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
第三章运动和力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一)
教学要求: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受力
3、弄清受力
4、选好轴向
5、列式求解
6、检验讨论
带领学生看书P46
二、由运动情况判断受力情况
先由运动情况求出加速度a,然后利用F合=ma求得F合
再具体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此处a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例1(P46巩固练习3)、如图,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A处,受水平向右的恒力F拉动L距离时速度达到v,然后立即将水平力F反向而大小不变,再经过时间t物体速度
变为0,求物体的质量M和受到的阻力f(要求画出运动过程
例2(P48巩固练习2
m o的小球,车匀变速运动时悬绳与竖直方向夹角稳定为α,运
动方向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相对车厢静止.求:(1)m受到的
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若车的质量为M(M中中不包括m和
m o),地面对车阻力多大?
例3(P45巩固练习2)、如图,斜面体M与水平地面间动磨擦因数为μ,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斜面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M受水平拉力F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弹簧长度比m和M静止时长度增加了L,而球不漂离斜面.求F(
例4、P47例题1、如图,吊篮沿斜索道向上匀口加速运动,已知其中质量为m的物体对吊篮的水平底面压力为1.2mg,此时加速度a=0.33g,求斜索与悬绳之间夹角θ以及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由受力情况判断运动情况
先求出物体所受合外力,再利用F合=ma求得加速度 a,判断其运动情况,求出运动学量。

例1(P48例题2)、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O点,某一时刻起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恒力甲向右匀加速运动,一段时间后突然撤去力甲,同时施一水平左的恒力乙,再经相同时间物体正好回到O点,此时速度的大小为V.求:(1)撤去甲力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 (2)F甲:F乙=?
例2、P49(巩固练习3)、如图,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的A、B用长为L=1米的绳拴着,在拉力F作用下正以6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

A和B的质量分别为2m,m,某一时刻中间绳突然断裂,经2秒后A停下。

求:(1)此时AB间距离;(2)此时B的速度。

作业:素质训练练习2.2 Array
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