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疾病;淤血;血栓形成;休克;肥大;机化;浮膜性炎;卡他性炎;稽留热;肿瘤;呼吸性酸中毒;槟榔肝;萎缩;渗出性出血;绒毛心;固膜性炎;发热;黄疸二、判断题@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全身反应。
( )@进水过多可以引起水肿。
( )@由于心脏含血量多,故心肌梗死时多呈红色梗死。
@萎缩、变性是可逆的。
( )@炎症中变质、渗出、增生三种变化依次发生。
( ) @只要发生炎症,都会导致血液中白细胞增多。
( ) @动物体温升高称发热。
( )@对缺氧最敏感的是脑。
( )@凡称“瘤”、“肉瘤”的均为良性肿瘤。
( ) @尸体剖检中,如脏器被污染,可用清水冲洗。
( ) @肥大是一种结构代偿,肥大的组织器官机能均增强@淋巴结发生出血性炎时呈大理石样外观。
( ) @发生水肿时体积明显肿大的脏器是肺。
( )@疾病是损伤与抗损伤相互斗争的矛盾过程。
( ) @凡称“瘤”、“肉瘤”的均为良性肿瘤。
( )三、选择题1.充血组织局部温度增高是由于()A血流加快B 散热减少C 代谢加强D组织内压升高E 都有可能2.肝急性淤血时,说法不对的是()A肝细胞萎缩B体积缩小C 切面槟榔样D 肝窦扩张3.下列不引起出血的是()A外伤 B 局部淤血 C 血管痉挛D血管通透性升高4.对血栓机化起主要作用的是()A巨噬细胞 B 蛋白分解酶C 结缔组织D中性白细胞5.白色梗死的原因是局部()A结缔组织增生 B 淤血 C 缺血 D 水肿6.休克的本质是()A血压下降 B 全身总血量减少 C 微循环障碍D过敏反应7.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引起酸中毒()A发热 B 脱水 C 腹泻 D 呕吐 E 缺氧8.颗粒变性时不出现的变化()A细胞肿胀 B 细胞内出现蛋白质颗粒 C 器官组织萎缩 D 光泽变浑浊 E 切面结构模糊9.坏死组织呈豆腐渣样外观时称为()A蜡样坏死B干酪样坏死C 干性坏疽D 液化性坏疽10.急性炎症灶内,首先见到的炎性细胞()A嗜中性粒白细胞 B 嗜酸性粒白细胞 C 单核细胞 D 淋巴细胞11.通常表现为慢性炎症的是()A浆液性炎 B 卡他性炎 C 纤维素性炎 D 增生性炎12.下列为恶性肿瘤的是()A乳头状瘤 B 脂肪瘤 C 淋巴肉瘤 D 纤维瘤13.急性淤血时,不出现的变化是()A色泽暗红 B 体积增大 C 质度坚硬 D 切面见多量血液 E 切面结构模糊14.下列不引起脱水的是()A发热 B 中暑C 多量利尿剂D 腹泻时单纯补水E 大出血15.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引起酸中毒()A发热B 脱水 C 腹泻D 呕吐 E 缺氧四、简答题1.血栓和血凝块的区别2.漏出液和渗出液的区别3.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4.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区别五、论述题1.尸体剖检过程中应注意事项2.病理学检查的病料采集应注意事项病理复习题二一、名词解释1动脉性充血:局部器官或组织的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输入过多的动脉性血液的现象,简称充血。
2潜伏期:是指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至机体出现一般临床症状的一段时间。
3脱水:机体在莫些情况下由于水的摄入不足或丧失过多,以致体液总量减少的现象,称为脱水。
4机化: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病理产物或异物被新生的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
5萎缩:已发育到正常大小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发生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之。
6卡他性炎:专指发生于黏膜并在表面流出大量炎性渗出物的炎症。
7黄疸: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浆胆红素浓度增高,使动物皮肤、巩膜等组织黄染的病理现象。
8绒毛心牛创伤性心包炎时,纤维蛋白覆盖在心外膜上,由于心脏跳动时的摩擦,纤维蛋白形成绒毛状。
9弛张热:体温升高后一昼夜内变动范围,常超过1度以上,但又不降至常温。
10休克:指微循环血液灌流量急剧降低,重要脏器血液供应不足,细胞功能严重代谢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11淤血: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使局部器官组织的静脉性血量增多的现象。
12临床明显期:此期为疾病的特异性病状表现出来的阶段。
13酸中毒:由于体内外交困酸过多,而引起体液酸碱平衡紊乱,使血液PH低于7.35,机体表现出多方面的临床症状。
14变性:在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各种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过多的形态变化称为变性。
它是细胞和组织因物质代谢障碍和功能活动障碍在形态上的反映。
15浆液性炎:是指在炎症过程中,以渗出大量浆液为主要特征的炎症。
16休克:指微循环血液灌流量急剧降低,重要脏器血液供应不足,细胞功能严重代谢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17槟榔肝淤血较久时,由于淤血的肝组织伴发脂肪变性,故在肝切面形成暗红色淤血区与土黄色脂变肝细胞区相间,眼观似槟榔状花纹,故称为槟榔肝。
18发热:是指机体在内生性致热原的刺激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0C时,称为发热。
19回归热:二、填空题1疾病发生的一般机理致病因素对组织的直接作用、致病因素对体液的作用、神经系统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细胞和分子机理。
2血栓形成后的结局软化机化与再通、钙化。
3写出几种常见类型的水肿肝水肿、脑水肿、皮下水肿、心脏水肿。
4代偿的类型代谢性代偿、功能性代偿、结构性代偿。
5机体对酸碱平衡调节主要靠血浆缓冲系统、肾完成。
发热、寒颤、被毛粗乱,多见于发热的期。
6细胞核出现浓缩、碎裂、溶解时,为组织细胞坏死的象征。
7动物死亡后,尸体的变化有尸冷、尸僵、尸斑、血液凝固、尸体的自溶与腐败。
8血栓形成的条件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性质的改变。
9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始终、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10修复包括再生、创伤愈合、病理产物改造、钙化。
11皮温升高、眼结膜潮红、尿少多见于发热的高热持续期。
12黄疸的类型溶血性黄疸、实质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13炎症的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14萎缩的类型有废用性萎缩、神经性萎缩、压迫性萎缩、缺血性萎缩、激素性萎缩。
15核出现浓缩、碎裂、溶解时,为组织细胞坏死的象征。
16缺氧的类型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三、选择题1、淤血的组织首先发生的一般是(A)A水肿B萎缩C血肿D出血2、急性炎症中增生的白细胞大多为(A)A嗜中性B嗜酸性C嗜碱性D单核细胞3、下列为恶性肿瘤的是( D )A纤维瘤B平滑肌瘤C淋巴管瘤D神经母细胞瘤4“槟榔肝”见于(A)A变质性炎B出血性炎C浆液性炎D增生性炎5、最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D )A心B肝C肾D肺6、因心功能障碍引起的缺氧称( B )A呼吸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组织性缺氧D血液性缺氧7、肺急性淤血时,哪种说法不对( B )A体积膨大B质度变硬C在水中半浮半沉D肺泡中有少量红细胞8、急性炎症组织中最多的是哪种细胞浸润( C )A浆细胞B淋巴细胞C中性白细胞D巨噬细胞9、下列对缺氧最最敏感的是( C )A肌肉B结缔组织C神经组织D骨组织10、休克的本质是(A)A微循环障碍B心功能不全C血压下降D神经抑制11、再生能力最弱的是(A)A神经细胞B上皮细胞C心肌细胞D脂肪细胞12、水肿时,体积明显肿大的是( D )A心B肝C肺D肾13、当病因消除后,下列那种变化不能恢复( D )A萎缩B颗粒变性C脂肪变性D坏死14、动物体腔内出现血液成血凝块称之为(A)A积血B淤血C溢血D血肿15、因胆红素突然过多引起的黄疸称为(A)A溶血性黄疸B实质性黄疸C阻塞性黄疸D肝性黄疸16充血的组织首先发生的一般是(D )A水肿B萎缩C血肿D淤血17急性炎症中增生的白细胞大多为(A)A嗜中性B嗜酸性C嗜碱性D单核细胞18三种代偿形式中,发生较慢的是( C )A功能代偿B代谢代偿C结构代偿D上述三者都不对19“虎斑心”见于(A)A变质性炎B出血性炎C浆液性炎D增生性炎20最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器官是(A)A心B肝C肾D肺21因血液性质改变引起的缺氧称( D )A呼吸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组织性缺氧D血液性缺氧22肝急性淤血时,哪种说法不对(B)A体积膨大B 质度变硬C在水中半浮半沉D肺泡中有少量红细胞23急性炎症组织中最多的是哪种细胞浸润(C )A浆细胞B淋巴细胞C中性白细胞D巨噬细胞24下列对缺氧最最敏感的是( C )A肌肉B结缔组织C神经组织D骨组织25坏死局部呈灰白色固态、楔形,其原因可能的是( D )A细菌感染B毒物中毒C结构代偿D梗死26再生能力最强的是( B )A神经细胞B上皮细胞C心肌细胞D脂肪细胞27颗粒变性的细胞中出现的颗粒是( D )A水滴B脂肪滴C多糖D蛋白质28通常表现为慢性炎症的是(D )A浆液性炎B化脓性炎C纤维素性炎D增生性炎四、判断题1、充血是长期的,可发生于全身淤血只能发生于局部(错)2、浆液性炎只发生于浆膜(错)3、皮肤水肿时,弹性降低指压留痕(对)4、炎症中增生的细胞称为炎性细胞(错)5、胆红素排泄的主要途径是肠管(错)6、采取病理学检查的病料时切块不易过大(对)7、局部血液含量增多,会引起局部代谢,机能加强(错)8、体内脂肪细胞减少或增多的现象均称脂肪变性(错)9、干酪样坏死组织质度松软易碎灰白色外观豆腐渣样(对)10、细胞坏死时有细胞核的变化(对)11黏液性炎只发生于黏膜(错)12实质器官水肿时,体积肿大不明显(对)13萎缩和变性都是可逆性变化(对)14肝脏发生的水肿称为肝性水肿(错)15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适应能力很强(错)16细胞核的变化是判断细胞死亡的形态学标志(对)17在增生性炎中,没有渗出和变质性变化(错)18采取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病料时,组织块可以很大(错)五、简答题1.血栓、死后血凝块的区别?区别项目血栓死后血凝块表面干燥、粗糙、无光泽湿润、平滑、有光泽质地色泽混杂,灰红相间,尾部暗红柔软、有弹性色泽色泽混杂,灰红相间,尾部暗红色暗红色或在血凝块上层呈鸡脂样与血管壁的关系与心血管壁黏着易与血管壁分离组织结构具有特殊结构无特殊结构2.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脂变与水泡变性的区别?(1)眼观:轻度脂变时,病变器官的变化常不明显,仅见器官的色彩稍显黄色。
重度脂变时,器官体积肿大,边缘钝贺,表面光滑,质地松软软易碎,切面微隆突,呈黄褐色或土黄色,组织结构模糊,触之有油腻感,重量减轻。
若脂变肝脏同时伴发淤血,则肝脏切面由暗红色的淤血部分和黄褐色的脂变部分相互交织,形成类似槟榔切面的花纹色彩,所以称作槟榔肝。
心脏发生脂变时,在心外膜下和心室乳头肌及肉柱的静脉血管周围,可见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分布在正常色彩的心肌之间,呈黄红相间的虎皮状斑纹,故有“虎斑心”之称。
(2)镜检:脂变细胞肿胀,胞浆内出现大小不一的圆球状脂肪滴,随着病变发展,脂肪小滴可融合成大脂滴,胞核被挤于一侧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