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业务学习记录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保育员业务学习记录2013-2014学年度保育员《生活活动》学习提纲小班:一、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吃内容与要求:1.学做自己的事,形成初步的自我服务能力。
2.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独立做事的愿望。
3.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体验自己做事的快乐。
日常指导:创设安全、整洁、明亮、温馨、有趣的餐饮环境1.严格执行餐饮用具的消毒制度。
茶桶、杯子放置适宜幼儿取放,食物和水的温度适当。
2.餐厅明亮,座位宽敞,不要让幼儿在狭窄的过道上进餐。
3.餐具便于消毒。
4.用餐时可播放一些轻松优美的背景音乐,使使幼儿愉快地进餐。
5.餐厅墙面布置内容有趣并蕴含生活教育意义。
6.食物粗细搭配,品种多样,烹调方式要有利于小年龄幼儿的咀嚼。
教幼儿餐饮自助方法1.用小勺吃饭。
身体靠近饭桌----一手扶碗一手拿勺----手捏住勺柄----舀起一勺送入口----闭起嘴巴多嚼嚼2.用杯子喝水。
将杯子放在水龙头下----打开水龙头----关紧水龙头3.吃点心。
1)吃松脆的食品:轻轻咬,用小手或盘子接住落下的碎屑。
2)教幼儿剥剔食物,如剥蛋壳、糖纸、香蕉皮等,将剥剔下的残渣放在固定处。
从小培养餐饮好习惯1.按时吃饭,坐定进食。
2.独立吃饭自己的饭菜。
3.注意不让饭菜撒落在桌上和地上。
4.进餐时不大声说笑。
5.把碗勺放在指定处。
6.喝多少,“放”多少;人多我等等。
鼓励与支持幼儿的自我服务1.多赞扬、鼓励幼儿的自理行为,是积极地暗示。
2.喝水、早点、午点等环节是尝试自我服务,体验独立的机会,如让孩子自己倒牛奶、取饼干。
3.让幼儿有最大限度的选择权,如提供不同的点心品种、自助餐,让幼儿自选。
4.幼儿初学“自己吃”,会用手帮忙拿取食物。
5.要给每个幼儿创设做事的机会,能力越弱给越多机会。
教养策略因人而异1.对胃口小、食欲差的幼儿,保育员应将饭菜分批呈上或少盛多添。
2.对吃饭喜欢含在嘴里不咽下的幼儿,多用有趣、形象的指导语提醒,如“小牙齿要工作了”。
3.对吃饭特别慢的幼儿,可以让其提前一点时间进餐,使他感觉自己也能同别人一样按时吃完。
吃得过快的幼儿,提醒细嚼慢咽。
4.对挑食的幼儿要引导,初次尝试时量要少,并以同伴和教师良好的情绪去影响他们。
5.对生病的幼儿,应允许他们少吃一些。
对肥胖儿,注意适当控制他们的进食量。
小班:一、做力所能及的事----学穿衣日常指导:创设相应环境,并在活动室或卧室内备有镜子,可提示幼儿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穿戴得是否整齐。
午睡是幼儿学穿衣的主要途径。
教给幼儿穿脱衣服的方法:1.脱衣服1)脱开襟式上衣:解开衣扣,向身体两侧打开衣服至滑下肩后,脱下两只衣袖。
2)脱套衫式上衣:将衣服的下摆向上提至腋下,将手臂脱出,再使头部脱出。
2.穿上衣:1)穿开襟式上衣:先把衣服披至肩上,将手臂伸入衣袖,扣上衣扣。
2)穿套衫式上衣:看清衣服前后(前片朝下),套入头,手臂伸入袖,将衣服拉整齐。
3.扣纽扣:一手捏住纽扣,一手捏住扣眼,将纽扣对准扣眼,从里往外塞。
4.穿无带鞋:先分左右鞋,将双脚伸进鞋里,再用手提起鞋后跟。
初学穿衣时,每个幼儿所碰到的困难各不相同,教师应注重个别指导1.有的幼儿对衣服的正反分不清,教师可帮他把衣服翻到正面,然后让他自己穿。
2.有的幼儿不会穿脱套衫,可帮他脱去袖子,然后让他自己脱出头。
或帮他套进头,剩下的袖子让他自己套。
3.有的幼儿对扣纽扣等精细动作掌握较慢,可以帮他扣好上面的口子,留下下面的让他自己扣。
4.有的幼儿对鞋子的左右分不清,教师可用语言提示来帮助。
5.学习穿脱衣服时,有的幼儿会用在家中已形成的穿脱方法,应允许并赞扬他们能自己做。
6.对依赖性大的幼儿,要求他先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再给予帮助。
冷了要添衣,热了要脱衣教师应关注天气变化,细心观察幼儿,鼓励幼儿用语言表示冷与热得感觉并及时地穿脱衣服。
重视午睡的护理工作1.幼儿穿脱衣服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温度,避免着凉。
2.睡前不做易使幼儿兴奋的活动。
3.室内空气流通,光线不要太亮,说话动作都要轻,培养幼儿安静入睡的习惯。
4.向幼儿指明衣物、鞋袜摆放的位置,教他们一些折叠衣服的方法,应让他们自己去整理并放在指定处。
5.午睡过程中勤巡视,避免幼儿将一些小玩意,如头饰、纽扣等带入被中。
午睡后,整理被褥的工作应在幼儿离开卧室后进行,避免扬起飞尘被幼儿吸入。
6.有些幼儿会做噩梦,当幼儿哭喊时,教师应迅速赶到他身边,用轻柔的语言、亲切的抚慰使其恢复平静。
小班:一、做力所能及的事----上厕所日常指导为幼儿创设一个方便、卫生、舒适的如厕环境1.蹲式的便池旁应设有扶手柄,使孩子有安全感。
2.盥洗室应备有坐便器,幼儿大便时能为孩子解除困难,使他们安心如厕。
3.盥洗室里应备有便纸。
4.盥洗室保持明亮,干燥。
幼儿如厕的方法与习惯培养1.男孩小便:面对便池,两腿分开站稳;解开裤洞,肚子略向前挺,对准便池小便。
2.女孩小便:双腿跨开站到便池上,脱下裤子至膝盖处;便后应束好裤子再走下便池。
习惯养成:(男孩)小便时不玩耍,(女孩)小便后用便纸,便后洗手。
3.男女孩大便后使用便纸:对于小年龄幼儿大便后的清洁处理,要以帮为主,逐步过渡到边帮边教,直到幼儿能够自理。
习惯养成:自己抽水冲净马桶,便后洗手。
鼓励幼儿自己上厕所1.在集体活动、户外和外出活动前要提醒幼儿上厕所,培养幼儿有了便意就上厕所的习惯。
2.认识、熟悉幼儿园内的所有厕所,教幼儿小便急了就近上厕所,培养幼儿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对个别幼儿的照料1.尿床、尿频的孩子----睡前提醒2.胆小、内向的孩子—主动询问,培养孩子大胆说。
3.大便幼儿----可以请老师帮助擦拭。
4.尿湿裤子幼儿----告诉孩子没关系,帮助更换裤子,清洗带回。
5.因贪玩或担心玩具被人拿走而憋尿的孩子----提醒并为他保管好玩具。
6.冬天,穿脱上困难的孩子----细心观察,帮助解决困难。
保育员业务学习记录2014-2015学年度保育员考核学习内容物品名称消毒方法消毒要求活动室、寝室紫外线灯或臭氧消毒灯照射,经常开窗通风每周消毒一次,呼吸道病流行时每天一次地面门窗、椅子含有效氯的消毒液擦洗每天一次便器含有效氯的消毒液浸泡小便器每天二次消毒,大便器用后随时消毒拖把含有效氯的消毒液洗泡每天消毒一次厕所清水冲洗或消毒液清洗清水随时冲刷,含氯消毒液每天1—2次冲洗玩具消毒液洗泡,不宜洗的放日光曝晒或消毒柜消毒每周清洗消毒一次,发生传染病每天消毒一次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敷料用高压蒸气或消毒柜消毒每周一次茶杯、擦手毛巾、餐具、餐巾消毒柜消毒蒸汽法:水开后30分钟煮沸法:水盖过物品,水开后15分钟毛巾、餐巾也可消毒液浸泡5—10分钟茶杯和擦手毛巾每天清洗消毒一次,餐具和餐巾是每餐消毒。
喝豆浆或牛奶后茶杯要再消毒一次,餐具最好不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被褥日光曝晒或消毒灯照射每二周一次,传染病期间2.怎样给幼儿喝水?应注意什么?茶杯应该怎样消毒?答:应在幼儿进班前把消毒好的茶杯放入茶杯箱,并准备好保温桶内幼儿的饮用水,随时给幼儿喝水。
注意:(1)保温桶内的开水水温要符合幼儿安全,以滴在成人手背上不烫为好。
(2)茶杯、茶杯箱、茶杯桶要按规范进行消毒。
(3)放茶杯时,手要洗干净,手抓杯把,不能用五个手指伸入杯内去抓。
并检查茶杯箱上幼儿的姓名或标签是否清楚。
(4)茶杯箱应用清洁布帘罩起来。
茶杯怎样消毒:(1)如果一天茶杯只喝水,不喝牛奶或豆浆,每天只需消毒一次。
如果喝牛奶或豆浆,必须在吃完后立即清洗消毒或备二套杯子替换。
(2)消毒方法:先彻底清洗,后消毒①消毒柜消毒②蒸汽法:水开后30分钟③煮沸法:水盖过物品,水开后15分钟3.你使用什么消毒液?怎样使用?答:(1)84消毒液:配制:1:500或1:200(传染病流行期)即1份消毒液兑水500ml或200ml。
注意:兑水配制时水温要低于30℃,另外,浓度在1:200时要戴薄形手套操作以免损伤皮肤。
进口的东西尽量不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如餐具、茶杯。
使用:餐具、饮具:1:500浸泡5—10分钟(原则上不允许使用)水果、蔬菜:1:1000浸泡15分钟课桌面、玩具:1:500或1:200擦拭空气:1:1000喷洒(2)漂白粉液:1%—5%一份(5份)原液兑水100(500)ml刷厕所、浸泡痰盂1%、搅拌呕吐物5%注意:漂白粉液对金属有腐蚀性,要放在瓷器或塑料桶瓷缸里浸泡物品,并要加盖,防止挥发,用时还要搅拌一下,以免沉淀,夏天每天更换,冬天2—3天更换一次。
4.怎样照顾孩子进餐?餐前餐后管理的重点是什么?答:餐前管理:保育员在每日进餐前30分钟开始餐前准备。
(1)配制好抹桌等用的消毒液,将餐前准备桌、餐盘消毒好。
(2)取回餐具放在餐前准备桌上。
(3)餐前10分钟开始抹桌(先消毒水再清水)(4)抹完桌子后,在每张桌上放一个消毒好的餐具,里面放上本桌就餐人数的筷子或小勺。
餐时管理:(1)配合老师开始为孩子打饭菜,注意必须站在餐前准备桌后面,面对孩子打饭菜。
(2)照顾好体弱儿及吃饭慢的孩子,可安排先吃。
(3)盛饭菜时要注意量和质的分配,第一碗米饭要多盛大一点,基本满足量。
鼓励孩子们添饭,并用诱导性的语言刺激孩子们的食欲:“今天的饭菜真香,连老师都想吃了。
”“时间很多,别急,慢慢吃。
”餐后管理:(1)保育员要事先准备好餐后擦嘴的餐巾,可放在茶杯箱上或餐准备桌上.(2)餐后卫生由保育员负责,但必须等最后一个幼儿吃完后再进行。
5.怎样照顾幼儿洗手?盥洗当中应注意什么?答:养成幼儿手脏、进食前、大小便后肥皂流水洗手的习惯。
应注意:(1)洗手时教幼儿怎样卷袖子,冬天或年龄小的幼儿帮着卷;(2)应流水洗手,并指导孩子怎样洗手;(3)给幼儿盥洗时动作要轻柔,语言要和蔼可亲。
(4)盥洗结束时,清洗消毒,拖干静地面的水渍,摆齐物品。
6.怎样照顾幼儿午睡?卧室中应配备哪些东西?答:照顾幼儿睡眠:(1)睡眠前,保教人员首先调节好室温;(2)为幼儿安排合适的睡床、被褥、枕头,并随季节变化及时更换;(3)午睡一般安排在饭后30分钟,不早于12:30,睡眠时间不少于2小时;(4)午睡时应脱去外衣裤。
睡统铺的要求一人一枕一被,头对脚分隔睡眠;(5)睡叠床的要注意安全,经常检查脚蹬架是否牢固等,防止幼儿坠落;(6)幼儿睡眠时,保教人员不能大声说话,喧闹,应进行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7)午睡后由保育员负责整理床铺,开窗通风。
卧室中应配备:专用睡床(一人一床)、窗帘、被褥、枕头、地垫、风扇(空调)等。
7.幼儿户外活动时应该注意什么?户外活动中运动量要适宜,根据运动量大小及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幼儿的衣服,认真观察孩子在活动中的变化,对不适者应停止活动,对体弱儿应给予特殊照顾,并注意安全保护,防止意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