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拓扑学教案8

拓扑学教案8

拓扑学教案8
第三章 几种特殊类型的拓扑空间
说明:本章是将教材中“可数性公理”和“分离性公理”两张内容合并在一起,并且将连通性内容放在后面讲,它们之间是独立的。

在前面讨论中已经看到,在度量空间中某些熟知的性质 在一般拓扑空间中可能不存在,这说明:拓扑学借助度量空间中邻域概念作为公理时,它只概括了度量空间上的最基本性质,而不能概括全部性质,因此,人们提出了另外一些公理来弥补原有公理体系的不足。

本章介绍两个可数性公理和四个较常见的分离公理123,,T T T 和4T 公理。

§ 3-1 第一与第二可数公理
基、局部基对于确定X 上的拓扑,以及验证映射的连续性等都有重要意义。

而基、局部基中成员越少,讨论就越方便。

所以,我们试图通过对基或局部基成员加以限制,形成一类较简单的空间。

定义1 若拓扑空间的基或局部基是可数集族,则分别称可数基和可数局部基。

解释:此处可数是指基或局部基中成员数目是可数的,不是指成员本身是可数集。

定义2 拓扑空间X 在它的每一点处都有可数局部基,则称X 为满足第一可数性公理的空间,简称为1C 空间。

定义3 如果拓扑空间X 有可数基,则称X 为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的空间,简称为2C 空间。

例1 (1C 空间的例子)
结论:每个度量空间都是1C 空间(τ为度量诱导的拓扑)。

解释:因为,设(,)x X d ∈,记
1
{(,)}x B x n N n =∈B (注:1(,)B x n 为半径1
n
的球形邻域) 则x B 为x 的邻域族。

设U 是x 的任一邻域(即,以x 为内点的集合),则存在0ε>,使得(,)B x U ε⊂。

因此,x B 为x 处的局部基,且是可数的集族。

即X 是1C 空间。

例2 (非1C 空间的例子)
结论:设X 为不可数无穷集,{C
C A
A τ=是X 的可数子集}{}⋃∅ 为X 上的余可数拓扑,
(,)C X τ为拓扑空间,则X 不满足1C 公理。

解释:首先,对于x 的每一邻域x U (即C τ中的开集),C
x U 是可数集。

利用反证法。

现设x V 是点x 处的可数局部基,由于对X 中每一个异于x 的点y ,有{}C
y 是x 的邻域(因为,{}y 是X 的可数集),故必存在y x V ∈V 使得{}C
y V y ⊂,即{}C
y y V ⊂。

于是,异于x 的全体{}C
y x =,有
{}x x
C
C C
y
x
y x
U x V
U
≠∈⊂

V
在上式中,左侧{}C
x 是不可数集,而右侧是可数个可数集的并,仍是可数集,而不可能有
“可数集⊃不可数集”
故而是矛盾的,即说明x V 的可数局部基假设是错误的,即X 不满足1C 公理。

例3 (2C 空间的例子) 结论:实数空间R 是2C 空间。

解释:令B 为所有以有理数为端点的开区间构成的集族,可知B 是可数族,并且可以证明B 是
R 的基(留给同学自己证明)。

故R 满足第二可数公理。

例4 (非2C 空间的例子)
结论:设X 为不可数无穷集,(,)X τ是离散拓扑空间,则(,)X τ不是2C 空间。

解释:设 (,)X τ是离散拓扑空间,X 为不可数无穷集。

可知,所有单点集{}x 都属于τ。

又由于单点集不能表示成异于自身的其他τ中成员的并,故单点集必属于基B 中成员。

由于X 为不可数无穷集,则单点集不是可数的。

即,(,)X τ不是2C 空间。

定理1 2C 空间一定也是1C 空间。

事实上,若X 有可数拓扑基B ,则任意点x 有可数局部基{,}B B x B ∈∈B 。

分析: X 是2C ⇒X 是1C ; 反之,X 是1C ⇒X 是2C
X 不是1C ⇒X 不是2C ; 反之,X 不是2C ⇒X 不是1C
例如,任一离散空间X (X 是不可数集),对于每一x X ∈,单点集{}x 就是x 处的局部基(只含{}x 的一个成员,则是可数的),所以满足第一可数性公理;
又由例4知,X 不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

定理2 可分的度量空间是2C 空间。

(注释:若X 存在可数稠密子集,称X 是可分的) 证明: 若(,)X d 是可分的度量空间,A 是它的一个可数稠密子集,记 1
{(,),B a a A n n
=∈B 为自然数}
则B 是一个可数的开集族。

因为a A ∈可数,1N n ∈可数,故1(,)a n
可数。

下面证明B 是(,)X d 的拓扑基。

提示:只要证明X 上的任何开集U 及x U ∈,总存在a A ∈(可数稠密集)和自然数n ,使得1(,)x B a U n
∈⊂。

(如右图所示)
取0ε>,使得(,)B a U ε⊂,取2
n ε
>,a A ∈,使得1
(,)d x a n
<
,则1(,)x B a n
∈。

若1()(,)y y x B a n ≠∈,则1(,)d a y n <
,由三角不等式,有2
(,)d x y n
ε<<,从而(,)y B x ε∈(说明:1
(,)B a n
不仅是x 的局部基,而且是其中任何点的局部基,即是X 的基成员)。

于是
1(,)(,)B a B x U n
ε⊂⊂ 而1(,)B a n
∈B ,即B 是X 的可数基。

定义4 设:f X Y →为拓扑空间X 到Y 中的映射。

如果X 中每一开集(闭集)在f 下的象都是Y 中的开集(闭集),则称f 为开映射(闭映射)。

注释:f 是开映射,意味着1f -是连续的。

定理3 设X ,Y 为拓扑空间,:f X Y →为在上的连续开映射。

若X 是1C (或2C )空间,则Y 也是1C (或2C )空间。

证明略。

定理说明:可数性公理是拓扑不变性质。

问 题:在上的连续开映射,是同胚吗?
(缺少一一对应,同胚是开映射,反之不然)
定理4 1C (或2C )空间的子空间仍是1C (或2C )空间。

定理4 若12,,,n X X X 是1C (或2C )空间,则12n X X X ⨯⨯⨯ 也是1C (或2C )空间。

上述几个定理均不证明,只做解释:
定理4 称为可遗传性;定理5称为可乘性。

有上述定理,我们自然会得出如下结论:
“n 维欧氏空间n E 的任一子空间均满足第一和第二可数公理” 因为,1E 是2C 空间,由定理1知也是1C 空间; 又由定理5,111n E E E E =⨯⨯⨯ 也是2C 空间(1C 空间);再由定理4,故有此结论。

●(以下为重要结论) 下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在1C 空间中的序列性质与微积分(实分析)中序列的性质有较多相似之处。

定理6 设X 为拓扑空间,且在点x X ∈处有可数局部基,则点x 有可数局部基12{,,}V V 满足条件12n V V V ⊃⊃⊃⊃ 。

证明: 设点x 的可数局部基为12{,,}U U ,令
12,
1,2,i i V U U U i =⋂⋂⋂=
显然,12{,,}V V 是x 的可数邻域族,且满足12n V V V ⊃⊃⊃⊃ 。

下面仅需证明它是x 的局部基。

因为,对于x 的任一邻域U ,由于12{,,}U U 是x 的局部基,故存在j U U ⊂。

于是
12j j j V U U U U U =⋂⋂⋂⊂⊂
即j V U ⊂,故12{,,}V V 是x 的局部基。

定理7 设A 是1C 空间X 的子集,则点x X ∈为A 的聚点{}A x ⇔-中有序列收敛于x 。

证明:
(⇐充分性) 设序列{}i i N x ∈在{}A x -中,且lim i i
x x =。

由序列收敛的定义有,若U 是x 的
任一邻域,则存在n N ∈,使得当i n >时,所有的i x U ∈(且{}i x A x ∈-)。

于是({})U A x ⋂-≠∅,
故x 是A 的聚点。

(⇒必要性)设x 是A 的聚点,由于x 处有可数局部基,由定理6,设12{,,}V V 是点x 的局部基,并满足条件12n V V V ⊃⊃⊃⊃ 。

因为x 是A 的聚点,于是,对于1,2,i ∀= ,由于({})i V A x ⋂-≠∅。

任取({})i i x V A x ∈⋂-,序列{}i i N x ∈在{}A x -中。

于是,对于x 的每一邻域U ,存在n N ∈,使得n V U ⊂,从而当1i i n V V V U -⊂⊂⊂⊂ 。

于是i n >时,所有i x U ∈,即lim i i
x x =。

定理8 设X ,Y 为拓扑空间,X 满足公理1C ,x X ∈,映射:f X Y →在点x 处连续⇔若
X 中序列{}i i N x ∈收敛于x ,则Y 中序列{()}i i N f x ∈收敛于()f x 。

定理9 设X ,Y 为拓扑空间,X 满足公理1C ,则映射:f X Y →连续⇔若X 中序列{}i i N x ∈收敛于x X ∈,则Y 中序列{()}i i N f x ∈收敛于()f x 。

上述两个定理的证明可详见教材,证略。

定理8说明在点x 处收敛的充要条件,定理9说明f 连续的充要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