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江上游、海河流域典型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

长江上游、海河流域典型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

附4长江上游、海河流域典型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专题协作课题申报指南一、专题目标至2020年底,通过对长江上游金沙江、牛栏江、赤水河等水域及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白洋淀、拒马河、大清河与独流减河等水体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基本掌握长江上游和白洋淀流域典型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估人类活动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干扰及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成效,为做好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为全面评估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科学开展长江大保护,以及京津冀、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提供科技支撑。

二、研究区域范围长江上游干流河长3481千米,流域面积50.2万平方公里,约占长江流域面积26%,涉及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陕西、贵州、重庆、湖北等9个省份。

长江上游干流分为河源、通天河、金沙江、川江等河段,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普渡河、牛栏江、横江、赤水河、乌江等较大支流。

海河流域包括海河、滦河和徒骇马颊河3大水系,流域总面积31.8-135-万平方公里。

其中,海河水系是主要水系,由北部的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和南部的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组成。

滦河水系包括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

徒骇马颊河水系位于流域最南部,为单独入海的平原河道。

基于科学性和代表性原则,确定长江上游和海河流域重点调查水域为金沙江干流、牛栏江水系、赤水河水系和大清河水系。

其中金沙江起于青海省、四川省交界处的玉树州直门达,止于四川省宜宾市合江门,干流全长2391公里;牛栏江流经云南、贵州,全长423公里,流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赤水河流经贵州、云南、四川,全长444.5公里,流域面积2.0万平方公里;白洋淀最大水域面积366平方公里,有拒马河水系、大清河、独流减河等入、出淀河流,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

三、主要任务(一)金沙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研究内容包括:(1)调查金沙江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的种类、分布、生境状况;(2)重点物种的分布格局、种群数量、威胁因子等;(3)根据调查评估状况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4)评估水利水电开发等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现有保护措施成效,并根据存在空缺,提出加强关键水生生物栖息地和重点物种保护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任务包括以下课题:-136-课题1.1金沙江上段鱼类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完成金沙江干流直门达至石鼓段鱼类本底调查工作。

整理调查区域鱼类历史资料,编制鱼类历史记录名录。

汇总并提交金沙江上段所有调查点位的鱼类种类、分布、生境状况,重点物种的种群数量、威胁因子等,评估其现状、威胁、保护状况。

结合底栖动物、浮游生物调查评估结果,编制金沙江上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报告,提出水生生物多样性和重点物种保护对策建议。

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

课题1.2金沙江上段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完成金沙江干流直门达至石鼓段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本底调查工作。

整理调查区域底栖动物历史资料,编制底栖动物历史记录名录。

汇总并提交金沙江上段所有调查点位的底栖动物种类、分布、生境状况,重点物种的种群数量、威胁因子等,评估其现状、威胁、保护状况。

配合编制金沙江上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报告和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

课题1.3金沙江上段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完成金沙江干流直门达至石鼓段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本底调查工作。

整理调查区域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历史资料,编制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历史记录名录。

汇总并提交金沙江上段所-137-有调查点位的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种类、分布、生境状况,评估人类活动对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配合编制金沙江上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报告和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

课题1.4金沙江石鼓至宜宾段鱼类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完成金沙江干流石鼓至宜宾段鱼类本底调查工作。

整理调查区域鱼类历史资料,编制鱼类历史记录名录。

汇总并提交金沙江上段所有调查点位的鱼类种类、分布、生境状况,重点物种的种群数量、威胁因子等,评估其现状、威胁、保护状况。

结合底栖动物、浮游生物调查评估结果,编制金沙江石鼓至宜宾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报告,提出水生生物多样性和重点物种保护对策建议。

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

课题1.5金沙江石鼓至宜宾段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完成金沙江干流石鼓至宜宾段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本底调查工作。

整理调查区域底栖动物历史资料,编制底栖动物历史记录名录。

汇总并提交金沙江上段所有调查点位的底栖动物种类、分布、生境状况,重点物种的种群数量、威胁因子等,评估其现状、威胁、保护状况。

配合编制金沙江石鼓至宜宾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报告和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

-138-课题1.6金沙江石鼓至宜宾段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完成金沙江干流石鼓至宜宾段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本底调查工作。

整理调查区域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历史资料,编制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历史记录名录。

汇总并提交金沙江上段所有调查点位的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种类、分布、生境状况,评估人类活动对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配合编制金沙江石鼓至宜宾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报告和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

(二)牛栏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研究内容包括:(1)调查牛栏江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的种类、分布、生境状况;(2)重点物种的分布格局、种群数量、威胁因子等;(3)根据调查评估状况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4)评估水利水电开发、跨流域调水等项目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现有保护措施成效,并根据存在空缺,提出加强关键水生生物栖息地和重点物种保护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任务包括以下课题:课题2.1牛栏江鱼类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完成牛栏江干流及主要支流鱼类本底调查工作。

整理调查区域鱼类历史资料,编制鱼类历史记录名录。

汇总并提交牛栏江所有调查点位的鱼类种类、分布、生境状况,重点物种的种-139-群数量、威胁因子等,评估其现状、威胁、保护状况。

结合底栖动物、浮游生物调查评估结果,编制牛栏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报告,提出水生生物多样性和重点物种保护对策建议。

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

课题2.2牛栏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完成牛栏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本底调查工作。

整理调查区域底栖动物历史资料,编制底栖动物历史记录名录。

汇总并提交牛栏江所有调查点位的底栖动物种类、分布、生境状况,重点物种的种群数量、威胁因子等,评估其现状、威胁、保护状况。

配合编制牛栏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报告和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

课题2.3牛栏江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完成牛栏江游生物和着生藻类本底调查工作。

整理调查区域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历史资料,编制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历史记录名录。

汇总并提交牛栏江所有调查点位的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种类、分布、生境状况,评估人类活动对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配合编制牛栏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报告和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

(三)赤水河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研究内容包括:(1)调查赤水河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140-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的种类、分布、生境状况;(2)重点物种的分布格局、种群数量、威胁因子等;(3)根据调查评估状况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4)评估保护地建设、禁渔、流域生态补偿等措施对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分析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仍存在的空缺,提出加强关键水生生物栖息地和重点物种保护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任务包括以下课题:课题3.1赤水河鱼类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完成赤水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鱼类本底调查工作。

整理调查区域鱼类历史资料,编制鱼类历史记录名录。

汇总并提交赤水河所有调查点位的鱼类种类、分布、生境状况,重点物种的种群数量、威胁因子等,评估其现状、威胁、保护状况。

结合底栖动物、浮游生物调查评估结果,编制赤水河水生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报告,提出水生生物多样性和重点物种保护对策建议。

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

课题3.2赤水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完成赤水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本底调查工作。

整理调查区域底栖动物历史资料,编制底栖动物历史记录名录。

汇总并提交赤水河所有调查点位的底栖动物种类、分布、生境状况,重点物种的种群数量、威胁因子等,评估其现状、威胁、保护状况。

配合编制赤水河水生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报告和开展水-141-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

课题3.3赤水河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完成赤水河游生物和着生藻类本底调查工作。

整理调查区域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历史资料,编制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历史记录名录。

汇总并提交赤水河所有调查点位的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种类、分布、生境状况,评估人类活动对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配合编制赤水河水生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报告和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

(四)海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课题4.1白洋淀淀区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研究内容包括:(1)完成白洋淀淀区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及水生植物等本底调查,汇总并提交所有调查点位各水生生物类群的种类、数量/生物量/覆盖度、分布以及生境状况,整理调查区域水生生物历史资料,编制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历史记录名录;(2)汇总并提交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重点物种的种群数量、分布格局、威胁因子等,评估其现状、变化趋势、威胁与保护状况等;(3)评估水污染、渔业养殖与捕捞、水利工程、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因素对各水生生物类群多样性的影响及现有保护与修复措施的成效。

根据保护空缺,提出加强关键水生生物栖息地和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重点物种保护的对策建议。

-142-课题4.2拒马河水系、大清河干流、独流减河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研究内容包括:(1)完成拒马河水系(包括拒马河、南拒马河、北拒马河、中易水、北易水等支流)、大清河干流及独流减河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着生藻类、水生与滨岸带植物等本底调查,汇总并提交所有调查点位各水生生物类群的种类、数量/生物量/覆盖度、分布以及生境状况,整理调查区域水生生物历史资料,编制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历史记录名录;(2)汇总并提交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重点物种的分布格局、种群数量、威胁因子等,评估其现状、变化趋势、威胁与保护状况等;(3)评估水污染、渔业养殖与捕捞、水利工程、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因素对各水生生物类群多样性的影响及现有保护与修复措施的成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