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D-LTE路测数据分析
物理信道
TD-S类似 信道
PCCPCH
信道类型
信道名称
PBCH(物理广播信道)
功能简介
MIB(主信息块、SIB1/SIB2…) •传输上下行数据调度信令 •上行功控命令 •寻呼消息调度授权信令 •RACH响应调度授权信令 传输控制信息HI(ACK/NACK) 指示PDCCH长度的信息 Preamble探测、SYNC-UL
2010
2025
2110
2130 2125
2145
2170
1805
1830
1850
1860
TA
LTE中TA(Tracking Area)在小区的SIB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1)中广播。 周期性TA更新定时器超时时,UE发起TA更新操作。 LTE中允许UE在多个TA注册,即TA列表(Tracking Area List)。当UE离开当前TA或TA列表,或者当
特殊子帧配置 DwPTS 0 1 2 3 4 5 3 9 10 11 12 3 9 10 11 6 Normal CP GP 10 4 3 2 1 9 3 2 1 6 UpPTS 1 1 1 1 1 2 2 2 2 2 最大覆盖 距离 104.11 39.81 29.11 18.41 7.7 93.41 29.11 18.41 7.7 62.46
CCE
由PDCCH资源分配的一个资源单位; 一个CCE包含9个REG, 从0开始编号;CCE的总数由PDCCH占用的符号数决定 由服务信道资源分配的一个资源单位; RB在时域占用一个时隙, 在频域占用12个子载波 为业务信道资源分配的资源单位, 由一组RB组成,RBG的个 数与系统带宽相关
≤10 11 – 26 27 – 63 64 – 110
QPSK, 16QAM, 64QAM QPSK, 16QAM, 64QAM BPSK QPSK QPSK
PDCCH
Tail biting convolutional coding
1/3
QPSK
上行信道类型
PUSCH PRACH PUCCH
编码类型
Turbo coding Turbo coding Tail biting convolutional coding
下行用户数据、RRC信令、SIB、寻呼消 息
业务信道
PUSCH(上行物理控制信道)
上行用户数据、用户控制信息反馈,包括 CQI,PMI,RI
物理信道
下行信道类型 PDSCH PMCH PHICH PCFICH PBCH 编码类型 Turbo coding Turbo coding Repetition coding Block Tail biting convolutional coding 编码速率 1/3 1/3 1/3 1/16 1/3 支持的调制方式
主讲:黄文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FDD-LTE基础知识回顾 FDD-LTE路测关注参数 FDD-LTE路测分析点
FDD-LTE路测关键信令解析
FDD-LTE路测数据分析案例
第五章
无线帧结构-FDD
LTE中包含两种帧结构:Type I(FDD)和Type II (TDD)
Type I(FDD)帧结构
时间
考虑到多载波带来的高峰均比PAPR会影响终端的射频成本和电池寿命,LTE上行采用Single Carrier-FDMA (即SC-FDMA) 以改善峰均比。 SC-FDMA的特点是,在采用IFFT将子载波转换为时域信号之前,先对信号进行了FFT转换,从而引入部分单载波特性,降低了 峰均比。
PDCCH(下行物理控制信道)
HS-SCCH ADPCH N/A Uppch HS-SICH PDSCH PUSCH
控制信道
PHICH(HARQ指示信道) PCFICH(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PRACH(随机接入信道) PUCCH(上行物理控制信道) PDSCH(下行物理共享信道)
传输上行用户的控制信息,包括CQI, ACK/NAK反馈,调度请求等。
中 中 中国 保 国 中国移 国 中国 联通 护 移 动GSM 联 电信 GSM 带 动 通 TD
中 中 中 国 国 保 国 电 未 联 护 移 信 知 通 带 动 CDM WCD A2X MA
未知
未知
1710
201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在16个城市开展LTE
(TD-LTE/LTE FDD)混合组网试验:
半帧: 5ms
半帧: 5ms
帧: 10ms
转换周期为5ms表示每5ms有一个特殊时 隙。这类配置因为10ms有两个上下行转 换点,所以HARQ的反馈较为及时。适用 于对时延要求较高的场景 转换周期为10ms表示每10ms有一个特殊 时隙。这种配置对时延的保证略差一些, 但是好处是10ms只有一个特殊时隙,所 以系统损失的容量相对较小
无线帧:10ms 无线子帧: 1ms,一个无线帧由10个1ms长的无线子帧组成 时隙: 0.5ms,两个相邻的时隙组成一个无线子帧 支持全双工和半双工操作 LTE的最小传输间隔TTI=1ms
One radio frame, Tf = 307200Ts=10 ms 无线帧, One slot, Tslot = 15360Ts = 0.5 ms 时隙, #0 #1 #2 #3 #18 #19
应尽量避免配置同样的主同步序列值,以错开RS之间的干扰。即所谓的:“PCI模3不等”原则。
PCI资源有限,势必复用,复用距离越远越好,复用层数越多越好
PCI • 资源分组建议
– – – – 黄色区段,为一些特殊场景(如高铁、SmallCell等)预留一部分PCI。 褐色和绿色区段,为后续LTE建设预留一部分PCI。 蓝色和紫色区段,分别为现网室外、室内小区使用。 紫色区域还可以分配给地市行政区边界基站使用。
避免干扰。即所谓的:避免PCI冲突。
切换时,UE将报告邻小区的PCI和测量量。如果服务小区有两个邻区都使用同样的PCI,则服务小区无法分辨 UE到底应该切往哪个邻小区。所以,任意小区的所有邻区都应有不同的PCI。即所谓的:避免PCI混淆; 主同步序列的值(共3种可能性)决定了参考信号(RS)在PRB内的位置。所以相邻小区(尤其是对打的小区)
RB
RBG
物理资源分配
下行多址方式—OFDMA
将传输带宽划分成一系列正交的子载波资源,将不同的子载波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实现多址
。因为子载波相互正交,所以小区内用户之间没有干扰。 频率
用户A
集中式:连续RB分给一个用户 优点:调度开销小 分布式:分配给用户的RB不连续 优点:频选调度增益较大
资源单元RE定义
最小的资源单位
频域上包含1个子载波 时域上包含1个符号
系统带宽
FFT
保护间隔 符号
子载波
…
频域
…
时域
物理资源
资源 定义
RE
一个RE在时域占用一个符号,在频域占用1个子载波,是最小
的资源单位
REG
为控制信道资源分配的资源单位, 由4个RE组成
系统带宽
DL NRB
RBG 个数 ( P) 1 2 3 4
编码速率
1/3 1/3 1/3
支持的调制方式
QPSK、16QAM、64QAM QPSK、16QAM、64QAM QPSK
频率分配
FDD 中 中国 中国移 国 中国 联通 动GSM 联 电信 GSM 通
FDD
TDD
FDD
TDD 中 国 移 动 TD
FDD 中 中 国 国 电 未 联 信 知 通 CDM WCD A2X MA
7 U U U D D D U
8 U U D D D D U
9 U D D D D D D
0 1 2 3 4 5 6
5 ms 5 ms 5 ms 10 ms 10 ms 10 ms 5 ms
D D D D D D D
2:6 4:4 6:2
5:3
无线帧结构-TDD
TD-LTE特殊子帧继承了CDMA的特殊子帧设计 思路,由DwPTS,GP和UpPTS组成。 TD-LTE的特殊子帧可以有多种配置,用以改变 DwPTS,GP和UpPTS的长度。但无论如何改变,
PCI
基本概念
LTE系统提供504个物理层小区ID(即PCI,physical cell id),和TD-SCDMA系统的128个扰码概念类似。网管配置 时,为小区配置0~503之间的一个号码即可。 UE如何获取小区ID LTE UE需要解出两个序列:主同步序列(PSS,共有3种可能性)和辅同步序列(SSS,共有168种可能性)。由两 个序列的序号组合,即可获取该小区ID。 配置原则 因为PCI直接决定了小区同步序列,而且多个物理信道的扰码也和PCI相关,所以相邻小区的PCI不能相同,以
DL-UL Configuration Switch-point periodicity
0 Subframe number
1 S S S S S S S
2 U U U U U U U
3 U U D U U D U
4 U D D U D D U
5 D D D D D D D
6 S S S D D D S
TAI(Tracking Area Identity)用来标识TA。TAI由MCC、MNC和TAC
(Tracking Area Code)三部分组成。TAC用于标识PLMN内的TA,固定长 度16比特。
TA是UE漫游的最小单位。TA划分应利用用户的地理分布和行为,遵循 以下原则:
• 同一TA中的小区应连续,同一个TA LIST中的TA要连续。 • TA和TA LIST的规模要适宜,不宜过大或过小。 • 应尽量降低TA更新的频率,充分利用地理边界进行TA LIST的划分。 • 如果在划分TA LIST的边界时不能避开高人流量或高话务量的区域, 相邻的TA LIST宜在高话务量或者高人流量的TA区进行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