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媒体

自媒体

自媒体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博客只是其一种方式。

定义专业化定义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在2003年7月出版的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中,对“We Media(自媒体)”下了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传播途径。

”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庞大,其拥有者也大多为“草根”平民,网络的隐匿性给了网民“随心所欲”的空间。

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的专著《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充分体现着自媒体的特点。

平台举例自媒体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托管平台是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Qzone和Weibo。

自媒体是指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

自媒体与“主流媒体”在自媒体时代,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主流媒体”的声音逐渐变弱,人们不再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

自媒体有别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概念。

早在上个世纪,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提出过“媒介即信息”的相似理论。

特点1. 平民化、个性化2006年年终,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评选封面上没有摆放任何名人的照片,而是出现了一个大大的“You”和一台PC。

《时代》周刊对此解释说,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

2006年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联网上内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创造者。

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给自己的专著《自媒体》起的副标题是“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这便道出了自媒体最根本的特点――平民化。

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博客)、“网络广播”或“网络电视”(播客)。

“媒体”仿佛一夜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了个人的传播载体。

人们自主地在自己的“媒体”上“想写就写”“想说就说”,每个“草根”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传递自己生活的阴晴圆缺,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

我国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形象地将此描述为“全民DIY”:“简单来说,DIY就是自己动手制作,没有专业的限制,想做就做,每个人都可以利用DIY做出一份表达自我的…产品‟来。

”自媒体成为了平民大众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最佳场所。

2. 门槛低、运作简单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媒体运作无疑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系。

同时一个媒介的成立,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核实和检验,其测评严格,门槛极高,让人望而生畏,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但是,在这个互联网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坐在家中就可以看到世界上各个地方的美丽风景、就可以欣赏到最新的流行视听、就可以品味到各大名家的激扬文字……互联网似乎让“一切皆有可能”,平民大众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也成为可能。

在像新浪博客、优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站上,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版,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

拥有自媒体,不需要你投入任何成本,也不要求你有任何的专业技术知识。

其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简单,让自媒体大受欢迎,发展迅速。

3.交互性强、传播迅速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得益于数字科技的发展,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的增强。

作品从制作到发表,其迅速、高效,是传统的电视、报纸媒介所无法企及的。

自媒体能够迅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中,受众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传播的效果进行反馈。

自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是为零的,其交互性的强大是任何传统媒介望尘莫及的。

李亚鹏于2006年8月12日10:08在其博客上发表承认李嫣兔唇的博文《感谢》,发表仅六小时后,就有近1600条回复,浏览量达到近112000。

4. 良莠不齐个人有千姿百态,代表着个人的自媒体也有良莠不齐。

人们可以自主成立“媒体”,当媒介的主人,发布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编辑。

这些信息有的是对生活琐事的流水帐式的记录,有的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的集锦,有的是对时事政治的观察评论,有的是对专业学问的探索与思考……著名作家王朔曾说:“也许我有些发不出去的杂文,会放到网上。

”这就表明了在自媒体上发表信息的随意,自媒体取消了传统媒体编辑决定发表的权力,让各种信息“肆意”传播。

优秀的自媒体可以让受众得到生活的启发或者有助于事业的成功,让人们发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但大部分的自媒体只是一些简单的“网络移植”,记录一些不痛不痒的鸡毛蒜皮的内容,甚至是一些不健康的东西。

李某是博客“夜色朦胧”的博主,因为在自己博客上转贴了数十篇色情小说而被北京警方刑拘,他也是国内首个因为在博客上传播色情内容而被刑拘的博主。

这些内容虽然给他的博客带来了很大的点击率,但其影响却是负面的。

5. 可信度低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庞大,其拥有者也大多为“草根”平民,网络的隐匿性给了网民“随心所欲”的空间。

在平民话语权得到伸张的今天,“有话要说”的人越来越多。

有的自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或者说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的部分民间写手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线。

这就导致了自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的可信度低。

6. 相关法律不规范让个体声音得到充分释放的同时,势必也会让一些与宪法、社会道德规范相悖的声音得以散播。

自媒体从宪法上来看是个人言论自由权的延伸,从一诞生就受到了诸多法律的限制。

作为一种权利,自媒体当然有很多的界限是不能突破的。

2005年10月,南京大学陈堂发副教授一纸诉状将中国博客网告上法庭。

原告在中国博客网上发现一个名为“长套袜”的博客网页上有一篇《烂人烂教材》的文章,指名道姓地对他进行“辱骂和攻击”。

该案被称为“中国博客第一案”。

虽然我国目前有很多法令管制网上活动,但是还只是停留在对网站的管理上,这些法令就显得不够全面。

如何在法律上对自媒体进行规范与引导,迫切需要全社会来共谋良策。

相对于西方“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中国的“自媒体”显然处于起步阶段。

网民应该学习在这个言论最自由的地方如何作负责任的表述,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忘义务,使我国自媒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表现渠道论坛、博客以及新兴的视频网站构成了自媒体现存的主要表达渠道,然而随着个人用户对互联网的深度使用,以阔地网络为代表的个人门户类网站将成为自媒体的新兴载体。

理由在于:其一,除了传统博客的信息发布功能,个人门户的个性化聚合功能还能精准并即时地获取信息,从而构成一条双向的即时信息通道。

这种通道的存在有利于培养更加广大的信息受众,从而支持起更加旺盛的信息表达诉求。

其二,个人门户能够将数据挖掘和智能推送结合在一起,从而通过一种用户乐于接受的方式推动自媒体的传播,例如阔地首创的阔地热闻模式,会自动将每天推荐人数最多的并且是用户感兴趣领域的内容自动推动给用户。

而传统的博客虽然也有排行榜显示信息的热度,但是无法达到信息推送的智能程度其三,个人门户建立的社区生态链加强了用户之间的联系纽带,使得信息的发布者与接受者们沟通更加紧密,联系也更加稳固。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成功的自媒体背后必然存在一拨支持群体,博客所能提供的简单留言评论的方式已不足以满足建议一个忠实fans圈的需求,传统的做法是再辅以论坛和即时通讯,但是现在所有这些功能需求都被聚合到个人门户这种新兴载体中,因此个人门户理所当然地将成为自媒体的最佳表达途径。

力量来源自媒体之所以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之所以对传统媒体有有如此大的威慑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

其一,多样化。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各行各业,这相对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单个行业的知晓能力来说,可以说是覆盖面更广。

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综合把握可以更具体、更清楚、更切合实际,位于“尾部”的他们的专业水准并不比位于“头部”的媒体从业人员差,甚至还更有优势。

在华南虎事件中,位于“尾部”的动物学、植物学专家以及非政府组织、摄像家以及图片处理专业人士等都在揭发假华南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或从老虎的体态出发,或从老虎周围的植被出发,利用各自专业知识,做出了详细的技术论证。

其二,平民化。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社会底层,自媒体的传播者因此被定义为“草根阶层”。

这些业余的新闻爱好者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说体现出更强烈的无功利性,他们的参与带有更少的预设立场和偏见,他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往往更客观、公正。

其三,普泛化。

自媒体最重要的作用是:它授话语权给草根阶层,给普通民众,它张扬自我、助力个性成长,铸就个体价值,体现了民意。

这种普泛化的特点使“自我声音”的表达愈来愈成为一种趋势。

然而伴随着自媒体主体的普泛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这条“尾巴”的力量愈来愈积聚成长。

影响所谓web2.0的世界里,被应用最多的就是个人门户的“自媒体”。

以博客社区为代表,相当大的一部分大小网站都会给用户开设“博客”,“日记”等自媒体载体,自媒体通过“六度理论”和病毒式的传播,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规模无限的放大,特别是sns类社区。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不是电商,做基于搜索引擎的SEM关键字营销,都会受到来自自媒体的影响。

当然,如果网站的品牌和商品是正向的,让用户使用后心理价值感受超过其预期值,则通过用户自媒体的影响,自动会形成产品的口碑,有形的助推企业价值。

但是如果产品使用户不满意,而又没有在售后服务上给用户一个很好的解决,则自媒体的负面效果会加倍放大于对正面效果的传播,这些都属于基本的常识,互动营销的基础。

发展趋势自媒体向传统媒体发出挑战。

以播客为新兴形式的自媒体使得原来处于新闻制造边缘的受众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中坚力量,传统媒体受到自媒体的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