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研究性学习——认识“诸子百家”研究报告

语文研究性学习——认识“诸子百家”研究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课题名称:认识“诸子百家”
设计者姓名吉晓萤所在学校临晋中学
所教年级高一研究学科语文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中学阶段,同学们学习了不少的古文,所学的古文中,诸子百家的作品所占比例很多,因此想到组织学生对诸子百家进行一个专题性的归纳和总结,试着把它作为研究性课题来进行学习。

“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

今天我们倡导的和谐社会不就是对儒家“仁、恕”等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吗?
让中学生通过研究性地去认识和了解“诸子百家”,接受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薰陶,这对学生自身品行修养和学识的积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因此,我决定组织学生对诸子百家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由于学生的知识累积有限,特别是古文方面的知识积累还不多,再则初三面临中考,时间很紧迫,所以对诸子百家的研究认识不可能进行得太过深入和细致。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对诸子百家的研究性学习,了解诸子百家形成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学派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和作品。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丰富深邃思想、激发热爱国祖文化的热情、培育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意识。

接受我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薰陶对提高学生知识积累和品行修养大有裨益,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也大好好处,对当前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课题介绍
这次综合性学习属于主体探究学习,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以诸子百家为研究范围: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定一个研究主题,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阅资料,进行较深入地探讨、研究:了解诸子百家学说的大致内容及各家代表人物与著作,丰富知识的积累;了解诸子百家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接受我国古优秀思想文化的薰陶,提高品行修养;并在活动中体验探究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完成研究性学习之后,各小组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各小组间相互介绍、分享。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了解“诸子百家”各学派的主要思想、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2、了解“诸子百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

3、接受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薰陶,提高品行修养,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高一学生,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很强,思维活跃,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乐于参加勇于尝试新学习方式。

但平时多数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还不太明白,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知怎么进行下去的困惑,老师密切跟踪学生活动的进展,及时的发现在学生在研
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困难,并给予指点。

班内个别学生平时沉没寡言,很少与人交流,这类学生在研究性活动中,老师应给予必要的鼓励,同时也提醒同组同学,主动地带动他们参与。

有些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学习兴趣不浓,这些学生可能不愿参加研究活动,老师应注意提醒和监督。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通过研究活动,学生要了解诸子百家形成的历史过程,各学派学说的大致内容及各家代表人物与著作,丰富知识的积累;了解诸子百家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接受我国古优秀思想文化的薰陶,提高品行修养;并在活动中体验探究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通过本课题研究学习活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去收集资料,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最终成果将以课件、视频展示、论文、心得体会感想等形式加以呈现。

六、资源准备
老师:提供相关网站给学生参考
学生:收集所学习过的“诸子”课文,温习有关课文和知识。

收集诸子百家中代表人物的趣闻轶事。

收集诸子名言。

备好笔、纸作记录!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
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听老师介绍本次研究
性学习的具体要求,认真
思考并做好记录。

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方
法和本次活动的意义和及
具体要求。

介绍课题,并
介绍选题的意义。

1课时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提出和选择
课题
听老师介绍课题,并
思考选择研究活动的内
容。

介绍课题,意义等,
指导学生选出活动主题。

2课时成立课题组
与志同道合的同学组
成课题组,商议选题,主
题可从老师提供的参考主
题中选择,也可以自拟。

商议如何分工合作事宜。

指导学生分组,将全
班分成若干个小组。

提示
小组活动注意事项。

提供
主题供学生参考:“诸子百
家”简介组、趣闻轶事组、
思想评论组、法家与现代
法制社会、孙子兵法在现
代社会中的运用。

形成小组实
施方案
确定小组组员、分工
和活动目标、确实定研究
强调小组活动注意事
项,给学生介绍、指导如
段主题,完成研究活动计划
书。

何完成研究活动计划书。

讲划书最好能给学生提供样板,使学生尽早掌握完成计划书的撰写。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各小组收集相关
资料。

2、对收集到的资料
进行整理、分析。

3、制作课件、撰写研
究报告。

1、可向学生提供相
关的网站链接。

2、检察监督各小组
研究活动的进展,督促每
位学生都应极积参与活
动,对活动中的困惑给予
级时指导。

3、指导学生完成调
查报告。

3课时
第四阶段: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
个小组汇报研研究性
学习活动情况:
1.通过何种方式收
集资料;
2.课题完成情况;
3.小组成员合作情

4.成果展示(课件、
研究性报告等)
5.后续活动反思交
流;心得体会的展示与交
流;
组织学生进行成果汇
报并进行适当的评价:
1、对各小组的研究活
动表现给你评价。

2、给各小组的研究报
告给予评价。

3、整个活动值得肯定
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进行
总结。

2课时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以“认识诸子百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此前提下各小组学生都各自选择了自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性。

如第一小组选择“认识诸子百家”为主题;第二小组以“诸子百家的趣闻轶事”为主题。

各小组同学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到图书室查阅书籍、归纳总结所学习过的相关知识等方式广泛地收集资料、并一起讨论归纳得出研究成果。

在活动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态度认真积极,能很好地相互协作交流,共同努力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学生对诸子百家形成的历史背景、流派、各派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和著作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对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深邃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得到了提高和强化。

在活动中,通过了解古代先贤们的思想和先贤们为理想执著奋斗不懈努力的精神,使同学们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和薰陶。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有个别的学生积极性不够高,不够热情,参与度还不够。

有的小组研究报告写得不够理想,思路不清,条理不明,这也反应了他们写作水平的欠缺。

有个别的小组参与活动的人数太少,分工不合理,基本由几个骨干操办完成。

老师还要在组织监督上加大力度,对于个不积极参与的同学,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辅导。

研究报告的写作也应加强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