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士的角色功能

护士的角色功能

护士的角色功能
----管理者角色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及体现
角色的定义: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的专门术语,是指在社会结构或社会制度中一个特定的位置。

它代表着对占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所期望的行为。

而每一种角色只是人的一个方面。

护理人员被赋予多功能角色。

十五年前可概括四种:1、直接提供护理的角色;2、管理协调者的角色;
3、教师的角色:(两层含义:卫生宣教。

、带教。

);
4、科研的角色。

而现在护理人员被赋予的多功能角色被细化为八种:计划者、咨询者、协调者、管理者等。

(相去甚远。


以上内容有书为证,应该没有原则性问题,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纯粹是我个人的一些理念,(。

)不一定正确,但我愿意拿出来跟大家探讨。

今天着重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管理者角色在我们具体实践工作中的应用及体现。

一提管理通常我们都会觉得是领导的事,这并没有错,但我个人觉得管理应该是两个层面的。

一是第一层面,也就是高应该层面就是职务管理(。

);二是第二个层面,就是基础层面就是职责管理。

我想说的就是角色赋予我们的职责管理。

(职责所
在。


首先:其必要性。

这体现在我们所担当的角色明确的赋予了我们这一职责;在我们实际工作中,不管想没想过,有没有意识到,我们都必须去做的(也就是去管理)。

大家都知道的整个病区中班的大部分时间、整个夜班及周六、周日全天都背负在小班同事上,这些时间段,领导不在、大班不在,只要是你当班,不管你愿不愿意甚至是你能不能都必须去做。

(请示。

)这些时间里整个病区就是小班同事掌控,整个病区处于怎样一个状况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管理(。

)没有别的意思,说的客观事实。

其次:其重要性。

既然是多功能角色,多方面角色比较就有个轻重缓急的问题。

在我们的工作中,多角色里面,一般情况下,直接提供护理的角色应该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我们的首要职责和本质职责。

但由于我们科室专科的特性,个人让为管理者角色在我科不说最重要,也应该与本质职责并重(生活基础护理、药疗为主,需要我们实施的护理措施并不多。

)。

管理的依据:凭什么管理。

职责所在,义不容辞;还有我们科室的小环境。

(。

病人构成及自知力)。

大环境—除了科室以外,不容乐观,地位问题
(四大节日、天使不敌战士、医护人员比例长期倒挂。

)。

管理的目的:我个人认为在我们科室我们进行职责管理要达成的理想目的就是,病人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生活——生活料理、进食、睡眠);病区安静、整洁。

对病人进行习惯教育,加强病人对科室各种规章制度的认知、认同,病人做好了,整个病区就好了。

(。

)。

管理的方式: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不审势既宽严皆误。

这句话告诉我们采取何种管理方式,是宽还是严,必须根据情况、态势做选择、决定。

要了解病人的情况,分门别类加以管理:一些病人(如杨云树、郭永珍等)需宽厚待之,甚至需要小心我们的一言一行(。

马永红未发病前)小心注意观察;另一些病人(如马永红),特别的时候需要强力刺激;还有一些病人(如陈兴玉)则需随时严加管教,必要是行为矫正。

我们整个病区绝大部分的病人自知力情况较好,(自尊心、人格平等。

)这就决定了我们日常工作中,还是应当以人性化管理为主,让病人有个好心情,甘心服从我们的管理,病区井然,我们自己也好心情。

流程管理:要让病人养成好的习惯,首先我们
自己要有固定的流程管理模式。

不能说今天你这样,明天我那样,病人不知道听谁的,谈何习惯养成?我们自己能不能形成比较标准、固定的管理流程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有几点建议,不会加重我们工作的情况下:第一:早班接班时,多一句话的事,要求每个病员整理床单位,保持统一。

(晨间护理本来是我们的首要职责中的职责,但我科病人进行社会功能锻炼的机会极少,甚至没有,我们应该放手不放眼,尽量让病人,要求病人自理,实在不行,另当别论);第二、中班接班时,要求每个病员必须回到自己所在病室门前。

(这个规定执行了好多年了,几乎每个病人都了解,用病人熟知的规定去要求他们,他们容易理解、接受,容易让病人养成遵守规定、服从管理的习惯。

);三、中班17:30至21:00时间段是病区、病员相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段,需要特别注意。

我们可以动员病情稳定、情况较好的病人协助监控病区。

重点病人,(自杀、自伤、外走)重点监护。

(。

);第四、B超。

(。

)。

之所以讲这个课题,是让我们从理念上就重视起来,从而实际工作中大胆管理,病区井然,工作顺心。

(。


梁昌林2012-5-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