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室内设计基础论文
论文题目洛可可风格家具
系别艺术系
专业装潢艺术设计
学生姓名颜洋
学号2010050637年级2010级06班任课教师赵璐璐
成绩
洛可可风格家具
专业:装潢艺术设计学生:颜洋学号:2010050637
【摘要】洛可可式家具风格,是在巴洛克家具造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家具形式。
它排除了巴洛克家具造型装饰中追求豪华、故作宏伟的成分,吸收并夸大了曲面多变的流动感,强调非对称性与女性化的线条美。
以复杂的波浪曲线模仿了贝壳、岩石的外形,致力于追求运动中的纤巧和华丽,强调了适用中的轻便与舒适。
它故意破坏了形式美中的对称与均衡的艺术规律,形成了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新风格。
【关键词】洛可可、非对称性、曲线美、用材
一、洛可可风格的起源
洛可可(Rococo)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一开始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
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时期,由于国家对工商业与文化实行奖励政策,还有法国大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爆发,这些客观形式的转变促使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文学艺术也随之蓬勃与兴盛。
经历了男性理性时代的法国人开始渴望柔和暧昧的女性化情感,尤其是没落的封建贵族们,他们从路易十四时期的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之后,开始追求奢侈享乐的生活,崇尚轻浮华丽的艺术,洛可可艺术便应运而生,并且迅速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主流艺术和社会风尚。
并取代了巴洛克艺术风格。
洛可可一字是从法国字rocaille演变而来,原意是由贝壳或小石头制成的装饰物,如此小巧之物用现代流行的说法,即为“细节”。
还有一意即为贝壳工艺,指用贝壳、石子等做假山,或以旋涡纹、花饰为主的装饰形象,后来引申为一种纤巧、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
洛可可风格虽保有巴洛克风格之综合特性,但却缺乏巴洛克风格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尤其强调精美柔软的气氛并大量使用光线。
家具之中,贝形、卷曲形以及上述之花状纹、带状纹等均甚流行。
二、洛可可风格家具的特点
洛可可风格宛如中国的明式家具,以流畅的线条和唯美的造型著称。
细腻柔媚,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弧线和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漩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
如果巴洛克艺术是男性化艺术象征,那么洛可可艺术则是典型的女性化艺术。
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不仅是洛可可艺术的保护人和倡导者,又是洛可可艺术的象征性人物,她引领了整个法国的艺术潮流,在她的推波助澜下,洛可可艺术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因此洛可可艺术又称蓬巴杜风格。
洛可可家具是对新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响应,强调生活的舒适性和愉悦感。
三、洛可可风格家具的色彩
法式家具在色彩上以素净、单纯与质朴见长。
偏爱明亮色系,以米黄、白、原色。
以青白色为基调。
模仿西欧上流社会妇女的苍白肤色,以示高贵。
在青白色的基调上饰以雕刻或石膏浮塑饰件,同时涂以金色的自由曲线或贴金、彩绘,而在表面用高级硝基漆罩光。
洛可可式的彩漆家具也很具特色,其中以黑漆和白漆为多,并饰以华丽的贴金浮雕和镶铜装饰,具有异常纤秀典雅的艺术效果。
四、洛可可风格家具的材质
在摄政式和路易十五时期的风格家具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材料是木材、清漆、龟壳和青铜。
五、洛可可风格家具在各国的体现
英国洛可可时期主要是齐宾代尔式家具。
齐宾代尔是以家具设计师、木材雕刻家和家具制造者而闻名。
他的作品体现了洛可可风格的基本要素,在造型能力和制作技术上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他一生中所设计和制作的家具,无论是种类和数量都很庞大,其家具的特点是形态稳建匀称,局部雕刻装饰,前期多用优雅轻快的曲线,后期则多用直线。
其中最著名的是“齐宾代尔式”座椅。
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十五的洛可可风格传入意大利。
意大利威尼斯的室内装饰和家具开始追求华丽的效果,促使法国路易十五的家具风格在威尼斯迅速发展。
意大利洛可可家具的造型和法国路易十五式家具一脉相传。
但由于意大利的物质条件极差,缺乏珍贵木材,为了取得奢华效果,只能用劣等材料进行伪装。
于是出现了用当地出产的石膏填补家具的接缝并平涂表面的方法,这为贴金和彩绘创造了有利条件。
受到中国的影响,威尼斯的蜡克家具也很发达。
家具装饰采用黑漆地上饰以浓厚的中国装饰画,或采用浅绿色等浅色调作地,再饰以花卉、风景画面,这种蜡克漆装饰的家具多为上流社会使用。
一般市民阶层的家具在威尼斯则多用清漆涂饰。
漆涂饰工艺较为简单,在家具表面涂上底色,再绘以装饰画面,然后再罩以清漆。
参考文献:
[1]袁宝林,远小近,欧洲美术从洛可可到浪漫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康海飞,家具设计资料图集,上海科技出版社
[3]张琦曼,郑曙旸,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