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基础
分子生物学基础
分子生物学基础
一、生物分类体系
界(kingdom) 门(phylum) 纲(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
动物界(Animalia)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tata) 哺乳动物纲(Mammalia) 真兽亚纲(Eutheria) 灵长目(Primates) 类人猿亚目(Anthropoidea) 人科(Hominidae) 人属(Homo) 人种(sapiens)
分子生物学基础
斑马鱼(Danio rerio)
身体透明的小鱼,生活周期约3个月,是研究脊椎动物发育 过程的良好对象。
分子生物学基础
二、生命的分子组成
分子生物学基础
从化学成分看,生物体内除了水、无机盐类、离子,主要 有4类分子,其中3类可以形成大分子。
小分子 单糖、双糖
脂肪酸 核苷酸 氨基酸
大分子 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
超-(super-);亚-(sub-)
分子生物学基础
生物“界”的划分
三界说、四界说、五界说、六界说
六界说:
真细菌 古细菌 原生生物 真菌 植物 动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分子生物学基础
原核生物(真细菌、古细菌)
原核生物(prokaryote):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 DNA分子无核膜包裹,遗传信息量小;
模式生物的基因组结构相对于人类基因组来说,比较简单,在 基因组测序时可以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提供借鉴,更重要的是对这 些模式生物体的功能基因的认识可以为认识人类基因组的功能提 供更多的帮助。
四大“模式生物”:酵母、线虫、果蝇、小鼠 分子生物学基础
噬菌体(Bacteriophage)
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如:大肠杆菌噬菌体(coliphages) 遗传物质:单链/双链、环状/线状、DNA/RNA
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 蛋白质
分子生物学基础
1. 糖类(carbohydrates)
碳水化合物,含C、H、O三种元素,比例一般为1:2:1。 小分子:单糖、双糖、三糖 大分子(由单糖构成的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
糖的生物功能
作为燃料(是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
重要的中间代谢物
参与生物大分子组成
分子生物学基础
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s)
模式生物基因组计划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人类基因组研究做方法学和组织工作的准备
(1)将从模式生物中得到的数据和资料与人类基因组比较,通过不同生物基 因序列的同源性来阐明人类相应基因的功能; (2)通过研究小而简单的模式生物的基因组,积累经验,发展技术; (3)对模式生物的研究亦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细胞小,直径为0.2~10m,有细胞壁;
细胞内无细胞器。
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动物)
真核生物(eukaryote):由真核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多细胞生 物
有核膜包裹的完整细胞核,核内DNA借助组蛋白形成多个 染色体;
细胞体积较大,直径为10~100m;
细胞内有功能专一的细分胞子生器物。学基础
2002年12月完成小 鼠基因组序列草图
水稻(Oryza sativa)
基因组比较紧致,为小麦的1/37,是禾本科植物的首选测序 对象;
12条染色体;约为人类基因组的七分之一,大约4.3亿bp。
分子生物学基础
非洲爪蟾(Xenopus lavias)为详尽的模式生物:结构简单,基因组小,无内含
子,无性繁殖,可人工培养。因此,作为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基础生物学研究 的材料,是一种良好的模式生物
K12菌株,全基因组于1997年测定,长460万bp
长度1.6 m,单细胞原核生物,繁殖快。
大肠杆菌及其 全基因组
分子生物学基础
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east)
十字花科草本,生活周期为6周,是理想的模式植物; 5条染色体,全基因组长约1.0×108 bp。
植物中的“果蝇” ——拟南芥
分子生物学基础
小鼠(Mus musculus)
基因组大小与人类相近,约30亿个核苷酸对,有19条染色 体;
1999年小鼠基因 组测序项目启动
20分02子年生物8月学基完础成小鼠 基因组物理图谱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打开诺贝尔奖的钥匙
生活周期短、容易饲养、繁殖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易于 观察、容易诱发变异等特点 ;
全基因组长约1.8亿bp。
果蝇:遗传学和分子发育生
物学的国王
分子生物学基础
果蝇的4对染色体照片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电镜下的蝌蚪形噬菌体分子生物学基础
病毒(Virus)
不具有细胞形态结构,仅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 如:人艾滋病毒HIV、SARS冠状病毒 体积小,10~300nm; 严格的专性细胞内寄生; 对抗生素不敏感。
电子显微镜下的SARS冠状病毒
分子生物学基础
100nm
放大了15万倍的 H5N1型禽流感病毒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作为信号分子
分子生物学基础
2. 脂类(lipids)
碳水化合物,含C、H、O三种元素,H:O远大于2,某些脂 类含有P、N; 不溶于水,但溶于非极性溶剂; 中性脂肪、磷脂、类固醇、萜类
属于真菌界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有16条染色体,全基因组于1996年测定:遗传学上的里程 碑
分子生物学基础
秀丽线虫(Caenorhabitidis elegans, worm)
细胞数目一定:成虫细胞数目只有959个,其中包括302个 神经元;
有6条染色体,全基因组于1998年测定,长9.7Mb
分子生物学基础荧光显微镜下的秀丽线虫
细胞的结构(真核和原核)
分子生物学基础
生物分类体系
Carolus Linnaeus(1707-1778) 瑞典博物学家
Linnaeus在《Systema Naturae》 中创立生物分类体系
双命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 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两部分组成: 属名加种名,属名在前,第一个字母 大写;种名在后,小写;其后还可标 注发现的地名或发现者的名字;采用 拉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