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护理ppt课件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护理ppt课件


不可干预 年龄 性别 种族 遗传因素
脑血管病三级预防
• 一级预防 针对有卒中危险因素者。治疗高血压、高 血脂、高血糖、心脏病、戒烟、减肥
• 二级预防 针对已发生脑卒中或TIA,抗凝治疗 • 三级预防 预防并发症,减少残障,56岁男性患者,右利手,3天来左眼失明多次发作,每次 持续5分钟。3小时前患者头痛,言语不利,右手无力伴有 右下肢无力。 • 诊断?
脑 血 管 病
慢性
脑栓塞
脑卒中 蛛网膜下 腔出血 出血性 脑出血
脑卒中(stroke)
• 是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 持续24小时以上或引起死亡的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 • 持续时间小于24小时就称为短暂性脑缺血(TIA))
• • • •
发病率高:185-219/10万 致残率高:75% 死亡率高: 150万 /年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2)
4、血液动力学因素: 1)血压过高或过低:如高血压、低血压、 血压的急骤波动。 2)血容量的改变:血容量不足或血液浓缩可 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3)心脏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 可诱发脑梗死 5、血液成分改变:血液粘稠度增高、凝血机制异常。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可干预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脏病 TIA 其他:肥胖、无症状 性颈动脉狭窄、酗酒、 吸烟、抗凝治疗、脑 动脉炎等
病情观察
• 频繁发作的病人应注意观察和记录每次发作的持续时 间、间隔时间和伴随症状。 • 观察病人肢体无力或麻木是否减轻或加重,有无头痛、 头晕或其它脑功能受损的表现,警惕完全性缺血性脑 卒中的发生。
护理评估
(—)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辅助检查
(五)治疗要点
健康史
• 询问病人有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有 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 症、颈椎病及严重贫血等; • 发病前有无血压明显升高、急性血压 过低、急剧的头部转动和颈部伸屈、 严重失水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情况。
身体状况
辅助检查
• CT、MRI可见颅内动脉狭窄 • TCD可见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 • 血液生化指标 、血流变
治疗
1、病因治疗 控制三高,改善心功能、防止颈部过度活 动 2、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剂,阿斯匹林、氯吡格雷;潘生丁 (2)抗凝药物:肝素、华法 (3)中医中药治疗 丹参、川芎嗪、红花、三七 (4)血管扩张剂,扩容药物 3、脑保护治疗:钙拮抗剂、胞二磷胆碱 4、外科治疗 颈动脉狭窄超过70%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急性脑血管疾病 病人的护理
脑血管疾病
• 概念:由于各种脑部血管病变 或血流障碍基础上发生的局限 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
定 义
• 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为脑卒中 • 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 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 件。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 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病分类 TIA 脑血栓形成 急性 缺血性 (脑梗死)
大脑血管结构特点
脑动脉: 内膜层厚,有较发达的弹力膜,中层和外层壁较薄,没 有弹力膜,脑动脉几乎没有搏动,这样可避免因血管波 动影响脑功能。 脑静脉: 腔大壁薄弹性差;无静脉瓣;大多不与动脉伴行;静脉 窦,静脉血及脑脊液经此血流缓慢。 特点: 1、长、弯曲度大,缺乏弹性搏动,不易推动和排出随血 液来的栓子,故易患脑栓塞。 2、脑动脉壁薄,血压突然升高时容易导致脑出血。
以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平衡失调为常见症状 特征性的症状: 跌倒发作(病人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 无意识丧失,可很快自行站起) 短暂性全面性遗忘(发作性短时间记忆丧失,持续数分钟 至数十分钟) 双眼视力障碍
Horner征交叉瘫
心理-社会状况
• 病人因突然发病或反复发作,常使病人产生紧张、焦虑和恐 惧。 • 也有病人因缺乏相关知识而麻痹大意。
手术治疗
• 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 • 血管成型术 • 血管内支架置入
护理诊断及措施
知识缺乏: 缺乏本病的防治知识 有受伤的危险:与突发眩晕、平衡失调等有关 恐惧:与组织器官功能受损有关 潜在并发症:脑卒中
护 理 措 施
一般护理
用药护理 治疗要点 健康指导
一般护理
• 合理休息与运动,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跌倒 和受伤。 • 给予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忌刺激性及辛辣 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 发作时卧床休息,枕头不宜太高(以15°~ 20°为 宜);仰头或头部转动时应缓慢、动作轻柔,转动幅 度不宜过大。 • 频繁发作的病人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必要时入厕、沐 浴及外出活动时应有家人陪伴。
TIA概述
• 概念:颈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但反复发 作的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一般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24 小时内完全恢 复。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 TIA患病率为180/10万。
TIA病因和发病机制
• 微栓子学说 • 脑血管的狭窄、痉挛或受压
多突然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 功能缺失的症状和体征,历时短暂, 数分钟达到高峰,持续数分钟或十余 分钟缓解,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 状相似,不遗留后遗症。
TIA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 病灶对侧 瘫 病变侧 单肢无力或轻偏瘫、感觉障碍、面
短暂的单眼失明 、 Horner征
优势半球缺血:可有失语
椎-基底动脉系统:
1、血管壁病变
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病因(1)
1)高血压性脑细小动脉硬化 2)脑动脉粥样硬化为最常见 3)血管先天发育异常和遗传性疾病 4)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动、静脉炎 5)中毒、代谢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血管壁病变 2、心脏:心瓣膜病、细菌性心内膜炎、心房纤颤等 3 、其他原因:栓子如空气、脂肪、癌细胞、寄生虫 等
• 血液动力学因素
• 血液成分改变 • 脑动脉炎 • 最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TIA临床表现
• TIA基本临床特征 发作突然:某一局部的神经功能缺失 短暂性:症状24小时内完全缓解; 可逆性:症状可完全恢复,一般不留 神经功能缺损。 反复性:每次发作出现的局灶症状符 合一定的血管供应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