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科教研共同体集合

美术科教研共同体集合

第7课星光灿烂——制作纸浮雕星星安庄镇寨子小学孙宾教学目的:1、了解纸浮雕的成型原理,能熟练识图。

2、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识图并能独立完成1~2个浮雕星星的制作。

教学难点:创造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新课。

(出示两个星星造型,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

)师:同学们,黑板上的两个星星有什么不同之处?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凸起的,感觉很立体。

这个星星非常有立体感,好象从这个底板上浮起来一样,我们把这种效果叫做浮雕,这个星星是用纸做的,所以叫纸浮雕。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星光灿烂》,制作纸浮雕星星。

(板书课题)二、授新课。

1、引导发现你们知道老师是运用了什么方法,使这柔软而平整的纸,产生立体感的吗?是用折叠的方法制作的。

有的折线向上凸起,有的折线向下凹。

运用了折叠的方法,折叠是制作纸浮雕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那么要想学会制作,首先要学会看制作示意图,屏幕上有的示意图,你们知道上面的红、蓝色的虚线与黑色的线分别代表什么?你们可以拿出抽屉里的浮雕星,仔细观察下告诉我。

红色的虚线代表凸折线,蓝色的虚线代表凹折线,黑色的实线代表裁切线。

2、绘制示意图师:学会看示意图后,我们还要学会绘制示意图,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绘制的。

(课件展示)3、学生试做学会看示意图后,我们还要学会绘制示意图,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绘制的。

现在我们来动手试做一个浮雕星,按照这个示意图制作,把在制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或者好的办法记录下来,等下一起来讨论。

可自己独立试做也可按组合做。

4、拓展经过刚才的试做和总结,我们都掌握了这个浮雕星的制作,但能不能让你的星星更加与众不同呢,说说你的想法。

屏幕上的这几个示意图和浮雕星,是在刚才的星星基础上变化而来。

我们还可以变化出什么造型的浮雕星呢?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不规则星等。

(欣赏实物)三、学生制作。

(播放音乐)看了这几种不同造型的星星后,是不是又想试一试呢?让我们动起手来,把这夜空点缀的更加美丽。

四、展示学生作品制作好的星星粘贴到展板上。

五、课堂小结及延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精心制作,这片天空有了繁星的点缀,更加美丽了。

纸浮雕除了能够制作星星,还可以制作出各式各样美丽的造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并结束这堂课。

(课件展示)《星光灿烂》说课稿安庄镇寨子小学孙宾说教材:本课教材是通过结平面的纸进行立体浮雕的造型设计。

活动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用平面的纸通过折叠进行星星浮雕的制作。

一个是通过对平面的纸进行剪记得来进行浮雕的设计。

进一步了解平面与立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美的造型。

活动一通过欣赏——试折——重折——造型——组画的活动过程进行教学。

教学制作时指导学生进行星星纸浮雕的外形造型变化,多种形态的变化。

组织成画时指导学生进行星星的颜色搭配,大小的搭配。

活动二通过欣赏了解——讨论探求——方法应用——造型设计的过程进行教学。

使学生大胆的设计一个单元形态,然后用剪刻、压折的方法进行硬件的制作。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纸浮雕的成型原理,能熟练识图。

能通过对纸的折叠进行星星纸浮雕的制作。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

会用星星纸浮雕进行立体浮雕造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重点难点:1、星星纸浮雕的制作方法与星星纸浮雕的有机的组合。

识图并能独立完成1--2个浮雕星星的制作。

2、凹凸的折叠方法,创造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3、用剪刻、压折的方法制作一件硬纸作品。

教学设想:本课采用硬纸板制作星星和动物物品的纸浮雕的制作方法,在设计组合作品上要求构思新颖、布局恰当。

教学活动过程如下。

活动一:欣赏感受——交流探讨——尝试设计——互评反馈。

教师出示星星纸浮雕的实物挂图,让学生感受星星纸浮雕共同完成的乐趣,通过对作品的评价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情操修养。

教学方法:小组进行制作比赛的方法进行活动。

教学准备:直尺、小刀、铅笔、胶水、彩色卡纸、教材、课件等。

说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送给学生音乐《小星星》,同学们喜欢星星吗?灿烂的星光令人难忘。

出示课题《星光灿烂》。

2、欣赏教材上的星星纸浮雕作品和教师带给大家的星星纸浮雕作品。

3、大家愿意亲手做一些浮雕星星吗?二、尝试探索1、把一件纸浮雕作品拆开,让学生仔细的观察,了解制作的方法。

2、了解制作步骤:①画出裁剪图。

②裁切纸片。

③压划折痕。

④仔细折叠。

⑤顺势整理。

课堂作业:自己动手做两个纸星星,并和同伴互换留念。

《星光灿烂》评课稿安庄镇寨子小学刘杰这堂课是由孙宾老师执教的《星光灿烂》一课是美术五年级下册的第七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立体构成的练习,即将平面的纸通过折叠创造出具有浮雕效果的星星。

主要是利用纸张的可塑性能,采用凸折凹折的方法,使之成为几何常态。

从整体上看,这堂课教学内容、教学设计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具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课堂层次分明,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都完成的比较好,学生都能够独立制作出比较完整的浮雕星星。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学方式上体现一个“新”。

通过比较两种星星的制作方法,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引导体验、思考、判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教具准备上体现一个“亮”字。

在课前李老师准备了大量的星星作品,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力,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想象空间,给学生一个眼前一亮的感觉。

3、教学技能上体现一个“强”字。

教师的素质决定学生的素质,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是上好美术课的重要方面,李老师从教态、示范、语言举止从容、态度热情,体现出一位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

特别是示范环节上,教师边讲边示范,立即展现出星星立体型的表现方法,即有难度,同时又起到对比的作用,对学生学习有较强的启发性,强化了目标,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中不足的是:1、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很多学生都只是在四角星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而且变化时,不够大胆,很拘谨。

虽然课堂上也展示并示范制作了几个其它造型的星星,但掌握的学生不多,应该在示范时,借助实物投影仪,让学生更清楚如何来制作,这样会更好些。

2、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在引导学生制作浮雕星星时,都是老师在示范,学生跟着做,帮学生代劳了,使学生的主动性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通过识图,发现是正方形的纸、折出米字格、请学生演示折叠的方法,小组内进行交流,发现凸折和凹折的基本方法,尝试折叠纸浮雕的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我想这样课堂气氛应该会更好些。

总的来说,整堂课较平稳完整,如果能加入一点表演等形式,将会使课堂情感得到升华。

第九课《绿色呼唤》活动二美术教学设计安庄镇中心小学梁红梅一. 教材分析《绿色呼唤》一课,属于“应用.设计”学习领域。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小学生具有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美术基础知识。

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结合小学生的学龄特点,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能围绕主题构思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小树领养卡片,适当了解一棵树的生活习性、特征,并形成文字作简单介绍。

2、以领养小树的实际行动体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构思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小树领养卡片教学难点:了解一棵树的生活习性、特征,并形成文字作简单介绍。

用具准备:绘画铅笔、白纸或色卡纸、课本、彩笔、剪刀、绳子等。

四、教法学法(1)教法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本课的内容,本课主要如下的教法:创设情景法,带学生感受树林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

(2)学法做任何工作都要讲究方法,学习也不例外。

科学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它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创作,互评,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欣赏图片播放了一些绿色树林的图片,把学生带入图片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图片,引导学生通过体会图片的意义,从而引出本课课题—《制作小树领养卡》(二)、引导启发探究步骤1、先观察小组手中的小树领养卡,通过学生自己深入研究探索小树领养卡制作步骤。

教师出示制作步骤,做示范。

学生欣赏作品(三)、大胆创作自主展示1.作业要求:制作一张小树领养卡,并在卡的正面写上树的名称、生活习性。

2.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欣赏自评互评作业展评,比比谁的设计独特,造型可爱、美观。

教育学生爱护树木。

第9课《绿色的呼唤》活动二小树领养卡说课稿安庄镇中心小学梁红梅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9课《绿色的呼唤》活动二。

我将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七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本次说课。

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

一. 教材分析《绿色呼唤》一课,属于“应用.设计”学习领域。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小学生具有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美术基础知识。

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结合小学生的学龄特点,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确定了:①知识与技能目标: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实际生活情景中,通过观察,探讨,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思维,并以这样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手工制作实践活动,搭建美术与生活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构思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小树领养卡片教学难点:了解一棵树的生活习性、特征,并形成文字作简单介绍。

五、教学准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备好教学材料是上好本课的前提条件。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树领养卡、制作的小树等。

学生准备:卡纸、彩纸、双面胶、剪刀、画具等。

教法学法(1)教法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本课的内容,本课主要如下的教法:创设情景法,带学生感受树林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