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学习情境一学习情境一学业评价表1.“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表现评价表(1)评价王体:说明:监控:监控小组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时每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评价:"4 ”表示行为总是发生;“ 3 ”表示行为经常发生;“ 2”表示行为很少发生;“1 ”表示行为没有发生。
1•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后,立即讨论制定学习计划2.小组成员中设计任务分工明确3.小组成员注意倾听并考虑别人的观点4.大家共享信息资源5•完成任务过程能认真研究遇到的问题并主动思考解决办法6•完成任务时积极,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合作7•完成任务时感兴趣,小组成员积极参与8•完成任务时有目的性,小组成员之间相处融洽9•完成任务时充满激情,小组成员之间主动沟通10.按任务要求独立开展学习与工作11.小组成员献计献策制订较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案12.小组成员对仪器仪表操作规范,符合要求13.小组成员能合理选择元器件14.按时完成设计报告并汇报在团队中的设计任务15.完成的电路能实现设计所要求效果并有创新16.完成的控制系统设计后,工作台面整洁12 3 412 3 4 12 3 4 12 3 412 3 4 12 3 412 3 4 12 3 4 12 3 4 12 3 4 12 3 4 12 3 4 12 3 4 12 3 4 12 3 4组别:说明:监控:监控小组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时每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评价:(4)表示4分;(3)表示3分;(2)表示2分;(1)表示1分。
1.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1)能够从教科书和课堂获得所需信息。
(2)能够利用学校的信息源获得所需信息。
(3)能够从大众媒体和所有渠道获得所需信息。
(4)能够开拓创造新的信息渠道;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2.工作与学习的方法能力(1)能够回忆、再现学习内容。
(2)能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独立学习。
(3)能够独立确定学习的时间、方法;能解决调试过程出现的问题。
(4)能够认识自己的缺陷并及时补救;独立决定学习进度和制定设计方案。
3.计划组织与执行能力(1)能够解释工作过程;依据教师制定的标准检查工作任务是否完成。
(2)能够按照给定的工作计划较灵活地完成设计任务;独立评估成果。
(3)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独立制定项目工作计划。
(4)能够对复杂任务进行模块化设计并独立解决问题。
4.交流与合作能力(1)能够参与讨论;完成小组给定的软硬件设计任务。
(2)能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适应小组工作方式。
(3)在小组工作中态度友好,富有创新性。
(4)能够代表本专业与其他同学合作;在工作小组中活动自如。
5.心理承受力(1)能够在教师监督下完成任务和自我评估成果;胜任较低心理要求的工作。
(2)能够胜任中等心理要求的工作。
(3)责任心更加经常化、自觉化;由于自信心等原因,能胜任较高要求。
(4)能够自觉对小组和项目负责;有完成重大任务的心理准备。
组别:汇报人:汇报内容:评价主体:说明:监控:监控小组代表在做口头汇报时每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评价:4表示仃为总是发生;3表示仃为经常发生;2表示仃为很少发生;1表示仃为没有发生。
A•身体表现a.站直,面向观众 4 3 2 1b.面部表情随着表达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4 3 2 1 C.保持与观众眼神的交流 4 3 2 1 d.适当的手势 4 3 2 1 B声音表现a.说话节奏平稳,语速适当 4 3 2 1b.用声调变化强调重点 4 3 2 1 C.声首足够大,每一位听众都能够听清楚 4 3 2 1 d.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4 3 2 1 C语言表达a.表达时用词恰当准确 4 3 2 1 b信息组织逻辑清晰 4 3 2 1 C.语言简练,不罗嗦 4 3 2 1d.表达流畅,语意完整 4 3 2 1e.能正确回答教师提问 4 3 2 1f.回答问题及时 4 3 2 1续上表4•技能作品评价表组别: 汇报人: 汇报内容:评价主体:说明:监控:监控小组代表在做口头汇报时每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评价:4表示仃为总是发生; 2表示行为很少发生; 3表示仃为经常发生;1表示行为没有发生。
A.项目设计报告a.小组成员能正确完整写明实验内容4 3 2 1b .小组成员正确画出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43 2 1c .测试结果与分析符合要求 4 3 2 1 d .流程图和程序的设计简洁模块清晰 4 3 2 1 e .报告文档版面清楚,格式完整 4 3 21f .报告文档是否体现知识拓展模块的设计 4 3 2 1 g .报告文档最后写出学习小结,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 432 1B.实物作品展示a.小组成员能够操作演示并有明显的效果 4 3 2 1 b .控制系统设计符合学习要求,能实现基本功能 4 3 2 1 c .控制系统的美观程度 4 3 2 1 d .控制系统的设计效果有创意 4321任务1教学过程任务2教学过程要实时监测一个加热炉的温度:测量温度范围大约为50〜80 C,检测结果的精度要求达到1 C。
现有3种带数字显示表的温度传感器,它们的量程分别是0〜500 C , 0〜300C , 0 100 C,精度等级分别是级、级、级,为了满足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学习目标(1)掌握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及类型(2)了解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与性能指标(3)能够根据实际要求选用传感器教学过程设计任务3教学过程U _ 叫________ 儿rr二码码一禹比丁由此式可见:若R1R3 =F2R4,则输出电压Uo为零,称为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把 R1R3 =R2R4或R l/R2= R4/R3称为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这说明欲使电桥平衡,其相对两臂电阻的乘积相等,或相邻两臂电阻的比值应相等。
2)单臂电桥3)双臂电桥4)四臂电桥上述三种工作方式中,全桥四臂工作方式的灵敏度最高,双臂半桥次之,单臂半桥灵敏度最低。
采用四臂全桥(或双臂半桥)还能实现温度自补偿。
2.交流电桥由图可导出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r平$ =司巧[沁4阿=巒斗冋调制电路把缓慢变化的信号先变成频率适当的交流信号,然后利用交流放大器放大,最后再恢复为原信号,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续上表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讲解相关知识1.直流电桥1)直流电桥平衡条件教师通过问题引导等形式进行讲解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学生边学边练tarns吧WWW,一般把控制高频振荡波的缓变信号称 为调制波,载送缓变信号的高频振荡波称为 载波,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波称为已调波, 根据调制原理不同,分别称为调幅波、调频 波,如图所示。
解调是对已调波进行鉴别以恢复缓变的测 量信号滤波电路滤波是测量系统排除干扰、抑制噪声常 用的方法。
滤波技术分为硬件滤波和软件滤 波。
硬件滤波器是一种选频电路,它的功能 是让指定频段的信号以固定增益通过,而将 其余频段的信号加以抑制或使其极大地衰 减;软件滤波是通过计算机程序,采用某些 算法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
滤波电路在测控系统中的作用:一方面 是滤除噪声,另一方面是分离各种不同的信 号。
根据滤波器处理信号的频带,滤波器可 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 带阻滤波器等四种步骤 讲解相 关知识学习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调制是指利用被测缓变信号来控制或改变 高频振荡波的某个参数(幅值、频率或相 位),使其按被测信号的规律变化,以利于 信号的放大与传输。
若控制量是高频振荡波 的幅值,则称为调幅(AM );若控制量是高 频振荡波的频率或相位,则称为调频( FM ) 或调相(PM )。
教师通过 多媒体课 问题引导 件 等形式进实物演示行讲解学生边学 边练时间分配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讨论完成任务的方案电阻电桥设计采用四个性能一致的1K Q精密电位器组成如图所示电路,输入直流9V电源,初始状态将电位器调整在中间,各桥臂阻值为讨论法引导文法实训电路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电路制电阻电能测试成果检评价(学生互评、评)为了方便制作和器件的重复利用,可采用面包板进行电路搭建,这样便于电路调整,减少制作成本。
将四个电位器先调至中点,用万用表测其阻值为500 Q,再插接在面包板上组成桥路,接好电源线和输岀电极。
接入9V直流电源,就可用万用表或数字毫伏表测量电桥的输出电压了。
(1)电桥搭建好后,接入电源,将输岀接到电压表就可开始电桥输岀性能的测试。
(2)单臂时只调整一个电位器即可,双臂时调整两个,全桥时四个电位器同时调整。
(3)调邻边电阻时方向要相反,使一变电阻增大,另一边电阻减小;而调对边时则要使变化方向相同。
(4)设定电位器的阻值每隔100Q为一个测点进行记录,并对误差进行分析。
在整个过程中依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检查本小组设计电路是否符合要求。
测量结果是否在正常误差范围内。
(1)小组中一位成员展示制作完成的电路,小组给岀自评成绩。
(2)小组一位成员介绍一下电路制作的思路和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3)结合小组所提交的设计项目,根据学习过程按任务要求独立完成的情况以及设计报告的完成情况等,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小组的工作情况。
教师重点实训电路学牛查阅讲解板资料个别指导学生动手实际制作个别指导教师检查成果教师重点讲解教师点评实训电路实训电路实训电路学生动手实践学生互相检查小组讨论代表发言20分20分10分20分学习情境二学习情境二学业评价表1.“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表现评价表(1)组别: 评价主体:说明:监控:监控小组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时每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评价:"4 ”表示行为总是发生;“ 3 ”表示行为经常发生;“ 2”表示行为很少发生;“1 ”表示行为没有发生。
1•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后,立即讨论制定学习计划2.小组成员中软硬件设计任务分工明确3.小组成员注意倾听并考虑别人的观点12 3 4 12 3 4 12 3 44.大家共享信息资源5•完成任务过程能认真研究遇到的问题并主动思考解决办法12 3 4 12 3 46•完成任务时积极,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合作7•完成任务时感兴趣,小组成员积极参与8•完成任务时有目的性,小组成员之间相处融洽9•完成任务时充满激情,小组成员之间主动沟通10.按任务要求独立开展学习与工作12 3 4 12 3 4 12 3 4 12 3 4 12 3 411.小组成员献计献策制订较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案12.小组成员对仪器仪表操作规范,符合要求13.小组成员能合理选择元器件12 3 4 12 3 4 12 3 414.按时完成设计报告并汇报在团队中的设计任务15.完成的电路能实现设计所要求效果并有创新12 3 4 12 3 416.完成的控制系统设计后,工作台面整洁12 3 4说明:监控:监控小组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时每种行为发生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