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孩子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与孩子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与孩子一起健康快乐成长——“推进班级管理,做孩子喜爱教师”主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朱怀斌
西田各庄镇中心小学
2009年1月16日
与孩子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举行以“推进班级管理,做孩子喜爱教师”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我也作为研讨活动中的一员,谈一谈几点看法。

一、不能忽视生活工作中的大问题
——健康快乐才是最真。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一种古老的职业,一种将与人类共在的职业。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很多职业都将消失。

但教师这个职业是不会消失的,它将永存。

正是她,传承着人类文明的薪火。

教师无疑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最有教养、最为纯洁和最为善良的一个群体,也是我们社会中最大的知识群体。

教师的劳动也是极其有意义的: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关系着我们这个社会的安全、和谐与温暖,关系着每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关系着每一个人生命的质素。

教师的工作琐碎繁杂,教师的责任重如泰山,教师的生活简单明了,教师的形象不容瑕疵。

社会关注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高。

教师们终年背负着沉重的社会压力,忙碌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师资培训、学生辅导、业务竞赛之间,劳神劳身,是最容易滋生职业倦怠的。

其实,工作本身最需要的就是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激情投入,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作为一个人,一个生活者,自觉地追求人格的崇高境界,首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你会发现你是一个受人尊敬和受人欢迎的人,你会发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温暖;其次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你的亲人,你的孩子——你是他们的骄傲与自豪;最后,才是你的学生,整个社会和国家。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健康、不快乐,我们应该积极努力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校正自己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素养、加强自我的解放。

要知道世界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当我们以光明、正直、昂扬、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我们就会生活在光明、昂扬、乐观、向上的生活中。

——教育不能迷失方向。

教育的方法固然重要,可教育的方向才是第一的。

如果方向错了,方法越好,越有效,就越有可能南辕北辙,越来越远离真正的目标。

过去,我们将基础教育中“基础”的含义仅仅理解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所谓“双基”,这种理解不仅是片面的、狭隘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

其实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决定,也不是由课程标准决定,更不是由教科书和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的。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学科教师。

每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性、独立
性、创造性的人,一个具有积极、乐观、正直、光明的心态的人,一个对人友善、宽容和积极介入社会合作的人。

一言以蔽之,基础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人生负责。

基础教育要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与伟岸,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和对于整个人类的自信,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二、班级管理的发展及现状
——班级制仍然是学校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管理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是由于要求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的结果。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管理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定下来,以后,又经过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行补充,使它进一步完善。

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它不仅能比较全面地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能保证对学生经常的思想政治影响,启发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及学习热情等。

正因如此,班级管理才能被人们普遍接受,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才能经历一个多世纪的怀疑、非难甚至猛烈抨击而仍然站得住脚。

——班级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道路。

北京市教委已于2007年第6次主任办公会研究通过了《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规程》,并于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在《管理规程》第一章的第一条中就明确了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班级工作的组织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骨干,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长教育的桥梁”。

《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规程》的出台与实施,使班级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的道路。

三、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
——明确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规程》第二章明确提出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中小学班主任的任务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和引导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

——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班主任肩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如何做一名称职的班主任?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首先,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和资源适时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确立远大志向、增强爱国情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明确学习目的、端正生活态度,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

营造互助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形成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班级文化。

维护班级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协助做好卫生防控工作。

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发挥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委员会的核心作用,组织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喜闻乐见、赋有时代特色的班级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做好协同育人工作。

协调学科任课教师,争取家长支持,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第四,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了解、分析和把握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科学和公正地评价学生,为每位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公平的机会。

四、立足养成教育,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学生虔诚地请教他的老师:您在学校做学生的时候向您的老师学到了什么?老师沉思后告诉他的学生:那就是当你忘掉老师所教的一切的知识以后还剩下的东西。

学生听后一脸茫然。

那么,忘掉老师所教的一切知识以后到底还剩下什么?那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非凡的学习能力。

可见如果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他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

——教就是为了不教。

《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叶圣陶先生说:“教就是为了不教”,这都是与“高品质的教育就是促使所有学生的成功——造就自主发展的人”这一思想相一致的。

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比他们学到了什么更有意义的。

卢梭也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作为小学班主任,一般都担任语文和数学学科教学任务,希望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警记这一真理。

尤其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专心听讲习惯、认真作业习惯、良好习作习惯、广泛阅读习惯、规范书写习惯、经常复习习惯以及善于发现问题和善于研究解决问题习惯等等。

——管就是为了不管。

学校是人类希望赖以生发、奠基和培植的地方,学校所具有的人类行为,应该是具有繁殖力和经受得起方方面面批评的,学校愈来愈成为未来社会的雏形和孕育新型文化的基地。

既然学校是未来社会的雏形与缩影,就应该充分发挥各成员之间
的协调与合作。

首先班主任应创设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

德育不是一项工作,而必须融渗于学校的全部活动之中,学校德育不是一个说教或搞一个活动就可以达到目的的,因为个体道德的发展更多的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即别人是怎样对待他的,人们是怎样立身行事等,所以在班集体中要给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班级生活环境,做到“宽松、宽厚、宽容;温情、温暖、温馨;自主、自由、自信;成长、成功、成人”。

让学生感受到最美好的东西,给他们欣赏与鼓励、宽容与信任。

假如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存在于人身上的人性的光辉的话,他就能够真正深刻地被感动,在他的心中就会建立起道德底线,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其次,要充分发挥班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有效的班级组织保障,并有效地在班集体及学校中开展日常的学习生活。

如在学校的一日常规活动中,有意识、有组织地培养学生早自习习惯、课间锻炼习惯、保持卫生习惯、课堂行为习惯、安静用餐习惯、坚持路队习惯等,并有意识、有组织地管理好学生的各学科学习,从而达到快乐轻松工作、无为而治的班级管理境界。

有人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的教育是枯燥无味的,就如同鱼儿在干涸的池子里生活,我要补充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健康快乐地工作,只有健康快乐地工作,才能倾注于这爱的事业,让我们与孩子一起伴着健康快乐出发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