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6+860〜LK7+005 , RK6+90L RK6+930锚杆、锚索格梁防护施工方案本方案编制范围为梅州市梅县至大埔高速公路梅县三角至大埔三河段第1标段内LK6+86C〜LK7+005 和RK6+90〜RK6+930地段。
一、编制依据1、梅州市梅县至大埔高速公路梅县三角至大埔三河段第一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相关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JTGF80/1-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以及国家颁发的相关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国家、地方有关施工安全、社会治安、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地资源使用与管理、自然环境资源和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二、工程概况1 、工程概述LK6+86C〜LK7+005段左侧边坡,坡长145m边坡最大高度45m边坡共分五级。
一级边坡高10 m坡率0.75,平台宽2 m锚杆格梁;二级边坡高10 m 坡率0.75,平台宽2 m,锚索框梁;三级边坡高10 m,坡率0.75,平台宽2 m, 锚杆格梁;四级边坡高10 m,坡率1: 1,平台宽2 m,拱架三维植草;五级边坡高5m,坡率1: 1,平台宽2 m,喷播草籽。
LK6+86C〜LK6+940段右侧边坡,坡长80m边坡最大高度12.5m。
LK6+860〜LK6+878段坡率0.75锚杆格梁加固,格梁内喷混植生防护。
LK6+88C〜LK6+940 段坡率1: 1 全坡面喷播植草防护。
坡面渐变长度10m。
RK6+900- RK6+930段边坡为龙坑隧道出口边坡,坡长30m边坡最大高度21m 边坡共分两级。
一级边坡高10 m,坡率0.75,平台宽2 m,锚杆格梁;二级边坡高12 m,坡率0.75,锚杆格梁。
2、工程地质状况粉质粘土,全〜强风化变质砂岩;中风化变质砂岩。
3、设计参数3.1、①100锚杆主筋①28螺纹钢筋分区3.2、①130锚索主筋4*①15.24分区3.3、框梁:锚索框架纵、横梁截面尺寸均为0.4m*0.4m,采用C25砼浇筑嵌入深度及植物防护厚度见下表3.4、格梁:锚杆格梁纵、横截面尺寸为0.3m*0.3m采用C25砼浇筑。
其埋深见下表3.5、路堑边坡拱形骨架防护:浆砌片石骨架、主肋条、检查踏步及拱脚均采用M7.5号水泥砂浆砌筑,片石强度不低于30MPa截水肋条采用C20预制件砌筑。
拱圈截水肋条按拱圈半径弧度分块制作。
3.6、三维网主要技术指标:抗拉强度〉1.4KN/m网厚〉12mm单位面积重量 >0.27kg/m2,且外观质量好。
3.7、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护脚、急流槽(槽内做成阶梯状作检查踏步) 均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
3.8、堑顶截水沟一般在开口线外不小于5m处设置,为0.6*0.6m的矩形截水沟。
3.9、排水斜孔:孔径①100mm孔内填充①80mm软式透水管,里端采用2 层无纺布包圭寸。
3.10、急流槽消力槛尺寸为10X 10X 10cm,用C15砼砌筑。
每隔10m左右设置伸缩缝,缝内用沥青麻筋填塞。
4、主要工程量锚杆格梁、预设锚杆工程量统计表锚索框梁、墩锚工程量统计表拱形骨架、坡面植物、堑顶植物等工程量统计表三、前期施工准备工作路堑施工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分层开挖及时防护的方法施工。
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人工配合机械清坡。
石方采用钻爆法施工,近边坡部分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1、施工准备1.1、主要施工机械配机械设备表1.2、施工人员配备施工人员配备表1.3、所需要材料LK6+86旷LK7+005/RK6+900- RK6+930材料数量统计表1.4、施工测量施工前,对现场开挖断面进行复核,放样出坡顶开挖线。
2、土石方开挖2.1、采用挖掘机沿坡顶开口线自上而下逐层施工,边坡留20cm采用人工刷坡,当挖至距平台顶面30c m位置时,重新放样坡顶开口线,然后按设计坡率进行施工。
当开挖的单级坡较高时,可采用分层分段施工方法。
2.2、土方路堑开挖应边开挖边防护,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2.3、路堑石方开挖在较硬岩层地段,采用钻爆法施工,在近坡侧采用预裂爆破或光面爆破。
2.4、石方边坡每挖2〜3m人工配合机械刷坡、清理坡面危石及松动石块。
3、边坡质量要求边坡上无浮土、无松石,危石。
边坡坡率不陡于设计四、边坡防护施工工艺和要求1、锚杆(索)施工顺序1.1、锚杆施工顺序:钻孑4 清孔一安装锚杆(与注浆管一起)f 注浆f补浆(视实际情况而定)十施工锚杆1.2、锚索施工顺序:钻孔一清孔"下锚(与注浆管一起)-注浆-施工锚梁f张拉f锁定2、砂浆锚杆制作工艺要求2.1、锚杆采用热轧螺纹钢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
2.2、锚杆钢筋连接采用对接帮焊工艺(见大样图)焊接建议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5D;当采用单面焊接时,焊接长度不小于1002.3、砂浆锚杆施工除不需对锚杆进行张拉外基施工流程、孔位容许偏差、钻孔技术要求等均与锚索基本相同。
2.4、锚杆定位筋间距1.5m。
定位筋和帮焊钢筋的焊接,应注意留出注浆管的位置。
3、锚索制作工艺要求3.1、锚索材料选用①15.24mm fPK=1860MPa勺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铰线,其力学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钢铰线》(GB/T5224)的规定。
锚具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规定。
3.2、锚索编束要确保每一束钢铰线均匀排列,平直、不扭不叉,并需要除锈、除油污,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蚀坑应剔出。
3.3、锚索扩张环建议采用工厂生产的工程塑料环,购买时注意设计锚索体钢绞线概数与扩张环孔数配套。
箍环可因地制宜采用薄铁皮或铁扎丝制作。
3.4、锚索锚固段钢绞丝应时行除绣处理,无需防护涂层。
自由段应除锈、刷沥青船底漆、并用沥青玻纤布缠裹其层数不少于二层,处理后装入套管;自由段套管两头小中间大100〜200 mm长度范围内用黄油充填,外绕扎工程胶布固定。
3.5、锚索制作中钢绞丝应预留1.5 m的长度,以便张拉锁定,待张拉工作完全结束后,切除多余钢绞线。
采用C30混凝土浇注锚头4、钻孔4.1 、测量定位:坡面检查合格后,按设计要求测量放线测定孔位,孔位误差不得超过2 cm:,锚孔偏斜度不应超过5%4.2 、钻孔就位:用地质罗盘仪或量角器定向,钻杆与水平夹角为20°,并确保钻机安放支架牢固稳定。
4.3 、钻孔机具:采用空压机供风,潜孔钻无水干钻成孔,禁用水冲成孔;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
4.4、钻孔深度:为确保锚孔深度,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5 m 以上。
4.5、特殊情况处治:钻孔速度应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质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如遇地层松散、破碎时,则采用套管跟进钻孔技术;如遇塌孔、缩孔现象,立即停钻,及时进行灌浆固壁处理(灌浆压力0.1〜0.2MPS),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以使钻孔完整;若遇锚孔中有渗水流出,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处理。
4.6、锚孔清理: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 MPa将孔内岩粉及积水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4.7 、锚孔检查:锚孔成孔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8 、钻孔记录:钻进过程中应对锚索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其它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
5、注浆5.1 、注浆材料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水泥。
注浆前应按设计强度要求做好配合比试验。
5.2、钻孔完成后必须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 MPa将孔中岩粉及积水全部清除孔外。
5.3、锚杆及锚索的锚孔内灌注M30水泥浆,必要时可适当添加早强剂。
5.4、锚杆采用一次性注浆,即孔底返浆法进行注浆,注浆压力为0.5〜1.0MPa注浆过程中,注浆管从孔底缓慢抽出,当孔口冒浆10秒以上时才停灌。
5.5、锚索注浆工艺,一次注浆方法和压力与锚杆注浆相同。
注浆结束后应观察浆液的回落情况,若有回落应及时补浆。
注浆作业过程应做好注浆记录5.6、锚索:当地层软弱,为提高锚固段的抗拔能力,采用二次高压劈裂注浆。
二次注浆在一次注浆完成后的4〜5小时进行,浆液选用M30纯水泥浆,水灰比0.45〜0.5,注浆压力不得低于1.5〜2.0 MPa。
&张拉锁定6.1、锚斜托台座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索的轴线方向垂直。
6.2、当锚索体浆液凝期达到15天(加早强剂)〜20天和锚梁混凝土强度大于20 MPa后方可进行张拉。
6.3、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张拉机具和仪器进行标定、调校。
6.4、锚具安装应与锚垫板和千斤顶密贴对中,千斤顶轴线与锚孔及锚体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不得弯压或偏折锚头,确保承载均匀同轴,必要时用铜质垫片调满足。
6. 5、为了使钢铰线受力均匀,在成束张拉之前,锚索体顺布平直。
宜采用小千斤顶对钢铰线进行分别张拉,确保钢铰线平顺和均匀受力。
随后应取0.1〜0.2倍设计张拉值对锚索进行1〜2次张拉,确保锚固体各部分接触密贴,最后按设计锁定吨位张拉锁定。
6.6、锚索张拉为5级进行,即:设计张拉力的25% 50% 75% 100%以及110% 除最后一级需要稳定20〜30分钟外,其余每一级需要稳定2〜5分钟,并分别记录各种情况(锚头位移、锚座变形、油表读数变化等)。
6.7、锚头圭寸锚:锚索锁定后,做好记录,观察3天、由监理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抽检,没有异常情况即留长10cm后用手提砂轮机切割多余钢铰线(严禁电弧烧割)最后用水泥浆注满锚垫板及锚头各部分空隙,并按设计要求支模,用C30砼封锚处理,观察3天期间,如预应力(锁定吨位)有明显下降,需要重新张拉锁定;若预应力(锁定吨位)严重下降(超过设计吨位10%时,应报业主及设计单位,分析原因,采取工程处理措施。
7、钢筋砼框梁施工7.1、施工程序为:测量放线 f 锚梁开挖 r支立模板-绑扎钢筋-(安装锚索孔口钢套管) f 安装锚具(钢垫板)f 现浇砼f 砼养护。
7.2、施工要点:基础底面处理:基底用2〜5cm厚水泥砂浆找平,遇边坡有局部超挖较大悬空处采用浆砌片石嵌补。
7.3、钢筋制安、砼灌注和养护:1)钢筋的制作、绑扎、下料、弯制、焊接必须按设计或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施作。
2)砼浇注时,必须用振动棒振捣密实,尤其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应仔细振捣,保证质量。
砼浇筑完成后,及时草袋覆盖洒水养生至张拉龄期。
7.4、锚索框梁浇筑砼前,必须将锚具的螺纹钢筋、钢套管和锚垫板按设计要求固定在纵梁钢筋上,方向与锚孔方向一致,摆放平整。
7.5、锚索框架按设计分片施工,相邻两片框架横梁接触处留2cm宽伸缩缝,用浸沥青木板填塞。
8、排水斜孔8.1、排水斜孔按设计深度成孔后,及时充填软式透水管,心避免久置坍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