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内审员培训资料PPT(共 87张)
内审员培训资料PPT(共 87张)
课前复习(续)
1.ISO9001标准的4.2.2、5.4.1、6.3、7.4、7.5.5、8.2.4 、8.5.2的条款号名称是什么?
2.根据公司职能划分,内部审核时,国际国内事业部、物控 中心、质量中心、制造系统、自动机械生产部主要应该审 核哪些条款?
3.简述条款4.2.3、7.2的审核思路。 4.
注:审核准则是用于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并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
息 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管理体系审核(与审核有关的几个重要的概念)(续)
审核发现:将收集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注: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或指出改进的机会。
集中式审核计划年 ຫໍສະໝຸດ 审 核 计 划滚动式审核计划
适用于中小企业、无专职审核员的情况
管理体系审核范围
审核范围:在规定时间内,对哪些管理体系要求、场所和活动进行审 核。 要求:应包含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HACCP标准的所 有要求,若ISO9001剪裁应予以说明。一般以管理手册中所列的 范围为准。 场所:凡与审核的管理体系所覆盖的产品和活动有关的部门和 地区均应列入审核范围。 活动:凡认证范围内与产品质量、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有 关的活动,均应列入审核范围。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依据
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HACCP质量之一、之二或全部; 管理手册(若有); 程序文件及其它管理文件(如GMP\SOP) 有关的合同; 计划(如HACCP计划)或方案; 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
本小节思考题
1.审核的概念是什么?审核准则、审核证据与审核发现三者是 什么关系?
审核结论 :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 核结果
审核委托方 :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 注:审核委托方可以是受审核方或是依据法律或合同有权要求审核 的任何其他组织。
受审核方 :被审核的组织 审核员:经证实具有实施审核的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人员
注:GB/T 19011中描述了与审核员相关的个人素质。
管理体系审核的分类
第一方审核
供
第二方审核
方
组
第二方审核
顾
织
客
第二方审核
第 三 方 审 核
认证机构
第二方审核
管理体系审核的分类
2.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第一方审核) 顾名思义,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以组织自身的名义对组织环境
管理体系的审核。 为了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公正性,不允许审核自己的工作
3.外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a) 第二方审核 以相关方的名义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所进行的审核。 b) 第三方审核 与组织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机构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所进行的审 核,证明组织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有一个认可机关,由认可机关认可的认证机 构实施第三方审核。与第一方和第二方审核相比,第三方审核的独立 性和严密性更高。
2.审核发现与审核结论谁在先? 3.什么是审核委托方?受审核方?两者可以指同一个对象吗? 4.什么是审核员?能力是指什么? 5.审核的三种类别是什么?简述三者之间的区别。
第二部分--审核的步骤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步骤
审核准备
审核实施
审核报告 纠正措施的跟踪
审核准备--年度审核计划
一次审核针对全部标准要求及相关部门
管理体系审核(与审核有关的几个重要的概念)(续)
审核组:实施审核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需要时,由技术专家提供支 持 注1:审核组中的一名审核员被指定作为审核组长。 注2:审核组可包括实习审核员。
审核计划:对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 审核范围 :审核的内容和界限
注: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对受审核组织的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 和过程,以及审核所覆盖的时期的描述。 能力 :经证实的个人素质以及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本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审核概论 第二部分: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步骤 第三部分: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能力与素质要求 第四部分: 内审中常见的缺陷
第一部分--审核概论
管理体系审核 管
理
体
管理体系审核分类
系
审
管理体系审核目的
核
概
管理体系审核范围
论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依据
管理体系审核(与审核有关的几个重要的概念)
•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审核的策划、实施、形成记录以及
报告结果的职责和要求。
• 应保持审核及其结果的记录(见4.2.4)。
• 负责受审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 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后续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 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见8.5.2)。
•
注:作为指南,参见GB/T 19011。
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员培训
(审核知识与能力要求部分)
质量中心体系部 2011年8月
课前复习(内审的标准要求)
8.2.2 内部审核
• 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
a、符合策划的安排(见7.1)、本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
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b、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 组织应策划审核方案,策划时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 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 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 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系统性表现为:有计划性;依据的客观性;审核的全面性;审核方 法的科学性;审核的反馈机制;
独立性表现为:审核人员的独立性,不是自我评价 评价的客观性表现为:独立性;系统性;证据可追溯性 审核准则: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管理体系第一方审核目的
为顺利通过第二、三方审核做好准备
第一方审核
评价体系能否持续稳定有效地达到管 理目标的要求
管理体系第二方审核目的
选择、评价、认可供应商
第二方审核
促进供应商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第三方审核目的
得到符合ISO14001标准的注册
第三方审核
减少重复审核和不必要的开支 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