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有错误的已用红字标识出来,还有一些题目不要求掌握,以批注的形式体现出来!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A 4.A 5.D 6.C 7.B 8.A 9.D 10.D 11.C 12.B 13.A 14.B 15.B 16.D(二)多项选择题1.AB 2.ABCDE 3.BCDE 4.ABDE 5.CDE 6.ABCDE 7.BDE 8.ACDE 9.ABCDE 10.ABDE 11.AB(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第二章货币资金(一)单项选择题1.D2.C3.D4.A5.C6.D7.D8.A9.A 10.A 11.A12.D【解析】存出投资款用于投资业务,其他各项一般用于采购和结算。
(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C4.ACE5.BDE6.ABCE7.BCDE8.CDE9.BCDE【解析】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以及外埠存款一般用于采购和结算业务,而存出投资款用于投资业务。
10.BCD(三)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13.× 14.×(四)计算及账务处理题2.(1)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40 000贷:银行存款 40 000(2)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50 000贷:银行存款 50 000(3)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12 000贷:银行存款 12 000(4)借:材料采购 3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27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36 270(5)借:银行存款 3 73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3 730(6)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 150 000贷:银行存款 150 000(7)借:材料采购 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0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46 800(8)借:银行存款 3 20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 200(9)借:管理费用 3 200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3 200(10)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00 000贷:银行存款 200 000 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见表2—1。
表2—1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20×9年6月30日单位:第三章存货(一)单项选择题1.B2.D3.D4.C5.B 8.A 9.C10.C【解析】委托加工存货支付的加工费、运杂费等,均应计入委托加工存货成本;委托加工存货需要缴纳消费税的,如果存货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存货成本,如果存货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支付的由受托加工方代收代缴的增值税,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因此,本题中只有答案C符合题意。
11.C 12.C22.B 23.C24.B【解析】期末结存存货与本期发出存货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根据上列公式,在存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意味着本期发出存货成本较低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本期发出存货成本较低,导致本期利润较高。
25.B【解析】在建工程领用的库存商品,应视同销售,按库存商品的计税价格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连同领用的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一并计入有关工程项目成本。
本题中,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2 000+2 500×17%=2 425(元)26 B【解析】在建工程领用外购的原材料,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应按所领用原材料的账面价值加上进项税额转出一并计入有关工程项目成本=2 000+2 000×17%=2 340(元)27.A 28.D 29.B 30.C 33.D34.D 【解析】超支差异是指存货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因此,10 000元-计划成本=200元计划成本=10 000-200=9 800(元)35.B 【解析】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1 500(441 000450 000)75 000450 000-+-+×100%=-2%36.B 【解析】本月材料成本差异=(+1000+292 000—300 000)/(50 000+300 000)=-2%37.C 【解析】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20 000+20 000×3%=20 600(元)38.C 【解析】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划成本+存货应负担的超支差异=50 000+2 000=52 000(元)存货的账面价值=存货的实际成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2 000-6 000=46 000(元)39.A 【解析】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划成本-存货应负担的节约差异=80 000-5 000=75 000(元)存货的账面价值=存货的实际成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5 000-10 000=65 000(元)40.D 41.C 42.B 43.D44.B 【解析】当年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当期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300 000-250 000)-20 000=30 000(元)45.B 46.B 47.D 48.B49.C 【解析】如果盘盈或盘亏的存货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先按规定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
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当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二)多项选择题1.ACE2.ABCDE3.ACE4.ABCD5.BCE7.ABCD 9.ABCD 10.ABDE 12.BCE 13.ABD14.CE 【解析】生产部门领用的周转材料,其成本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管理部门领用的周转材料,其成本应计入管理费用;用于出租的周转材料,其成本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周转材料和用于出借的周转材料,其成本应计入销售费用。
15.BCD 【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登记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
取得存货并形成差异时,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在该科目的借方登记,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在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发出存货并分摊差异时,超支差异从该科目的贷方用蓝字转出,节约差异从该科目的贷方用红字转出。
16.BCE 17.ABC(三)判断题1.×【解析】为固定资产建造工程购买的材料,期末时如果尚未领用,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工程物资”项目反映。
2.√3.√4.√5.√6.×【解析】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虽然销货方在分期收款期限内仍保留商品的法定所有权,但所售商品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转移给购货方,因而属于购货方的存货。
7.×【解析】不同行业的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各不相同,存货的具体构成也不尽相同。
例如:服务性企业的存货以办公用品、家具用具,以及少量消耗性物料用品为主;商品流通企业的存货以待销售的商品为主,也包括少量的周转材料和其他物料用品;制造企业的存货不仅包括各种原材料、周转材料,也包括在产品和产成品。
8.√ 9.√10.×【解析】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11.√ 13.√15.√16.×【解析】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存货短缺、毁损等情况,报经批准处理后,应区别情况进行会计处理:(1)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有关存货的采购成本。
(2)属于供货单位或运输单位的责任造成的存货短缺,应由责任人补足存货或赔偿货款,不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3)属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将扣除保险公司和过失人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17.×【解析】见16题解析。
18.×【解析】见16题解析。
19.×【解析】需要缴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存货,由受托加工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分别以下情况处理:(1)委托加工存货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由受托加工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存货成本;(2)委托加工存货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由受托加工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按规定准予抵扣,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待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生产完成并销售时,从生产完成的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额中抵扣。
20.√ 21.√ 29.√30.×【解析】存货计价方法一旦选定,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不是不得变更。
如果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变更或变更会使会计信息更相关、更可靠,则应当变更。
31.×【解析】个别计价法虽然具有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完全一致的优点,但其操作程序相当复杂,因而适用范围较窄,在会计实务中通常只用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或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的计价,以及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值较高或体积较大、容易辨认的存货的计价。
32.√33.×【解析】企业作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对象支付的商品,应作为商品销售处理,按该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按该商品的账面价值结转销售成本;但作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对象支付的商品,则不作为商品销售处理,应按该商品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
35. √【解析】在建工程领用的原材料,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应连同原材料成本作为有关工程项目支出。
36.√37.×【解析】企业没收的出借周转材料押金,应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入账。
38.√39.×【解析】五五摊销法是指在领用周转材料时先摊销其账面价值的一半,待报废时再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另一半的一种摊销方法。
40.√41.×【解析】存货的日常核算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但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当按实际成本反映存货的价值。
42.×【解析】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计划成本高于实际成本的差异,称为节约差异,计划成本低于实际成本的差异,称为超支差异。
43.×【解析】见42题解析。
44.×【解析】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只有外购的存货需要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进行计价对比、确定存货成本差异,通过委托加工、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取得的存货,应直接按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确定存货成本差异,不需要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进行计价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