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1)

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1)


二、全面性要求
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 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 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 、预算执行等情况。
三、及时向要求
事业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 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 延后。
3、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 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 ,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 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 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 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 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 二类。
(12)公用设施管理 (13)物资仓储 (14)监测
(15)勘探与勘察 (16)测绘 (17)检验检测与鉴定
(18)法律服务
(19)资源管理事务
(20)质量技术监督事务 (21)经济监督事务
(22)知识产权事务
(23)公证与认证
(24)信息与咨询
(25)人才交流
(26)就业服务
(27)机关后勤服务
取得资产时没有支付对价的,
1、其计量金额应当按照有关凭据注明 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
2、没有相关凭据的,其计量金额比照 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 运输费等确定;
3、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 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所取得的资产 应当按照名义金额入账。
(八)首次引入了折旧和摊销要求
新准则规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部在相关财务会 计制度中规定”,从而对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真实 反映资产的消耗水平提出了统一要求,有利于为 加强资产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行公共产品或 服务成本核算提供信息支持。
(九)调整了净资产项目的构成
新准则适应统驭范围扩大的新定位,对各会计 制度净资产构成中的共性项目制 单位给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 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离退休待遇,转制 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 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有 关规定执行;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 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执行,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 稳衔接。医疗保障,离休人员继续执行现行 办法,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转制前已退 休人员,转制后继续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 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障等待遇。
1、适应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增加了“财政补助 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项目, 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
2、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修订相协调, 将原“固定基金”修改为“非流动资产基金”。
(十)首次引入了财务报告概念(第八章)
借鉴企业会计改革和国际惯例,新准则引入了“财务 报告”概念,规定,“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 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的时间表——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 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中国 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涉及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的利益 。
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 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 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 记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 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 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 人员,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 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统 筹考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离退休人员养 老待遇水平。
2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 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 事:28个行业
(1)教育 (2)科研 (3)文化 (4)卫生 (5)体育 (6)新闻出版 (7)广播电视(8)社会福利(9)救助减灾 (10)统计调查 (11)技术推广与实验
“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至少包括 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或收入费用表、财政补助收入支 出表”,并完善和统一了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 构成及列报格式。
1、在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上,为了增强报表结 构的合理性,明确资产负债表由资产、负 债和净资产三大要素构成,不再包括收入 和支出。
2、首次引入了流动性分类标准
(四)首次建立了“费用”要素 考虑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些采用权
责发生制,有些采用收付实现制,且事业单 位会计制度也非纯粹的收付实现制,为增强 准则统驭性,新准则将旧准则中的“支出” 要素修改为“支出或费用”要素。
(五)首次提出了六个质量要求
新准则针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突出问题, 强化了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在对原可 靠性、及时性、可比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原则要 求进行重新表述和排序的基础上,增加了“全面性 ”要求,强调“将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 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主要修订内容 (一)扩大了准则的统驭范围
原准则仅统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新准则将统驭范围扩大到事业单位会计 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首次确立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 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
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 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 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 、作出经济决策。
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5、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
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6、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
。 7、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章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真实性要求 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生的经济业务或者
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 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 实可靠。
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28)其他
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标准体系
第一层
会计法
预算法
第二层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第三层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和 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中小学 高校 科学
中小学 高校 科学
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测绘 地质 文物 文化
新准则规定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统一按流动 性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 流动负债。相应地,旧准则中的“对外投资 ”也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其目的是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开展对事业单位 财务状况、财务风险等的分析和评价,
3、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中增加了“财政 补助收入支出表”。 这一变化兼顾了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 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体系更为完整,以满 足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
第一章 总 则
一、制定目的 ——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 展。
二、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 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
三、适用范围——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包括国 有的、民营的。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 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
只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后,《事业 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使用主体的界定才会清楚,事业单位会计 标准本身才能统一。会计标准统一之后, 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也就具有了可比性, 有利于进行统一的财务管理。
(三)财政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财政先后实行了国库集中支 付、政府收支分类、工资和津贴补贴、财政 拨款结转结余管理等公共财政改革,会计准 则应新增有关会计核算内容,以便与改革政 策进行全面和有机的衔接。
另外,考虑到事业单位并无自行根据业 务事项的重要性而调整会计报表格式的权 限,从而取消了旧准则中的重要性原则。
(六)新增了“在建工程”资产类别(21条) 新准则在非流动资产项目构成中新增加
了“在建工程”。这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全面 性要求,为各会计制度将基建项目并入会计 “大账”提供了依据。
(七)统一了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一般原则
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 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 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会计信息使用者包 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 、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1、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2、应当以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3、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4、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
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1)
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
一、我国事业单位的构成
1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 院令第411号 2004年6月27日)第二条规定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 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 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及 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 、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三)重新界定了会计基础 (第九条) 旧准则第十六条仅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制
度的适用对象,规定其“会计核算一般采用 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 用权责发生制”。
新准则:“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 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 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 体规定。”,同时还规定“行业事业单位的 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由财政部在相 关会计制度中规定”。
(四)事业单位改革会计遇到的新情况
如事业单位基建工程并账问题,如实反映资 产价值问题,借款利息问题等
(五)配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实 施。 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事业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