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9高一上·蕉岭月考)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A .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 .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 . 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D .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2. (2分) (2017高三上·铁岭月考)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 .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D .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3. (2分)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A . 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完全形成B . 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C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D . “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4. (2分)(2017·浙江会考) 20世纪60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个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
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
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
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
这种讨论方式说明()A . 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B . 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C . 历史学家应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D . 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5. (2分) (2018高二上·广东月考) 《四库全书总目》载:“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
”材料中“其书可毁”意在()A . 维护理学的正统地位B . 强调理在生活中的作用C . 突出对孔子思想顺从D . 深曝其罪恶以警示后人6. (2分)下列史料不能反映中国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是A . “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B .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C . “宗庙之牺(祭祀的牛),为畎亩(田地)之勤”D . “所种土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7. (2分) (2017高一下·玉溪期末) 下表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据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 洋务运动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B . 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是为引入“西用”而铺路C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说明近代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D .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8. (2分) (2018高二下·济南开学考)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A . 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B . 蔡元培——孙中山——李鸿章C . 李鸿章——孙中山——陈独秀D . 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9. (2分) (2019高二下·辽阳期中) “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
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
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
”该材料从某个角度说明()A . 陈独秀犯右倾错误的原因B .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C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然性D . 苏联反对意识形态革命10. (2分) (2018高一上·浙江月考) 对纪念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A .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 . 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C . 新政府直接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D . 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11. (2分)(2017·咸阳模拟) 如果以下表为史料探究民生问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008年-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及城镇失业人数》(单位:万人)项目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1311031168122112261310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86921908922917926A . 保障就业乃改善民生之本B . 经济发展难以满足就业需求C . 发展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D . 城镇化过快增强了失业风险12. (2分)“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种类型国家的代表人物。
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
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
”新中国在此次会议上()A . 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 . 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C . 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D . 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13. (2分)我国电影界泰斗周传基教授认为,电影的“本体是由媒材决定的”,电影的媒材是“自动化的纪录机器”,因此电影的本体是由这种“机器”提供的“光波和声波这两个元素所形成的声画系统以及由声画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所形成的时空系统”。
下列影片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 .B .C .D .14. (2分)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 .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B . 《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 .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D .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5. (2分) (2019高一下·安阳期中) “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丛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
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最准确的是()A . 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B . 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C . 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 . 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16. (2分) (2019高三上·合肥月考) 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
不管教会是坚持天主教教义,还是拥护新教信仰,世俗当局都控制着教会财产和神职人员的任命。
材料表明宗教改革()A . 否定了教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B . 实现了西欧各国宗教信仰的自由C .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 . 促进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17. (2分) (2018高二下·莆田开学考)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这一运动()A . 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的蓝图B . 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C . 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D .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18. (2分)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下列最能说明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的是()A . 实行八小时工作日B . 规定公职人员薪金的最高限额C . 废除资产阶级的法庭D . 公社是经过人民自己选举建立的19. (2分) (2017高二下·莆田期中) 牛顿特别强调,作为自然哲学中数学演绎的起点,应当是观测到的效果和力学运动的那些规律。
近代物理学比其他任何自然科学发展得更成熟和更快,这是个重要原因。
这反映出()A . 牛顿开创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B . 实验与计算结合有助于近代科学研究C . 物理学的发展是以数学研究为前提的D . 科学进步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角20. (2分) 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
这一现象说明()A . 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B . 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C . 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D . 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21. (2分) 1921年时,美国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对他说:“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
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
”此时所处的历史时期应是A . 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 .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C . 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D . 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22. (2分)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当时的“模仿”主要是指A .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B . 人民资本主义的推行C . 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D .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23. (2分)“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24. (2分) (2018高一下·宜宾期末) 从1923年到1929年,在苏联财政人民委员会中,联共(布)党员比例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例从60.3%下降到31.4%,文盲和少识字者则从0.1%提高到7.2%。
这反映出该时期苏联()A . 民主集中制遭破坏B . 新经济政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 . 教育发展受到阻碍D . 政治民主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二、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60分)25. (15分) (2016高二上·阳东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