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水共治先进个人事迹

五水共治先进个人事迹

五水共治先进个人事迹
篇一:五水共治汇报材料
五水共治汇报材料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乡党委政府秉承“把山区当景区一样来打造,建设宜居宜游美丽乡村”的总体思想,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明确责任、细化方案,落实措施,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各项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全乡“五水共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河道环境卫生得到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日趋成熟、群众卫生观念日益增强,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宣传联动,吹响治水“集结号。

借群众路线之东风,积极开展入户宣传活动,引导XX 群众以“全乡总动员,全民同参与”的精神风貌,全力助推“五水共治”顺利开展。

一是宣传发力造氛围。

“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动员部署会、农民信箱、民情微博、手机短信等形式,大力宣传“五水共治”,深入发动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身先士卒,争当治污“排头兵”,号召群众踊跃参与,积极投身治水队伍;二是深入调研重民意。

把“五水共治”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发挥走村入户宣讲团优势,深调研、听民声、征民意,群策群力,拉开全民治水新帷幕。

三是多方借力齐治水。

“五水共治”行动,从娃娃抓起,引导学校上好“爱水、惜水、护水”必修课。

紧紧围绕“文明用水”大主题,开展了“小点子、大智慧,我为节水献良策”
活动,让每一个小朋友自觉投身文明用水中来。

此外,还开展了“大手牵小手、五水共治齐出力”活动,呼吁家长朋友们踊跃投身到“五水共治”的行动中来,为“爱水、惜水、护水”出一份力,让“五水共治”走进每一个角落。

二、百日攻坚,打赢治水“第一仗”。

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开展以“清障、清淤、清垃圾”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专项整治,努力把XX打造成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相亲”的宜居宜游美丽乡村。

一是开展集中摸排。

以实地走访的形式对各村每个角落进行全面摸排,重点是对脏乱差以及卫生死角、边角地区等进行拍照取证、逐
一登记备案;二是组织集中曝光。

将前期拍摄的86个卫生死角以ppt 的形式,在全乡环境卫生工作会议上逐一亮丑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按村下发清单式的目标任务书,做到情况清,任务明;三是开展集中行动。

利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要求各村对照目标任务书,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发动党员群众以义务劳动、筹工筹劳的形式进行地毯式清理。

乡设特设专项资金对按时完成的村进行奖励。

并于3月11日,在市检察院结对帮扶下,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全乡妇女干部、XX两村全体党员、两委干部、保洁员共计150余人,集中开展了以“清理河道,清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义务劳动,共清扫道路7公里,清洁河道5公里,清理河道障碍物7处,清理乱堆乱放20余处,清除垃圾5吨有余,全面打响“五水共治”第一仗。

三、标本兼治,打好治水“攻坚战”。

治水先治污,治污要治本,乡党委统筹兼顾,全面出击,铁腕治水。

一是全力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新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我乡实现“五水共治”的重中之重,更是实现美丽XX建设难点与突破点。

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牢牢把握“为民、务实、清廉”的路线要求,坚持“规划引领、试点先行,全面提升”的工作方针,因村施策、分类治理,扎实推进全乡生活污水的生态化治理工作。

今年,将XX村和xx村作为试点先行村,分别定位为污水治理扩面改造村和污水全面治理村,力争在三年内实现所有行政村的污水处理全覆盖。

截止目前,xx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正式进场施工,而XX村也已做好规划设计,开始施工单位及监工单位的选排。

二是竭力探索禽畜场污染整治新思路。

XX江是剡源水库的源头水,途径全乡6个行政村,全乡共有53条小溪坑。

为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头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乡大力开启XX江沿线污染源治理工作。

一方面,科学规划畜禽禁养区,将XX江沿线两岸圈定为畜禽禁养区,改善两岸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疏堵结合,着力建设生态养殖区,完成xx养殖场畜牧粪便填埋池新建工作,并与养殖户签订协议,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

三是大力推进XX
江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发展。

为切实加强水环境的保护治理,解决水土流失、河岸坍塌、河道淤积和地质灾害频发等问题,乡党委以防洪水、保供水为出发点,坚持“标本兼制、综合治理、长期保护”的治理方针,总投资300万元用于建设生态护岸,修筑拦沙坝5座、沉沙池17个、蓄水池12个以及排水沟1200余米等基础设施,有效水防治土流失、全面提升沿江村落的总体防洪能力,不断强化水环境保护,提升人居大环境。

此外,鼓励有条件的村实施农村饮用水改造,引导教育群众
合理使用农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最大限度的让农民喝上安全优质水。

完成荷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高整体防汛能力。

四、建章立制,打胜治水“持久战”。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打造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景区式新农村,乡党委政府以战略思维谋全局,迈好第一步,走好每一步。

一是查漏补缺,抓好“回头看”工作。

以严要求、高标准、重实效的态度,对照任务清单,对前期摸排曝光的86个卫生死角、边角、重点整治区进行一对一“回头看”检查。

对新发现的卫生死角、边角实行即时通报,要求现场整改;对整治到位的村兑现奖励基金;对整治不到位的村,取消奖励,倒追责任,限期整改。

二是精益求进,抓好“河长制”管理。

以乡长为总河长,村书记为村级河长,以及33名专职管理员一起组建河长管理队伍,并针对每条溪流的现状,明确每条河道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整治方案,做到“一河一策”、“一河一档”。

三是再接再厉,抓好“常态化”建设。

在河道沿岸设立河长公示牌,对全乡53条河渠的河长姓名、分管区域、监督电话等信息逐一亮牌公示,进一步增强公众监督力度。

不断健全“河长制”、卫生保洁机制和巡查监督制等长效保洁机制建设,加强保洁、清运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管理,务求环境保洁制度化、常态化、持久化。

篇二:五水共治演讲稿
成就青山绿水梦
尊敬的评委,各位乡亲!
我们临海是一座沉淀千年的文化古城,她承载着“千年台州府,满街
文化人”的炳炳美誉。

这又是一座血洒春秋的英雄名城,那雄伟的江南长城见证了戚继光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大风歌谣,那柔曼的灵江水流淌了多少古今风流人物的血和泪。

曾及何时,养育我们的家乡水是那样的迷人清澈,春草嫩绿,水面泛起层层碧波;夏日夕阳,水面荡起嬉水欢歌;秋风清爽,水面倒影收获金黄;冬雪飘落,水面温顺无浪无波。

可如今,她失去了以前的灵秀清澈。

创造的金山银山能否换回梦里的绿水青山?十年前吹响了水洋化工区综合整治的冲锋号角,10年后临海又敲响了”五水共治“的黄钟大吕。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

如何梦想成真,我们浙江新颖的提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

20XX年1月14日,临海在台州市率先召开全市“五水共治”工作动员大会并推行“河长+警长”模式,实行“一河一河长、一河一警长、分工负责,统一协调”的工作体制。

坚持“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清河”,把清理河道垃圾作为“五水共治”工作突破口,并拉开了“清三河”行动“既治水又治岸”,在古城大地打响了一场“全空域、全天候”的治水大战。

市四套班子成员分赴镇街、村,组织并参与河道垃圾清理行动,督查“五水共治”情况。

短短一个月时间,全市就组织3.9万人次,清理河道(河塘)2千多公里,清运垃圾及淤泥1.85万吨,基本清除了全市所有河道垃圾。

各级河长深入一线,切实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牵头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治理。

号召社会各界、企业、
商人通过捐资、捐物、认建项目等方式,参与“五水共治”。

在这场治水、护水的“战役”中涌现多少令人澎湃感动的事迹。

王义耕:这位已经86岁高龄的他,自1996年起,王义耕同志就自发地开始了护河行动,义务护水近二十载,在五水共治工作刚开始,就以个人名义捐款6000元支持治水。

平时他自备高筒靴,自制了两根竹竿网兜,发现水面上有垃圾,就用随带的竹竿网兜打捞。

有时候会从上游漂下死鸡死狗,他从不怕脏嫌累,总是第一时间跑去清理。

他不仅自己带头护河,还充分发挥以前当乡长时的工作方法,经常通过村广播、板报等方式向村民宣传爱河护河。

即使一开始他的举动村里很多人都不理解,但他仍然坚持着年复一年地清洁河道,高筒靴换了一双又一双,一边打捞水面垃圾,一边不厌其烦地向村民宣传保护河道卫生的重要性。

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王义耕这样的家乡人护河清理,正是有了环保工作者对违法排污企业打击的力度,正是有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我们才有底气去创建有相当难度的称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这个称号是多少城市不可及的梦想,这个称号是古城百姓期待的目光,这个称号是开展“五水共治”的胜利目标!
尊敬的评委,各位乡亲!自古就有很多治水的艰难事例,我们只有从源头抓起,从平时做起,从意识提起,从行动跟起,才会回到现实的梦里水乡。

水之路任重道远,重在共同参与、贵在持之以恒。

为了我们生活的家园天更蓝,水更碧,让我们共同求索!谢谢大家!
篇三:常绿治水先进典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