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狼藉./慰藉.遒劲./疾风劲.草步履蹒跚./春意阑珊.B.濒.临/频.率倔强./强.词夺理不屑.一顾/惟妙惟肖.C.嶙.峋/粼.粼参.观/参.差不齐坦荡如砥./同仇敌.忾D.纤.维/拉纤.阻塞./塞.翁失马鹤.立鸡群/以邻为壑.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A.婆娑俯瞰重峦叠嶂为富不仁B.赋闲轩榭摩肩接踝巧妙绝伦C.踌躇斟酌旁逸斜出试目以待D.篱笆辟邪潜滋暗长自出新裁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由于他入木三分....的启发,我对人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B.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C.端午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D.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副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B.那时候有一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D.画中的“孙阳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散文有《白杨礼赞》等。
B.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
C.《史记》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共三千多年的史事。
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D.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尊称为“亚圣”。
孟子的言行记录在孟子及其弟子编著的《孟子》中。
二、名著阅读6.品读经典,陶冶情操。
(1)《昆虫记》的主题是什么?(2)在《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请说明原因。
(3)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说说推荐的理由。
三、句子默写7.补写下列古诗文的空缺处。
(1)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
(《孟子》)(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____________,互相轩邈。
(吴均《与朱元思书》)(5)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四、综合性学习8.语言综合运用。
生活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
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陶醉的欢娱中,得来的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
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
(1)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
(2)第二段空缺处请根据语境仿写,构成排比句式。
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月夜今夜鄜州①月,闺中②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③湿,清辉④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⑤,双照⑥泪痕干。
[注]①鄜(Fū)州:现陕西省富县。
②闺中:指作者的妻子。
③云鬟:妇女的鬓发。
④清辉:指月光。
⑤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
⑥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9.下面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内容推断,此诗大约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诗人在鄜州,家人在长安。
B.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展开想象,写妻子担心自己的安危,望月久立,雾湿云鬟,月寒玉臂。
巧妙的换位使得感情更加真挚与深沉。
C.妻子望月“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
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独”字,越发显得妻子的孤独无助。
D.在这首诗中,“独看”的悲苦浸透了天下离乱的悲苦,“双照”的期盼中寄寓了人民对战乱平息的渴望。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乙)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蜀之鄙有二僧》)[注]①鄙:边境。
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
③瓶:水瓶。
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⑤顾:难道,反而。
1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
(1)惩.山北之塞(2)汝之不惠.(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4)吾欲之.南海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操蛇之神闻之.西蜀之.去南海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贫者语于.富者曰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河曲智叟亡以.应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13.对两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乙)文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说明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C.(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14.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七、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宣纸今年以来,已陆续有40多名书画家从全国各地而来,入驻黄公望村。
据说,原因之一是为了一种纸——元术纸,用起来“有历史感,而且不比宣纸差”。
其实,对学生而言,富阳的宣纸更有名。
宣纸的原产地——安徽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宣纸因而得名。
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而形成薄薄的纸页,再经过烘干而卷成纸卷;宣纸却是用传统方法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
由于这点不同,宣纸的性能也与一般纸不一样。
那么,宣纸有哪些特性呢?宣纸有润墨性。
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涸”的效果。
普通纸发涸会使字或线条模糊不清,也不会出现晕状化开现象。
而宣纸发涸会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的波浪式的变化。
无论是重写还是轻描,都能显示清晰的层次,书画家们在画山水的时候,这种“墨分五色”的层次感凸现得尤为明显。
几笔相交,均留笔痕;笔痕交叉处,浓淡有致,能充分展示画的意境,产生出作品的立体效果。
浓墨乌而鲜艳,淡墨淡而不灰,书法家们在宣纸上笔走龙蛇,无论是作一气呵成的草书,还是一丝不苟的篆楷,都能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充分体现出艺术的妙味。
宣纸有耐久性。
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
宣纸的耐久性也是由自身的原材料特性所决定的。
原因是原材料经过反复的石灰浸渍、蒸煮和长时期的日光雨露漂白后,化学反应趋于稳定,造纸用的青檀皮等原材料中容易产生质变和虫蛀的木质已被消除。
青檀皮的坚韧纤维使得纸张坚固而耐久。
现保存完好的历代书画艺术珍品、古籍、文献、印谱,历千年而不腐,就是宣纸“纸寿千年”最好的佐证。
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
宣纸的耐久性还与它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测定,绝大多数宣纸PH值都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
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宣纸有变形性。
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当伸长或收缩,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装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经装裱便能整洁如新。
16.文中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17.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8.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一致的一项是()A.书画家们在画山水的时候,能有“墨分五色”的层次感,这是因为他们用墨浓淡有致。
B.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伸长或收缩,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装裱。
C.宣纸的寿命是1050年,而普通纸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D.“宣纸”一名的由来,是因为原产地在安徽泾县,唐代隶属于宣州府。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最后一件行李①很小的时候,随母亲去过一趟北京城,从此再也忘不了糖炒栗子的甘美。
家住的小城不产栗子,集市上偶尔碰到卖栗子的小贩,也都是摊着小指肚大的一堆,色既不正,味也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