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物流信息系统英文名称: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先修课程:物流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学分:学分总学时:学时实验(上机)学时:学时一、课程简介1、课程中文简介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帮助学生认识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管理活动中的地位、作用。
主要内容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学生初步掌握物流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了解、分析人员与社会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物流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利用系统观点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管理意识,增强物流信息管理的自觉性。
2、课程英文简介The purpose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to understand the exploitation step and new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build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topic includes the basic concept and technical basis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major types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how to use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to get a enterprise`s stratagem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物流信息系统的先修课程是在物流学、搞经济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相关课程,为后续的相关企业信息化类的课程做好知识准备。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一)现代物流与物流信息系统(2学时)主要内容: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够正确把握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所涉及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基本要求:1)了解物理、物流信息及物流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2)掌握物流信息的基本结构3)掌握信息系统的类型及其发展过程4)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重点: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难点: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二)物流信技术与物流设备(4学时)主要内容: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基本的数据采集技术,掌握三种数据采集技术的特点。
熟悉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掌握GPS和GIS两种技术在物流信息中的作用,了解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组成、功能及发展趋势。
基本要求:1)了解常用的物流信息技术以及物流设备2)掌握条形码技术、IC卡技术、RFID技术等常用数据采集技术3)掌握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4)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相关物流信息技术。
5)掌握常用的物流输送工具、运输工具、堆垛机、自动化立体仓库。
重点:条形码技术、IC卡技术、RFID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物流设备难点:RFID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三)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技术基础(4学时)主要内容: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够正确把握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技术基础的概念、了解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物流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基本要求:1)了解物流信息系统技术基础的概念2)掌握基本的数据管理技术3)掌握信息通信与网络技术4)了解常用的软件开发技术重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数据库技术应用难点:计算机网络协议及体系结构、关系数据库规范设计理论等(四)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法(6学时)主要内容: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CASE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
基本要求:1)了解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2)掌握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概念、开发过程及特点;3)掌握快速原型法的基本概念、开发过程及特点;4)了解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基本特征,常用的概念及特点;5)了解CASE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6)掌握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策略和开发方式;重点:介绍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结构体系。
各种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适用范围。
难点:在实际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开发方法的选择。
各种开发方法之间的关系。
(五)物流信息系统战略规划(6学时)主要内容:了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的常用方法的基本思想,规划过程、使用工具,理解各种规划方方法所适用的范围。
基本要求:1)了解企业战略竞争分析的概念和方法2)了解物流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基本概念3)掌握物流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和步骤4)掌握企业流程重组(BPR)的基本概念重点:各种规划方法的基本思想、规划过程和工具。
难点:物流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企业流程重组(BPR)的基本概念。
(六)物流信息系统系统分析(10学时)主要内容:掌握组织结构与功能调查分析中常用描述图表。
了解业务流程调查的任务;了解业务流程分析的任务和主要内容;了解数据流程调查的主要内容,掌握数据流程的表示方法,掌握数据字典建立方法。
明白业务处理调查的内容;掌握业务处理的描述工具。
理解功能/数据的目的,学会使用U/C矩阵的建立、校验、求解过程;掌握新的物流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含义和内容。
基本要求:1)了解系统分析的基本步骤2)掌握系统分析、数据字典、数据流程图的概念3)掌握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4)会使用结构化系统分析工具重点:业务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与数据分析难点:业务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与数据分析(七)物流信息系统系统设计(6学时)主要内容:了解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和设计步骤,学会编制系统设计文档;掌握总体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并能运用于实际中,掌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处理流程及模块功能设计等。
基本要求:1)掌握新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处理流程及模块功能设计等2)了解系统设计报告包括的内容3)为物理地实现一个信息系统打下基础重点:总体结构框架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设计难点:结构化设计思想和模块设计思想;代码的设计方法,代码的种类及校验方法;输入输出设计的内容、评价。
(八)物流信息系统实施与管理(6学时)主要内容:认识到系统实施过程的重要性,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掌握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掌握根据不同的系统和用户不同情况,选择正确的系统转换方式,以及在系统转换过程中,所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管理与评价步骤,物流信息系统的审计与监理。
基本要求:1)掌握系统实施的任务2)了解系统实施计划包括的内容3)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4)掌握系统测试的几个步骤5)了解系统测试报告包括哪些内容;具备进行系统测试的能力6)掌握系统转换的方式和优缺点7)掌握系统维护包括的主要内容、软件维护的种类8)了解系统评价的目的和方法9)掌握系统审计和系统评价的异同重点: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测试方法,系统维护的重要性和内容、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难点: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系统测试、转换方式的比较。
(九)物流信息系统案例分析(2学时)主要内容:结合具体实例全面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步骤及相关报告的书写规范包括:需求分析、系统分析、数据库设计、实现过程、相关技术介绍基本要求:1)能够综合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正确性、完整性较好;学生的需求分析切合实际、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遵循需求规格、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能够对整个项目进行科学的管理、评价;能够编写项目计划书、需求说明书、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报告、系统评价报告。
文档结构较完整、内容切合实际。
重点: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难点:全课程内容在某一具体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十)物流信息系统新技术(2学时)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对大数据和商务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物流信息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并简单介绍了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基本要求:了解大数据与商务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和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重点:大数据、商务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难点:大数据、商务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五、实验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含课内实验的课程填写本部分)六、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平时上机及作业:30%,期末考试: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