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橡胶(SBR)是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单体,采用自由基引发的乳液聚合或阴离子溶液聚合工艺而得的,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SR)品种。
其物理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制品的使用性能都接近于天然橡胶(NR),而且耐磨性、耐热性、耐老化性优于天然橡胶,并可与NR以及多种SR并用,广泛用于生产轮胎与轮胎制品、鞋类、胶管、胶带、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以及其他多种工业橡胶制品。
按生产工艺,丁苯橡胶可以分为乳聚丁苯橡胶(ESB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两大类。
乳聚丁苯橡胶开发历史悠久,生产和加工工艺成熟,应用广泛,其生产能力、产量和消耗量在丁苯橡胶中均占首位。
溶聚丁苯橡胶是兼具多种综合性能的橡胶品种,其生产工艺与乳聚丁苯橡胶相比,具有装置适应能力强、胶种多样化、单体转化率高、排污量小、聚合助剂品种少等优点,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1 世界丁苯橡胶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1.1 生产现状近年来,世界丁苯橡胶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
2003年全世界丁苯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451.2万t/a,2006年增加到504.6万t/a,比2005年增长约6.5%,其中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能力为404.9万t/a,约占世界丁苯橡胶总生产能力的80.2%:溶聚丁苯橡胶的生产能力为99.7万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9.8%。
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是最主要的生产地区,生产能力分别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2.2%、19.8%和38.6%。
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丁苯橡胶生产厂家,2006年生产能力达到36.3万t/a,约占世界丁苯橡胶总生产能力的7.19%;其次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生产能力为29.0万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75%;再次是韩国锦湖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为27.5万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45%;第4是日本合成橡胶公司,生产能力为26.8万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31%。
2006年世界主要的丁苯橡胶生产厂家以及前10家丁苯橡胶生产厂家隋况分别见表1和表2。
2007-2011年期间,世界上将新增丁苯橡胶产能约120.0万t/a,新增装置主要集中在我国大陆、印度、韩国、德国以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陶氏(Dow)公司已开始在德国施科保建6.0万t/a溶液丁苯橡胶(SSBR)新装置,计划在2008年下半年建成。
美国国际特种产品公司(ISP)计划在美国新建一套16.0万t/a丁苯橡胶生产装置,印度信赖工业公司计划在2009年新建一套10.0万t/a生产装置,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计划在2010年新建一套14.0万t/a生产装置,韩国锦湖石油化工公司拟于2008年新增加10.0万t/a生产能力。
预计到2011年,世界丁苯橡胶的生产能力将超过620.0万t/a,其中亚太地区、北美地区以及西欧地区仍将是世界最主要的丁苯橡胶的3个生产地区。
1.2 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1.2.1 消费现状2003年,全世界丁苯橡胶的总消费量为339.5万t,2005年消费量为363.0万t,2006年消费量为368.7万t,同比增长约1.6%。
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是主要的消费地区,2006年这3个地区丁苯橡胶的消费量合计达到271.9万t,约占世界丁苯橡胶总消费量的73.6%。
亚洲地区的消费量为155.8万t,约占总消费量的42.3%;北美地区的消费量为77.3万t,约占总消费量的21.0%;西欧地区的消费量为69.8万t,约占总消费量的18.9%。
近几年,世界丁苯橡胶消费量的增长并不显著,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1)子午线胎普及率不断增加,与斜交胎相比,丁苯橡胶在于午线胎中的用量较少;(2)其他合成橡胶品种,如三元乙丙橡胶(EPDM)、丁腈橡胶(NBR)和聚丁二烯橡胶(BR)二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和聚丁二烯橡胶增长较快,尤其是在非轮胎领域中的应用明显增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丁苯橡胶的增长;(3)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的价格竞争激烈。
2006年世界丁苯橡胶的总贸易量超过160万t,比2005年略有增长。
其中,中东欧地区是净出口量最大的地区,其次是北美地区。
除上述两个地区外,其他地区均为丁苯橡胶的净进口地区。
1.2.2 消费结构近两年在世界丁苯橡胶消费结构中,用于生产轮胎及汽车制品用橡胶零部件对丁苯橡胶的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4.0%,非汽车用橡胶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12.5%,制鞋等其他方面约占总消费量的33.5%。
世界各个地区丁苯橡胶的消费结构有所不同。
在北美和西欧地区,由于其轮胎产业比较发达,用于生产轮胎及其制品的丁苯橡胶所占比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北美地区的比例高达72.0%,西欧地区为62.0%,而亚洲地区只有约50.0%。
1.2.3 发展前景今后几年,世界经济前景继续向好,丁苯橡胶各消费领域的需求将有所增加,但由于受原料价格高涨等因素的影响,增速将会趋缓。
预计今后几年,世界丁苯橡胶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5.4%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480.0万t,其中亚洲地区的消费量增长最快,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5.5%。
2 我国丁苯橡胶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2.1 生产现状2.1.1 生产能力自1960年兰州石油化工公司从前苏联引进技术,建成我国第一套1.3万t/a乳聚丁苯橡胶生产装置以来,我国丁苯橡胶的生产发展较快。
尤其是2003年以后,国内有多套丁苯橡胶新建或扩建装置建成投产。
2004年,中石油吉林石油化工公司将其乳聚丁苯橡胶装置生产能力增加到14.0万t/a,中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亦于2004年末将其生产能力扩增到5.5万t/a;江苏南通申华化工公司于2005年6月将其原来的12.0万t/a生产能力扩建到17.0万t/a;2006年8月22日,中石化高桥石油化工公司采用日本旭化成公司溶液法连续生产的10.0万t/a溶液丁苯橡胶装置建成投产。
2007年5月28日,南京扬子石化金浦橡胶有限公司(扬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金浦集团按照股比6:4组建的合资公司)采用国产化的低温生产技术建成的10.0万t/a乳聚丁苯橡胶装置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一次开车成功。
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丁苯橡胶的生产厂家有8家,总生产能力为75.5万t/a。
其中,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厂家有中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中石油吉林石油化工公司、中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江苏南通申华化工公司和南京扬子石化金浦橡胶有限公司5家,生产能力合计为59.5万t/a,约占我国丁苯橡胶总生产能力的78.8%。
溶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厂家有中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和中石化高桥石油化工公司3家,生产能力合计为16.0万t/a,约占我国丁苯橡胶总生产能力的21.2%。
其中,江苏南通申华化工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丁苯橡胶生产厂家,生产能力约占全国丁苯橡胶总生产能力的22.5%,其次是中石油吉林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8.5%,再次是中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7.2%。
2007年我国丁苯橡胶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3。
2.1.2 产量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我国丁苯橡胶的产量也不断增加。
1999年我国丁苯橡胶的产量只有29.32万t,2001年增加到34.87万t。
2003年产量首次突破40万t,达到40.79万t,2005年产量为51.42万t,比2004年增长约9.6%。
2006年我国丁苯橡胶的产量达到58.10万t,同比增长约13.0%,2001-2006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7%。
2007年1-10月份的产量为59.50万t,同比增长24.5%。
2.1.3 品种近年来我国丁苯橡胶产品品种牌号不断增加。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开发出高结合苯乙烯的非污染型丁苯胶SBR1516,具有优异的抗湿滑、耐曲挠等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压敏胶粘剂、制鞋、轮胎三角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SBR1714为高充油丁苯胶SBR1714,除具备普通充油丁苯胶加工性能好、生热低、低温屈挠寿命长,用作胎面胶时牵引力大的特点外,还具有优越的耐磨耗、抗湿滑等性能,可应用于轮胎胎面、胶管、胶带等领域,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不含亚硝胺类物质的环保型丁苯胶SBR1721,已替代进口产品应用于轮胎生产中。
南京扬金橡胶公司顺利生产出了丁苯环保橡胶SBR-1712E和一种填充高芳香烃油的产品SBR-1712丁苯橡胶。
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开发出高门尼粘度粉末丁苯橡胶(PSBR)1712产品,申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开发成功填充低稠环芳烃油的丁苯橡胶SBR1723,该产品与SBR1712相比,生胶门尼粘度低、伸长率稍低、定伸应力稍高,开炼机混炼工艺性能稍好,两者基本物理性能没有明显的差异。
SBR1723能适用于环保要求较高的橡胶制品。
由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与有机合成厂共同协作开发的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新成果——高转化率丁苯橡胶1502新技术,日前正式通过专家验收。
该项成果通过调整工艺配方,将丁苯橡胶聚合转化率由原有的62%提高到70%,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根据掌握的连续聚合SSBR分子调控技术,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牌号,其中YL950为中苯乙烯、中乙烯基非充油牌号,YL951为相应的充油牌号,YL954为高苯乙烯基充油牌号,YL952为高乙烯基充油牌号。
此外,该院还研究开发出集成橡胶$IBR合成技术,利用该技术开发出星型高支化HB-SIBR新产品。
与偶联型SSBR相比,该产品同时具有较好的抗湿滑性能和优异的低滚动阻力性能(其tanδ(50℃)范围在0.0898-0.1019)。
由于SIBR的tanδ-温度曲线峰形较宽,使得集成橡胶的DMA 性能中,tanδ(0℃)和tamδ(50℃)能够扩大差距,两者比值达到4-5。
2.2 装置新建或扩建情况近几年,由于我国丁苯橡胶的产能还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因而有多家企业新建或扩建生产装置。
除中石化扬子石油化工公司与南京金浦(GPRO)集团合资建设的10.0万t/a乳聚丁苯橡胶生产装置已经于2007年5月正式投产外,中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拟将现有乳聚丁苯橡胶生产能力扩建到10.0万t/a,预计2008年初投产。
普利司通公司与日本合成橡胶公司(JSR)近日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将应用JSR 公司的丁苯橡胶专用技术在我国广东惠州新建一套5.0万t/a的乳聚丁苯橡胶生产装置,计划于2008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拟于2009年建设一套10.0万t/a溶聚丁苯橡胶生产装置,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将新建一套5.0万t/a丁苯橡胶生产装置,中石油抚顺石油化工公司计划新建一套10.0万t/a乳聚丁苯橡胶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