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课教学设计的反思
一、引言
把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还给学生,让思想政治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是“二期课改”这个大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不懈追求。
我以为,课堂活力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学设计的魅力。
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实施,教师如何作好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过好“二期课改”关,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2007年9月,我开始上“二期课改”的新教材,课题是高一《经济常识》前言部分《经济知识和经济眼光》。
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了,但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下面我就从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角度,谈谈我的经验和感受。
二、《经济知识和经济眼光》教学设计中的片段记录
请先看一段教学实录,这段教学过程主要是要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懂得这样的道理:培养“经济眼光”就要学习算经济帐。
该段的教学实录如下: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揭示了《超级女声》背后的财富。
湖南卫视、蒙牛集团都是这场超女狂欢中当之无愧的大赢家。
湖南卫视为什么重造超女,蒙牛集团为什么投资超女,举办方为什么要策划海选,为什么要进行悬念的PK?算算这笔经济帐,结论就有了。
现在,我们大家给自己算笔经济帐吧!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济收入呢?
学生:没有,主要是父母给的零花钱。
教师:假设我们班有位同学每月零花钱只有100元,可是他想要买一个价格800元左右的MP3,请你们帮他出出主意,实现梦想。
教师:讨论已经过了五分钟,现在我们进行班内交流。
学生1:可以先向父母借钱,然后每月扣除。
学生2:可以把废报纸、旧书本卖掉,赚点钱。
学生3:可以省吃俭用,比如上完体育课,以前到教育超市买冷饮、矿泉水,现在就喝班级里提供的饮用水,又实惠又健康。
学生4:可以向父母借一笔钱,然后进行投资,比如买股票、买债券,回报一定不错,MP3可以搞定。
学生5:可以等待时机,MP3的价格会随着市场竞争和供求有所变化,过几天就是国庆节,肯定有商家要进行促销,价格就会跌破800元了。
学生6:和卖MP3的老板讨价还价,用诚心打动他。
学生7:可以到麦当劳、肯德基去打小工,靠劳动赚钱。
教师归纳:同学们想尽办法进行开源节流,就是在算经济帐。
理财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能力。
学校虽然对大家的理财问题基本不干涉,但是作为学生了解自己的经济帐项目,并能合理支配自己的费用,也是有“经济眼光”的重要表现。
培养“经济眼光”就要学习算经济帐。
我至今仍然回味这段难忘的教历,我真切感受到: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快乐,能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课堂是大家的生命的乐园,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我“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然而,关于这段教学的环节,我最初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教师:现在我们也给自己算笔经济帐吧。
我们先进行课堂调查:1、对自己的零用钱开支作过决算的同学的人数;2、预算过自己的零用钱开销的同学的人数;3、能对自己的零用钱进行定期的决算和预算的人数。
教师:对这样的调查情况的结果,请同学自己进行分析:
(没有一个学生愿意举手主动回答,即使被点到的同学也寥寥几句话,课堂显得格外的沉闷,学生都低着头,惟恐被老师点到回答问题。
我的心情也变得压抑和急躁)
我深刻感悟到:不同的教学设计,竟然产生如此差异的课堂效果。
我的心为此一颤,感悟教学设计的魅力如此之大,学生的生命在涌动,我的激情在飞扬。
三、关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通过这次课堂实践活动,对两次不同教学设计所带来的不同效果,我对此进行了深入了思考:
1、反思之一:教学设计必须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根据最初的教学设计课堂调查的设想来实施教学,学生反映很沉闷,教师启而不发,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对“预算”“决算”这两个概念不理解,同时,学生们实际生活中也很少这样去做,所以学生普遍感觉到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无话可说,而后来的教学设计“买MP3,出主意”,能使学生调动其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沟通学生生活的世界和书本世界。
新课程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而让学生自我建构知识,默会知识,其有效办法是要挖掘学生已有知识和个人生活的经验去解答问分析问题,因为教学活动的起点是学生原
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所以,新课程背景的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这样让课堂更具有生动性、更有说服力。
2、反思之二:教学设计要处理好刚性与弹性的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为了能顺利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控制教学过程,在教学设计上往往呈现出刚性大,控制力强的特点,教师很少给学生提供创造性发挥的时空余地、很少提供“说、想、做”的余地,很少提供互动生成的余地,这样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一成不变,绝对不是好课。
我们希望的教学设计要有弹性,比如“买MP3,出主意”,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开放性的,设计的问题是动态的非静态的,是发散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本教学设计的魅力在于问题没有唯一答案,学生可以做多种可能的解释和回答,比那些只能用“是”或“否”来回答的封闭性问题更能促进学生的思考。
课堂上学生从投资理财、市场价格波动、勤俭节约、人际关系、劳动报酬等十多个角度来出主意,实现买MP3的梦想。
学生表现异常精彩,出现了许多不可预设的问题,不断生成新的信息和资源,学生的思想在汇聚,智慧在碰撞,学生通过发现、选择、重组的多种过程形成答案,真正体现了“教”为了“学”的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思想。
前后不同的教学设计,折射出教学过程观的截然不同,教师教学的思维方式不同。
原来的“课堂调查”教学设计表面上看是开放性问题,但是实际上教师已经知道学生在零用钱方面并不会预算和决算,所以课堂调查实际上是个花架子,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却可以让学生拉到预定的轨道上来,自然得出结论——我们要精打细算,培养“经济眼光”就要学习算经济帐。
但是,学生怎么进行精打细算,怎么学习算经济帐,这个过程与方法的指导确实在不知不觉得中被忽视了,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要注意从封闭到开放、从刚性到弹性、从一成不变到生成创新的转变。
3、反思之三:教学设计要不断修订和重建。
从原来“课堂调查”的教学设计到后来的“买MP3,出主意”的教学设计,我感悟到教学设计不是个体行为,而是“协作聚智慧”。
最初的教学设计实施以后,我发现“课堂调查”的教学设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以认为这样的教学行为是无效的。
针对这个问
题,我和同行进行会诊和把脉,对该教学设计多次修正,才有了最后的“买MP3,出主意”的教学设计,实现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和课堂教学效果的统一。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学情,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设计,这虽辛苦,但这乃教师的责任所在。
教学设计不断地修订和重建,以满足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唯有如此,教学设计方能摆脱僵硬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