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规划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思路

市规划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思路

市规划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思路市规划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思路201X年,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在城乡规划工作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规划工作职责,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城乡规划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强规划调控和引领作用,着力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201X 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坚持以高品质规划服务“生活品质之城”建设的宗旨,通过高起点规划,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完成了一大批规划成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全市城乡规划体系,引导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年共投入规划设计经费5410万元,组织开展了225个规划项目编制工作,其中,新列项目116个(包括新城和综合体项目40个),往年结转项目109个。

(一)开展市域总体规划等编制工作,推进构筑市域网络化发展战略。

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和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目标要求,我局积极开展了《杭州市市域总体规划(201X—2020)》、《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杭州篇》和《杭湖嘉绍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

《杭州市市域总体规划(201X—2020)》分为市区篇(八区,3068平方公里)和市域篇(八区五县市,16596平方公里),该规划旨在从区域统筹的角度实现各种空间资源、重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协调配置,整合各种空间规划,协调市域重点地区(次区域)的发展,实现“规划共绘、设施共建、政策共享、产业共兴、环境共保”,以构筑一个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杭州都市区。

在各部门、各区、县(市)的努力下,分别完成了部门会审、专家评审以及“两规衔接”和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等审查工作。

并根据8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专题会议精神,对规划编制指导思想、背景进行了再完善和明确,并报请市政府审查后上报省政府批复。

201X年,我局及时抓住铁道部组织编制《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修编)》的工作机遇,积极组织开展《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杭州篇》编制,主动做好杭州枢纽与都市经济区城际轨道线网的接轨方案与规划控制。

重点开展了《杭湖嘉绍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工作,经与嘉兴、湖州、绍兴等地进行多次联络与沟通,已完成了杭嘉湖绍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杭(州)临(安)线方案,并将完成杭(州)德(清)线方案,为进一步促进杭嘉湖绍地区城际间交通联系,整体提升都市圈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规划基础。

(二)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维护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

根据省建设厅《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的要求,着手开展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

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与政策保障措施的建议,切实维护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我局组织开展了总规实施评价方法研究,征求了专家和部门意见建议后,形成符合杭州实际的评价指标与标准体系。

专门邀请了省、市有关专家及省建设厅进行座谈和研讨,为201X年开展评估做好准备工作。

(三)积极推进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引导重大项目建设合理有序实施。

为促进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衔接,我局继续组织推进杭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及年度行动计划编制工作,201X年经市政府批复的《杭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及201X年度行动计划》,为全市省、市重点项目的开展以及建设时序的合理安排提供了规划依据。

同时,201X年度行动计划是对《杭州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年度安排,为杭州市年度建设项目空间布局和用地安排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加强新城规划和综合体城市设计,积极探索规划编制的新思路。

我局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坚持新城和城市综合体理念,根据杭州“十大新城”和“一百个综合体”的发展战略,以编制超前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规划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城和城市综合体规划编制理念,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性表扬。

201X年,我局共组织编制了《大江东新城概念性规划》、《运河新城概念规划》和《城北新城概念规划》等6项新城概念规划等。

在新城概念规划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奥体中心周边地块城市设计概念方案》、《西溪商务城城市设计》、《杭州大学城城市设计》、《杭州田园、丁桥城市综合体城市设计》、《杭州西溪国际城市综合体概念规划》、《杭锅、杭氧地块城市设计》、《杭州炼油厂(康桥厂区)城市设计》、《地铁七堡车辆段上盖物业城市设计》以及《地铁1号线龙翔站站综合开发城市设计》等34项城市综合体及重要地块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

(五)传承历史文脉,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对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涵盖范围进行了外延,组织开展了《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萧山片》、《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余杭片》的规划编制工作。

开展了杭州市第五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图则及第六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编制工作。

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历史建筑、文保单位、文保点、老房子、“老字号”和各类“工业遗产”、“商业遗产”、“校园遗产”的保护利用,制定了杭州市遗产类建筑规划审批管理等规定。

我局相继开展了《杭氧、杭锅地块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专项规划国际招标前期研究》、《百井坊地区有机更新程式设计》、《三墩五里塘历史风貌保护区保护规划》、《市区教育遗产保护规划》等多项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组织开展了南宋皇城大遗址规划前期研究,为201X年全面开展这一涉及历史名城保护的重大规划编制项目做好充分准备。

(六)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201X年,我局在对撤村建居村农居布点及10%留用地布点规划编制情况和后期调整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开展编制了《杭州市撤村建居村农居布点及10%留用地规划汇总》,将两项规划内容与实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进一步指导农居布点及10%留用地的规划管理工作。

根据城中村改造的需要,开展了拱墅区孔家埭村等7个村以及西湖区回龙村等3个村的新增撤村建居村农居布点及10%留用地布点规划的编制工作。

对拱墅区被列入城中村改造试点的康桥镇9个村、半山镇2个村开展了“一村一方案”规划编制工作。

在对村庄规划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双桥区块华联村作为新农村示范村规划设计试点,作为指导新农村建设的范例进行推广,以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七)集约节约用地,优化工业功能区发展。

我局切实贯彻落实“工业兴市”战略,开展了杭州市工业功能区发展及优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对现有杭州市的工业功能区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提升的布局方案,以达到进一步提升主城区产业发展结构,集约节约用地和优化用地功能的目的。

结合已编制的专业市场五年规划,研究整合杭州市专业市场未来的定位及布局发展,编制了杭州专业市场群布局规划。

研究物流与运输之间的空间关系、运输方式及集疏运通道组织,编制了杭州区域(都市区)物流与运输空间规划。

(八)完善民生保障,积极打造生活品质之城。

我局在注重城市建设规划编制的同时,重点关注民生保障工程,以深化“破七难”,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和民生改善质量,抓住热点,覆盖盲点,使得城市规划贴近基层,贴近社会,服务最广大人民群众。

组织编制了《杭州市拆迁安置房选址规划》、《杭州市201X年度公厕布点规划》、《杭州市移动通信基站布点规划》和《杭州市污水-给水规划》(修编)等。

为应对城市突发事件开展了《杭州市应急疏散避灾场所布局规划》、《杭州市城市地铁沿线站房两侧人民防空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消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

为缓解交通“两难”,组织编制了《杭州市武林地区慢行系统规划》、《杭州市临安-德清轻轨规划》、《杭州市主要道路节点规划》,开展了快速公交BRT4、5和7号线规划编制工作。

针对公共自行车在杭州的成功推出,及时进行《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发展专项规划》修编等工作。

我局还组织编制《杭州市健康城市之空间规划研究》、《美食特色街区规划》和五城区《保障性设施布点规划》等一系列涉及教育、医疗、体育和休闲等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起到了规划先导作用。

(九)加强规划研究,切实提高规划的前瞻性。

201X年,我局在规划编制研究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完善城市定位,拉高学习标杆,充实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升级等重点,借鉴先进经验,创新规划理念,完成各项规划编制研究任务。

共组织开展了杭州市城乡规划技术标准框架研究、杭州市大江东新城概念规划前期研究、杭州市城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办法研究、杭州市单元控规指标分析系统研究、杭州古城水系保护利用规划研究、浙赣线杭州段废弃铁路利用研究、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杭州篇、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空间建设模式与优化方法研究、创新建筑功能临时变更的科学管理机制研究、杭州市新城及城市综合体规划动态研究等。

通过积极开展一系列宏观性、前瞻性的规划研究,使我局能更好的应对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为实现规划的科学决策和高质量编制规划提供基础和保障。

(十)突出重点创新,不断提升规划编制质量。

201X年是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第一年。

一年来,该院紧紧围绕规划设计目标任务和院生产经营任务,及时制定一系列政策,对生产经营和分配等机制进行适时调整。

在完成规划设计任务方面,突出重点,选派精兵强将承担重点规划设计任务;加强项目统一跟踪管理,注重内部协调,出台进一步规范规划设计的文件和制度;继续实施“人才苗子培养计划”,通过定期举办学术、辅导讲座和院域网信息平台,加强业务和学术交流。

全年在完成生产任务、质量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承担完成了《杭州市城乡技术标准框架研究》、《武林地区有机更新和武林商圈空间发展概念规划》等综合性、专项性的规划项目,高质量完成了《杭湖嘉绍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等跨区域性规划,创新研究了空间发展概念规划、城市综合体研究、工业功能区发展及优化研究规划等一批全新模式的新型规划项目。

全年实现全年总产值约8000多万元。

二、优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一)围绕服务重点,加快项目推进。

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重点工作部署和推进大项目的总体要求,认真组织协调,做好规划保障服务工作。

201X年,局领导与七个城区(管委会)建立联系点,组织开展了为“企业送服务”、“为省直单位服务”和“大项目推进”等服务活动,并建立了跟踪服务等长效机制,从规划层面确保了项目推进力度,受到了各投资主体和建设单位的好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