值时,通常使用的参比电极是:A、pH 玻璃电极B、饱和甘汞电极C、氟离子选择电极D、敏化电极11、玻璃电极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由于玻璃膜表面的:A、电子传导B、电子得失C、不对称电位D、离子交换和离子迁移12、银-氯化银参比电极的电位取决于:A、AgCl的溶度积B、试液中待测离子的浓度C、试液中Cl-的浓度D、电极内充液中Cl-的浓度13、直接电位法定量时常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对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固定溶液的离子强度B、恒定溶液的pH 值C、掩蔽干扰离子D、消除液接电位14、电位分析法不能测定的是:A、被测离子各种价态的总浓度B、能对电极响应的离子浓度C、低价金属离子的浓度D、待测离子的游离浓度15、直接电位法中,利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A、标准溶液和试液的离子强度都很大B、标准溶液和试液的离子强度都很小C、标准溶液和试液的离子强度都不同D、标准溶液和试液的离子强度一致16、测定溶液pH 值时,用标准缓冲液进行校正的主要目的的是消除:A、不对称电位B、液接电位C、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D、相间电位17、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中浸泡,其主要目的是:A、清洗电极B、活化电极C、校正电极D、清洗和校正电极18、一般玻璃吸收池可用于:A、紫外光区B、红外光区C、紫外-可见D、可见光区19、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有色溶液在被适当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位置: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D、移动方向不确定20、有色物质在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浓度范围内,其浓度c,最大吸收波长λmax、吸光度A三者的关系是:A、当c增加时,λmax增加、A也增加B、当c减小时,λmax不变、但A也减小C、当c增加时,λmax不变、但A减小 B、当c减小时,λmax减小、A也减小21、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有色物质的浓度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2/3高度处C、光度计未用空白溶液调零D、将比色皿磨砂面置于光路中22、影响吸光物质摩尔吸光系数的因素是:A、比色皿的厚度B、入射光的波长C、溶剂D、溶液的浓度23、在分光光度法中,测得的吸光度值都是相对于空白溶液的,这是因为:A、入射光不是平行光B、入射光为非单色光C、吸收池和溶剂对入射光有吸收和反射作用D、溶液中的溶质发生解离反应24、光度法定量分析中,如果入射光的单色性较差,会偏离Lambert-Beer定律,其原因是:A、光强太弱B、物质对各波长光的摩尔吸光系数值相近C、光强太强D、物质对各波长光的摩尔吸光系数值相差较大25、若某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A、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很强B、使用了较大光程的吸收池C、定量测得该物质时其检出限很低D、溶液的浓度很大26、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用于紫外光区的光源是:A、钨灯B、卤钨灯C、氘灯D、空心阴极灯27、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主要优点是:A、可用较宽的狭缝,增加了光强度B、消除了光源不稳定的影响C、可用较弱的光源D、可消除共存物质干扰28、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后,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这是由下列哪项引起的:A、分子中振动能级跃迁B、分子中转动能级跃迁C、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D、分子中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29、电子能级差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A、能量越高B、波长越长C、频率越低D、波长越短30、激发光波长对荧光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荧光光谱的性状和荧光的强度B、不影响荧光光谱的性状和荧光的强度C、影响荧光光谱的性状,但并不影响荧光的强度D、不影响荧光光谱的性状,但影响荧光的强度31、关于荧光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荧光光谱反映了荧光物质的发射特性B、荧光光谱反映了荧光物质的吸收特性C、荧光光谱的横坐标表示激发光的波长D、绘制荧光光谱时,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均应固定32、分子荧光法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选择性高的原因是:A、分子荧光光谱为线状光谱,而分子吸收光谱为带状光谱B、能发射荧光的物质比较少C、荧光波长比相应的吸收波长稍长D、荧光光度计有两个单色器,可以更好地消除组分间的相互干扰33、荧光量子效率是指:A、荧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B、发射荧光的量子数与吸收激发光的量子数之比C、发射荧光的分子数与物质总分子数之比D、激发态的分子数与基态分子数之比34、分子中有利于提高荧光效率的结构特征是:A、双键数目较多B、共轭双键数目较多C、含重金属原子D、分子为刚性平面35、一种物质能否发射荧光,主要取决于:A、分子结构B、激发光的波长C、温度D、溶剂的极性36、下列因素中会使荧光效率下降的因素是:A、激发光强度下降B、溶剂极性变大C、温度下降D、溶剂中含有卤素离子37、对分子荧光强度进行测量时,要在与入射光呈直角的方向上检测,是由于:A、荧光是向各个方向发射的B、只有在与入射光方向呈直角的方向上才有荧光C、为了消除透射光的影响D、克服散射光的影响38、在测定物质的荧光强度时,荧光标准溶液的作用是:A、用作调整仪器的零点B、用作参比溶液C、用作定量标准D、用作荧光测定的标度39、某维生素在440~500 nm波长的光激发下可发出较强的荧光,而实际测定时选用400nm的激发光,其目的是:A、克服溶剂的瑞利散射光B、避免拉曼散射光的干扰C、消除容器表面的散射光D、克服溶剂中荧光物质的干扰40、分子的外层电子在辐射能的照射下,吸收能量跃迁至激发态,再以无辐射跃迁转入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跃回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并产生光辐射。
这种发光现象应称为:A、分子荧光B、分子磷光C、化学发光D、拉曼散射光41、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判断哪种物质的荧光效率最大:A、苯B、联苯C、对联三苯D、蒽42、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荧光物质的浓度增加,荧光强度增大B、荧光物质的浓度增加,荧光强度减弱C、荧光物质的浓度减小,荧光强度增大D、在极稀溶液中,荧光物质的浓度增加,荧光强度增大43、为了提高分子荧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合适的办法是:A、增加待测溶液的浓度B、增加激发光的强度C、增加待测溶液的体积D、另找能与待测物质形成荧光效率大的荧光化合物44、荧光分析中,溶剂对荧光强度的影响是:A、对有π-π*跃迁者,溶剂极性增加,荧光强度增大B、对有π-π*跃迁者,溶剂极性增加,荧光强度减小C、溶剂黏度增大,荧光强度减弱D、溶剂黏度降低,荧光强度增大45、荧光光度计中第一滤光片的作用是:A、消除杂质荧光B、得到合适的单色激发光C、消除激发光产生的反射光D、消除瑞利散射、拉曼散射46、荧光物质的荧光光谱和它的吸收光谱的形状是:A、相同B、相同且重叠C、对称D、呈镜像关系47、下列物质中荧光强度最强的物质是:A、苯甲酸B、苯C、萘D、联苯二、填空题1、电化学电池为()和()两大类。
2、IUPAC规定,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质,凡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凡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
3、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是由()的活度决定的。
4、离子选择电极由()、()和()构成。
5、一支新的pH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
6、电位分析法的实质是通过在()条件下测定()两电极间的电位差,理论基础是()。
7、在直接电位法中,通常要向原电池中加入()以保证活度系数恒定。
8、电位分析中常用的指示电极类型有()和()。
9、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通常以()作为指示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浸入试液中组成原电池。
10、直接电位法是利用专用的指示电极把()转变为()值,然后根据(),由测得的电极电位值计算出被测物含量。
11、玻璃电极的电位包括()、()和()。
12、当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相应斜率与理论值一致时,就称该电极具有()相应,25℃时,其理论值为()。
13、电位法测量所需的仪器主要包括()、()和()。
14、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有机化合物的跃迁类型有()、()、()和(),其中()跃迁所需的能量最大。
15、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
16、有色溶液的液层厚度越大,透光率(),吸光度()。
17、摩尔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的重要特性,它与()、()和()等因素有关,与()和()无关。
18、测得某溶液吸光度时,若溶液中存在固体悬浮颗粒,则测得的吸光度比实际吸光度()。
19、用2cm比色皿测得某溶液的吸光度为1.0,欲减小光度误差,可采用以下两种措施:()、()。
20、根据光的吸收定律,当b一定时,A与c呈()关系,但实验表明,当溶液浓度c()时,A-c标准曲线则发生弯曲,为减小误差,定量分析时应在标准曲线的()范围内进行。
21、某物质溶液在260nm有最大吸收峰,测定时应采用()型分光光度计,使用()光源,()吸收池。
22、只有在()和()条件下,光的吸收才能严格遵守Lambert-Beer 定律。
2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是()和()。
24、分光光度法,吸收曲线描绘的是()和()间的关系,而工作曲线表示了()和()间的关系。
2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的是()的吸收。
26、在分光光度法中,对单一物质的定量方法,常用的有()、()。
27、在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消除共存离子常用的方法有()、()。
28、分光光度法测定时测定波长的选择原则是()、()。
29、荧光分析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相比较,前者测定的是()的强度,后者测定的是()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