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民间谚语
设计者姓名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研究学科语文
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小学语文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语文园地》,当中的《读读背背》不乏出现民间谚语,结合现在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外来民工情况,新一代的小学生对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特别是农业方面接触得越来越少,利用这一次的研究性学习,目的让学生知道我们祖辈的伟大智慧。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让学生学会更多的谚语,懂得谚语的内容和意思。
让学生不但学会读懂谚语的基本方法,而且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谚语。
学生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学会向别人请教,学会自主查找,学会与人合作。
3、课题介绍
本课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除了在课堂上能学习到谚语外,也可以通过自学,自已在课外找到有关的谚语,并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教会学生自主进行研究,让学生有一个从小学会从细处研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的阐述)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学会更多的谚语,懂得谚语的内容和意思。
2、学生学会读懂谚语的基本方法,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谚语。
3、学生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学会向别人请教,学会自主查找,学会与人合作。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身边的资源,教给学生运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初步的选择和整理。
2、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作整理。
3、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际、与人协作。
4、在资料搜集中,学生学会读懂谚语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2、收集整理的谚语,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3、通过对不少农谚的整理,感受我国农业为主的五千年文化的自豪感。
4、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关心、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思维导图如下: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
学生特征:(1)、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还很有限,而且收集信息的能力也很有限,他们在小组合作上还不太有经验,再加上没有多接触这样的活动,所以有点难度。
(2)、很多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不能完成网络上的资料查找,而且也没有太多的辅助资料。
(3)、有些学生的学习方法有点呆板,需要教师来引导。
(4)、这些学生都积极上进,渴望有好的方法指导,灵活学校语文。
四、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来达成这一目标)
(一)、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本次学习主要是为了交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将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有效,更加灵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通过下面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1、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引爆学生情感触发点的研究。
2、如何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把握研究性学习的技巧。
3、如何让学生将自学、将自主收集信息成为一种能力,成为一种学习的技巧。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研究的预期成果:1、要求学生在每一个研究训练阶段都写一篇总结。
2、每一训练阶段都要求学生按要求收集一些民间谚语和俗语,以及相关故事或者文章,最好整理成文,写写自己的发现;3、指导学生用文字、手抄报、电子版报、ppt 等形式呈现实践过程和成果。
4、引导小组交流展示、分享活动收获。
借助博客平台发布小组活动成果和体会,提高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及与异校同学相互学习、交流、沟通的能力。
六、资源准备
1、有关谚语的图书书籍,可上互联网的电脑。
2、发动学生访问有经验的长辈,调查询问口头流传的谚语,以及读懂谚语意思的方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
段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通过学会语
文园地中有关谚语的
《读读背背》后,让学
生明白谚语的内容、形
式。
2、明确课题的
目的和意义。
3、分
好学习小组,指导学生
进行搜集和研究。
1、准备好一些
谚语,为学生点明研究
方向。
2、对谚语进
行短小的分析理解,让
学生有目的地在搜集
过程中,学会记录,学
会自己先理解谚语的
意思。
1课时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
课题
根据自己小组
的爱好确定搜集研究
的内容
及时对学生出现的
难题进行指导,增强学
生完成研究的信心。
3课时
成立课题组分好各小组,确
立组长
注意每小组的搜集
进程。
形成小组实
施方案
小组长进行汇总,
组员分工协作,整理搜
集到的材料,为展示成
果作准备。
为学生设计好“调
查登记表”,为学生展
示自己的成果作好准
备。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分小组在班
上展示作品。
2、学
生观看作品后交流体
会。
3、让学生学会
珍惜这次学习的成果。
1、充分肯定各
小组对这次研究性学
习活动的成果。
2、评
价小组表现,并对今后
的研究作出进一步的
要求。
2课时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课后总结:本课题采用分组搜集资料的方式研究,根据学生的能力先由老师指导学习,再由学生分组进行,帮助学生拟订好课题,并诱导学生顺利进入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性,教师起指导作用,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增长知识,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
课后反思: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自主性学习,但是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的原因,需要教师的指导较多,难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
其次,学生在记录谚语时,对一些日常知识还是缺乏,往往对于一些名词还不明白,造成对谚语的意思还不很理解,影响了学习活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