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赢在高考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在座的各位交流、共同探讨高三英语复习的备考策略。
在2011年高考中我校刘晶晶同学以总分710分取得自治区高考理科状元,其中,英语单科成绩146.3分,勇夺得自治区理科英语单科状元,创造了我校的新纪录。
这既有她个人努力的成分,同时也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我作为她的英语老师也感到十分的骄傲和自豪。
我们走过辉煌的2011,又迎来了2012年的高考,今天大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高三英语复习,交流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下面我就从备课组长和任课教师的角度谈一谈我校高三复习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希望各位同仁能够不吝赐教。
一、从高一、高二基础抓起,团结一致,脚踏实地:1.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教研:即每学期初就将各单元备课的中心发言人先确定下来,每位教师负责找出本单元小卷上出现的知识点、阅读部分及综合技能部分的难点、出一张背诵、一张书面表达小卷(要有代表性,每种题目练习一次)、语法项目等。
这样每个人都能充分理解教材,资源共享。
在集体备课时间为大家提供详实的备课资料,每位教师再根据自己班内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在备课时间内大家讨论如何进行统一思想,发现出最有利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的教学方法;2.注意高一英语教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过渡,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同时选择好配套的教辅、练习册,坚持练习听力;3.狠抓单词: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点,是一个长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一定的意思,而没有词汇,什么也不能表达。
”足见词汇的重要性,但学习词汇是许多学生头痛的问题,总是抱怨“忘记得快”,词汇量的大小和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就高考而言,词汇直接关系到语音和单词拼写,同时又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每单元前期集中识词,每天课前轮流滚动读单词,考单词,再出针对每个单元知识点的小卷(突出考查本单元的重点单词;短语;重点句子)共50个空,100分,全批全改;同时,再增加报纸、练习中的词汇、短语、句型;4.从高一开始,每周必须留出一节课专门来练习书面表达,先利用早读背诵范文,再利用小卷,按照写作话题来练,引导学生以模仿为主,规范写作,两年共计40篇;5.压缩课本阅读,主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课上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解决的,老师绝不越俎代庖,6.在巩固词汇、句型的同时融入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有选择性地、分阶段地做难度适中的完型、阅读练习,重视讲解、落实,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讲,教师全批全改,形成激励机制,为高考阅读、完型打下坚实的基础;7.遇到重点的语法项目,如: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等就要停下来,花上一周的时间集中讲解、训练,最后都有配套的练习和测验题进行巩固和检测;8.作为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作业留批,我们组一贯坚持每天都有英语作业,留则毕批,作业的种类繁多,方法灵活,包括:总结错题本、背诵“新概念”、背句子、背单词、书面表达、练习册等。
每个班级分小组进行检查,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效率,每次小卷不合格的同学,在课活时间还要来老师办公室一对一考查,直到过关为止。
9.总结好错题本上的错题,使错题集管理制度化。
要求既要整理错题集又要定期复习错题集,老师要检查学生错题集的整理情况,同时要利用好学生的错题集了解学生的疑难点,如果是面上的问题则在课堂教学中重新强化落实。
10.抓好每次考试后试卷的讲评工作: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和学生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反思应对策略,虽然只是短暂的谈话,却能真实的反映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以便为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找到方向;二、高三教学是高一、高二教学的延伸1. 夯实基础,抓好一轮:众所周知,一轮复习是对课本所学知识点进行扩充巩固的一个过程,是高三一年三个轮次的复习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轮复习时间长达5个月。
怎样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开发学生最大的潜能是每一个高三教师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也是一轮复习、乃至高考成功的关键。
所以,我们以考试大纲为本,夯实基础,逐步地、有梯度地提高能力。
第一轮复习教学以抓“双基”为主,完成知识的原始积累,把语言知识和语法项目进行比较、重组、总结,努力帮助学生输理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网络,掌握基本语法规则,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
复习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精选一轮复习资料,整理每单元的重点词汇、重点词组和重点句型,和复习用书相结合。
两个单元3 课时,每周4个单元,中间穿插重点语法项目一周(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等),虽然现在高考已不再对语法进行单独的考查,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对此掉以轻心,不能孤立地记语法规则,而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锻炼学生,然后配以适当的习题,(50个)让学生操练。
注重阅读训练,每两周拿出一节课来练习阅读(5篇)或完型(2篇)或短文改错(4篇);强化书面表达训练,每两周拿出一节课来练习 1篇书面表达;早读背诵经典范文,继续发挥小卷的功能,每两个单元一张小卷,全批全改。
课堂上坚持“学生主体”的原则。
少讲多练,精讲精练,力争做到习题讲评过程中“三讲三不讲”,即讲清重点,难点,疑点;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不讲,估计讲了也不能理解的则不讲。
此外,对于基础知题还要做到:先练后讲,逢讲必练,讲后再练。
在上课时,注意根据学生的反映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进程,随机应变。
课堂内容不在于多,在于消化,所以应多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提问和讲解。
2、复习方法策略:(1)加强对高考的研究认真研究新《考试说明》的变化,探索命题原则,试卷结构、内容和特点,多渠道搜集最新的高考信息及训练材料,做到科学备考。
同时强调老师对近些年的高考题重新做一遍,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做到每年考什么心中有数。
(2)加强集体备课,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的智慧,牢固树立协作意识。
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主备课人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精心排查、梳理知识点,对要点、重点、难点、考点及学情进行综合分析,大家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然后精选配套的练习题,以主备人主讲与集体研讨相结合。
学以至用。
高三外语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不多,这就为年轻教师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年轻教师要谦虚的向老教师请教知识点及教法。
全组统一步伐,方法可不同,但知识内容必须一致。
不要自己讲自己的,自己练自己的。
复习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授课内容,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查补。
严格讲什么就考什么的制度,这样才可以有的放矢。
(3)精选习题,狠抓落实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广泛涉猎各种材料,但让学生做之前,我们老师都必须先自己认真做过,去掉难题、偏题,注重基础题,挑选好的题目让学生做,这样才不会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
至于练习的内容,第一阶段以单元练习为主,最好是选作高考原题,按照复习的进度做相应的巩固练习,中间穿插一些语法练习;第二阶段以综合练习为主,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注意讲义讲评的针对性,时效性。
每张讲义都要及时给学生答案,并根据学生做题的情况,对部分题目进行讲解,而且针对不同的题目,祥略应有差异。
(4)实验班教学1)把握新课标、考纲、高考走向,引领学生学会知识、运用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授课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既以基础知识为主,又要着重讲解题思路、解题技巧,规范做题的强化训练,跟踪成绩,分析变化,及时与成绩有波动的学生沟通,重点培养尖子生;3)检查、督促、指导学生落实“三本”制度;加大检查力度,不能充分信任学生,大撒手不管理,相反应盯住每一个学生,除了和普通班一样的背诵内容外,还增加了各种习题量,旨在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在高三这一阶段,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师生交流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学习上,多鼓励学生提问题,对一些错题要及时弄懂,最好准备一本错题本以便复习,随时提问。
多给学生进行面批。
高三这一年,根据校领导的指示,每天课外活动时间,我们高三全体英语教师几乎每天都给学生进行面批,如:作文写作错误分析,学法指导,解题思路等,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指心理上,多给学生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与学生多谈心,适时地缓解学生的压力,并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关心他们。
倡导大家在一轮复习中尽力做到:听力天天有,语篇日日练,作文不放松。
3.明确二轮复习的任务,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二轮复习通常按照高考题型进行。
各个复习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在第二轮的复习过程中,不能简单的、重温性的复习各个知识点,而是要做一定数量的综合训练题熟悉掌握解题方法及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阶段要重视方法与技巧的运用,重视习题与考题的优化组合,重视各个环节的有效突破。
在发扬一轮的优点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计划尽量做到周密,根据年级的二轮计划来制定我们的教学计划,这样,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实效性。
如果说一轮复习内容要细而全,覆盖所有知识点的话,二轮复习的主线是突破考点,突出主干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理顺高考所涉及到的重点项目,逐步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
这时的训练一定要行之有效,不提倡题海战术,在有效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分能力。
这个阶段对学生来说,作业成了繁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将减少课后作业,把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放在课堂上,并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限时训练。
主要针对完型和阅读。
阅读材料的选择以那些具有浓厚时代信息的、具有英语语言文化特色的、话题覆盖面广的或与实际应用联系较紧密的文章为主。
针对高考阅读理解词汇量大、语篇结构复杂、生词量大、行文跳跃性大、隐含信息多等难点,我们在日常训练时主要是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强语篇意识,精读泛读相结合的方法以加大语言的输入量,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的能力,以及推断文章的隐含意思和猜测词汇的能力。
教师要当堂把学生出错的题讲解清楚,也可以让优秀的学生起来讲解,锻炼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
我们往往在课堂内让学生限时比赛做题的方法,来调动尖子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快速地做完题,让老师给打分。
之后让同学们相互比较,互相讨论。
使得大家在感到很充实的同时,做题能力和方法逐渐提高。
总之,在这个环节里我们一定要精讲精练、突出重点、考点、突破难点。
措施一:精选习题,自编习题组内教师树立了精品意识,为学生提供了精品试题。
在各个阶段的备考中,我们很少给学生订成题,我们利用的是“一把剪刀,一瓶胶水,一堆材料和试题”,精编了二轮的专项训练题和三轮的综合练习题也都作了分工。
在考前,发动组里的年轻同志上网搜集整理了高考高频词汇、动词短语、熟词生意,随时关注高考动态,捕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