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9 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对照组和静脉滴注治疗组,治疗4 w,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的变化。

结果静脉滴注组和口服对照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而静脉滴注组上升度明显高于口服对照组(P<0.01)。

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改善缺铁性贫血的效果优于口服硫酸亚铁。

标签:贫血;蔗糖铁注射液;疗效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症,多见于青少年、育龄妇女和老年人,还有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失血、铁摄入不足等患者。

IDA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

这种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1]。

近年来,莱州市人民医院选择确诊的部分IDA患者进行蔗糖铁静脉补铁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2011 年10 月~2013 年9 月入院的IDA患者89 例,其中男患者27 例,女62 例;年龄17~79 岁,平均年龄为43.2岁。

所有病例均经血常规、铁代谢检查,可排除其他贫血症。

所有患者血红蛋白57~96 g/L,血清铁蛋白均<11μg/mL,血清铁<9.03 μmol/L ,符合缺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2]。

所有患者均遵循自愿原则且知情同意。

另外排除有严重肝病、铁剂过敏史、严重营养不良等症状的患者。

1.2分组治疗分为两组,静脉补铁治疗组:每次1 支蔗糖铁注射液稀释于100 mL 生理盐水中,20min滴完,4次/w;首次治疗前给药30~50mg,给药30min 后无不良反应,继续给予余下药液,治疗组47例,平均年齡为4
2.8岁,女性28例,男性19例;其中月经过多23例、胃炎15例、营养不良9例;治疗前血红蛋白浓度为(68.3±10.1)g/L。

口服补铁组:琥珀酸亚铁0.1 g/次, 3 次/d, 共服4 w, 口服组42例,平均年龄为4
3.8岁,女性26例,男性16例;月经过多21例、胃炎10例、营养不良11例;治疗前血红蛋白浓度为(67.9±9.9)g/L。

1.3疗效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2、4w测定患者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

治愈:男性H b≥120g/L, 女性Hb≥110g/L, SF≥20g/L; 有效:Hb上升≥20 g /L; 无效:治疗后未达上述标准。

1.4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无皮肤瘙痒、便秘、腹痛等不良反应。

1.5统计方法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蔗糖铁静脉滴注治疗组2w治疗后愈46,有效1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7.9%,有效率为100%,琥珀酸亚铁对照组4w 治疗后治愈36,有效5例,无效1 例,治愈率为85.7%,总有效率为97.6%,两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b和SF改善情况蔗糖铁静脉滴注治疗组2w治疗后Hb值由68.3±10.1g/L升高12
3.4±9.7g/L,琥珀酸亚铁口服对照组4w治疗后Hb值由67.9±9.9g/L升高82.4±10.4g/L,SF值上升差值分别为(38.7±12.2)、(1
4.8±6.7)g/L,静脉补铁血清铁蛋白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口服补铁组(P<0.001)
2.3不良反应琥珀酸亚铁口服对照组有5例发生胃肠道反应, 发生率为11.9%。

其中,便秘4 例, 恶心1 例, 对症治疗后好转。

蔗糖铁静脉滴注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铁是人体生理过程中需要的微量元素,存在于所有生存的细胞内,不但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而且还参与体内一些其他重要生化过程,如细胞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儿茶酚胺代谢及合成等。

IDA患者血红蛋白会造成组织缺氧、缺血,并且降低细胞内含铁酶催化效能,影响生物体功能代谢。

长此以往会导致精力不集中、食欲减退、体能下降、抵抗力降低等[3]。

补充铁剂常用口服铁剂,传统方法成人口服硫酸亚铁,但起效慢, 胃肠道反应较多。

本研究应用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 蔗糖铁静脉滴注治疗组血红蛋白升高幅度和上升速度均明显优于琥珀酸亚铁口服对照组, 说明静脉用蔗糖铁改善贫血的效果优于口服硫酸亚铁组。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徐从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07.
[2]邓家栋.临床血液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17.
[3]徐小平.周峰.静脉铁剂的临床应用[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0,5(4):29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