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审方法(从入门到精通)

内审方法(从入门到精通)


管 理 体 系 审 核 概 论
管理体系审核术语 管理体系审核分类
管理体系审核作用 管理体系审核范围
6
管理体系审核术语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
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 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的目的:确定审核准则得到满足的程度; 审核的任务:要获得客观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客观评价; 审核的特点:系统的、独立的、文件化。
现场审核检查表(示例)
受审核单位: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受审核部门:锅炉房
程序/作业 指导书
审核时间:
检查或 跟踪记 录
审核依据 标准要素
4.4.1 4.3.1 4.4.2 4.4.2 4.4.3 4.4.5 4.4.6/4.5.1 4.4.7 4.5.1 4.5.4/4.5.2
备注
审核员:
检查表的运用
不能事前通报受审核方; 不可逐条照本宣科; 不可完全抛开检查表; 当发现新情况时,应调整检查表内容。
42
请练习编制内审检查表
内审日程
08:30—09:00
5 月 1 8 日 09:00—10:00 10:00—12:00 12:00—14:00 14:00—17:30 生产部:7.5
首次会议
最高管理者及管理者代表:Q5.1,E\S 4.1 人力资源部:Q6.2,E\S 4.4.——范例
7.审核日程安排(按要求)
19
年度审核计划—范例(集中式)
月份 部门 品管部 采购部 4月 A15 B15 C16 D30 A15 B15 C16 D20 E22 5月 E2 10月 A15 B15 C16 D30 A15 B15 C16 D20 E22 11月 E2
营销部 技术部
生产部 资料室
A15 B15 C17 A16 B16 C17 D30
文件的发布及生效日期?
审核批准是否按规定的权限进行?
是否按规定编号,是否在确定的范围内发放?
是否有文件名称、页码、章节标记?
是否最新版本,是否符合文件控制要求?
检查表的作用
保持审核目标的清晰和明确。 保持审核内容的周密和完整。 保持审核节奏和连续性。 减少审核员的偏见和随意性。
36
检查表编写要点
7
管理体系审核术语
审核准则: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通
常又称为审核依据。
审核准则
标准
体系文件
法律法规
环 境 方 针
环 境 手 册
程 序 文 件
作 业 标 准
8
管理体系审核术语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能够证实的记录、
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查阅文件、记录 现场审核观察到的现象 审核员或他人测量的结果 受审核者的谈话
17:30—18:00 08:30—12:00 12:00—14:00 5 月 19 日 14:00—15:30 15:30—17:30 17:30—18:00 08:30—12:00 12:00—14:00 5 月 20 日 14:00—16:30 16:30—17:00 17:00—18:00 生管部: 审核组内部会议 末次会议 研发部: 中午休息 营销部: 设备管理部 审核组内部会议 品管部: 中午休息 审核组内部会议
A16 B16 C17 A16 B16 C17 D30
D3 E5 E2
D5 E7 E2
A15 B15 C17 A16 B16 C17 D30
A16 B16 C17 A16 B16 C17 D30
D3 E5 E2
D5 E7 E2
人事部
A15 B15 C16 D30
E2
A15 B15 C16 D30
E2
21
成立审核组
在进行内审前,管理者代表应任命审核 组长及审核员组成审核组。
审核组长
审核组
审核员
22
确定审核组长考虑因素
资格: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内部环境
体系审核员;
业务范围: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
但对被审核部门的业务有一定了解。
工作经验:比起审核员来要有较多的审核经
验;
力。
组织能力:应有组织管理整个审核工作的能
对照标准、手册、程序 选择典型的环境问题 抽样应有代表性 检查表编写要点 时间要留有余地
检查表应有可操作性
按要求审核,应包含涉及的部门 按部门审核,应包含涉及的要求
37
编制检查表
注意事项: a.与编制审核计划相似; b.应注意抽样的合理性; c.充分运用PDCA过程方法,提出下面四个问题: 过程是否予以识别和适当表述? 职责是否予以分配? 程序是否被实施和保持? 在提供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d.检查表依据是管理体系标准、受审核方的体系文件 及其他审核准则。
注1:A-计划审核日期;B-不合格报告发出日期; c-制定纠正措施日期; D-纠正措施完成日期; E-纠正措施验证日期。
注2:该计划表示一年安排两次例行内审,追加审核由管理者代表依据审核的活
动和区域状况临时决定。
20
内部审核准备
成立审核组
确定现场审核计划 内部审核准备 体系文件审核 (针对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充分性) 准备工作文件 (检查表、不合格报告)
30
关 于 体系 文 件 审 核
文 件 审 核 的 种类
手 册
管 理
程支 序持 文文 件件
背 景 材 料
文 件 审 核 的
评价体系文件是否符合标准 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审阅资料、掌握有关情况, 为现场审核做准备

的 确定能否进行现场审核


是否按标准要求摘述了管理体系 全部过程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7
某集团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 如下,请练习编制内审计划
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
制 造 部
人 力 资 源 部
品 管 部
研 发 部
仓 储 部
市 场 部
采 购 部
质 管 办
28
现场审核计划——Case Study
按公司现有的环境职责分布编制现场审 核计划。 预计需使用四个人天来进行审核。
29
文件审核
收集与受审核部门的质量环境安全活动有关的 程序文件(包括公用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 书、法规,必要时的体系手册等; 以标准、相关法规为依据对以上所收集的文件 进行审核;若发现不符合、不充分,应记录结 果。 通过文件审核,审核员了解受审核方的基本情 况,为顺利审核做好准备。
23
安排审核员考虑因素
资格: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环境体系内审
员。
业务范围: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但对
被审核部门的业务有一定了解。
协调性:应考虑审核员在工作中能否协调配
合,团结合作。
获得被审核部门认可:当安排的审核员被
审核部门不能接受时,应考虑另选审核员。
24
现场审核计划
审核目的 审核范围 审核依据 现场审核计划 审核组成员 审核时间 审核报告发布 日期及范围 审核日程安排


方针是否由最高管理者签署并做出承诺,是否为目标 的确立提供了框架?

核 要 点
是否清晰地描述了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结构及相互 关系?
是否明确各职能与层次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在描述每一个过程和要素时, 是否给出下级文件的查询路径?
标准明确要求的程序文件和其他文件是否齐全,必要的附件 是否具备? 支持性文件是否反映体系文件构架,并将手册要求完整 落实? 文件内容是否将手册中相关要求具体化,二者是否统一、 协调?
要求:应包含标准的所有要求。 场所:凡与被审核的管理体系所覆盖的部
门、地区、人员均应列入审核范围。 安全活动,均应列入审核范围。
产品:在认证范围内的产品所涉及的环境
15
第二部分
内部环境体系审核步骤
内部审核策划 审核准备
现场审核
审核报告 纠正措施的跟踪
16
内部审核策划
拟审核过程和区域的状况
年度审核计划
4.4.1 4.4.4 4.2 4.3.3 4.3.3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主要与4.3.3以后除 4.6的要素相互作用)
4.4.2
4.4.3
环 境 方 针
4.3.1
环 境 因 素
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
目 标 和 指 标
管 理 方 案
与资 权源 限、 ;角 色 文、 件职 责
4.5.4
能力、培训与意识 信 息 沟 通
管理体系
内审员培训
主要内容
一. 标准结构
二. 审核的基本概念
三. 内审的步骤
四. 审核技巧 五. 案例分析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管理职责




资源管理
测量分析改进

意 输入
产品实现
输出
产品 / 服务


3
ISO14001:2004
4.6 4.5.5
管理评审 (与所有要素相互作用)
检查事项及检查方法
提问值班人员是否了解本岗位职责 查环境清单,确认重要环境因素无遗漏 了解作业人员的培训,查培训记录 对照锅炉作业指导书提问工人 根据文件规定,查相关的信息交流记录 查相关作业指导书是否齐全、是否为现行版 本、是否为受控版本; 查运行记录确认规定已被执行,确认SO2、 烟尘及黑度等控制标准以及相关法规的要求; 现场检查应急程序规定的要求是否已实施; 查监测记录; 查内审记录,了解内审是否审核过现场 内审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已按要求纠正。
为顺利通过第二、三方审核做好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