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房工程方案样本

机房工程方案样本

第八章机房工程一、概述1.1 设计原则为了将XX 大厦的各类机房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化信息数据处理中心,使XX大厦成为一座有灵魂的智能化大厦,我们设计她的核心机房遵循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扩展性、国际标准性及开放性、通讯容量需求控制、美观舒适、经济合理的原则。

本工程采用了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及材料, 并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都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机房现有义务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在整体上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1.2 机房主要环境条件要求一、开机时的温度和湿度温度:20-25 °C ,最佳:22 C ;相对湿度: 40%-60%, 最佳: 55%;最大温度变化率:10 C。

小时。

二、空气洁净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等于0.5卩M的尘粒数,应小于18000 粒。

三、噪声在系统停机条件下, 在主操作台位置测量应小于50db(A).四、电磁干扰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0db;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五、振动在系统停机条件下, 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不应大于500mm/s2六、静电地面、吊顶、吊顶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露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七、照度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平均照度为》500勒克斯(离地面800MM处),辅助房间的平均照度为》300勒克斯(离地面800MM处),应急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勒克斯(离地面800MM处)。

八、电压、频率允许变动范围:单相220V+4%r 220V-8%; 50HZ土0.5HZ。

九、瞬间变动电压不能超过220V± 15%1.3机房概况及平面功能划分机房主要设于大楼七层(药监局信息中心机房)、九层(审计局信息中心机房),一层(BA、消控及安保机房和程控交换机房),机房标准层层高为3.5米左右,大梁底标高为3.0米左右。

大楼须考虑机房专用及24小时运行的舒适型空调室外机组的放置区域,室外机组到机房空调内机的管路长度尽量不要超过50米。

机房专用空调处要考虑空调进水和排水管,应采取有效的防止给排水漫溢和渗漏的措施。

其余水源和给排水系统原则上不进机房或穿越机房。

机房的楼板荷载宜保证在400—500公斤/平米以上,一些UPS设备、空调设备等大负荷设备区域,根据实际情况一般需进行楼板加固处理。

本次设计建筑平面功能划分如下根据用户新的要求,6层药监局的机要室和总机室地板、吊顶、墙面装饰由我司施工,材料同其它机房。

九层主控室(网管机房)采用等离子显示屏。

二、装潢工程大厦机房装潢的重点目的有防尘、屏蔽、防静电、空调送回风处理、防漏水设施、隔热、保温、防火等。

在满足机房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装饰风格为:高科技部门格调、淡雅、时尚、环保、以人为本。

材料选用及施工工艺处理上选择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不燃、屏蔽、防静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

2.1提升地板工程机房区域地板采用仿美露防静电活动地板,铺设高度250mm(精密空调区域)和150mm(普通空调区域),地板下作网络接地处理。

为保证地面的洁净度,地坪作平整清洁处理后,刷环氧树脂地坪漆多遍。

为防止机房楼板产生结露现象,采用机房专用空调区域地坪应采用保温棉进行保温。

走道地面上仅铺进口防静电块毯,消防钢瓶间地坪仅刷环氧树脂地坪漆多遍;电脑机房入口,建议施作可移动的防滑坡板(加长),以方便设备上下进出,而且不会影响美观。

提升地板接地网采用6mm2裸铜线十字型压接施工方式,安装于保温层上方。

取一端点接至接地铜板采取单一回路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2.2隔间装潢工程一层、六层、七层、九层机房区域墙面主要采用防静电彩钢板,板后作网格接地处理,美观、大方,并能达到屏蔽和防静电的效果。

九层主机房和主控室之间隔断采用全玻璃隔断,主要考虑视野透明,增加开阔感及便于主控室员工监察有关计算机设备的运作情况。

每扇门有闭门器,使门能自动关闭。

主要进出通道门加有门禁系统。

2.3吊顶装潢工程九层机房精密空调区域天花吊顶采用双层吊顶,内吊顶为FC板吊顶, 外吊顶为比利时进口铝合金冲孔方板,中间为一个静压回风库,此材料最适宜机房装修,并能达到回风、屏蔽、吸音和防静电的效果。

七层机房天花吊顶主要采用单层进口比利时铝合金冲孔方板,并加有吸音棉。

一层机房吊顶主要采用阿姆斯状矿棉板吊顶。

为了整个机房区域整齐美观,天花图与高架地板图相协调,分隔图案相同。

2.4机房标咼本着科学设计,严谨施工的态度,对完成后的最终标高问题将根据建筑、机电、消防具体设计与施工,参考最新设计方案,由现场确定。

根据现场实测情况,机房设计标高如下:(暂定)九层中心机房区域标高三、机电工程3.1 空调系统工程3.1.1 容量计算及配置A. 空调机组选择九层审计局机房区域: 主控室、主机房、屏蔽机房(1)用户场地情况: 主控室面积为43平方米、主机房面积为84 平方米、屏蔽机房面积为34 平方米。

(2)发热量计算:按300kcal/m2 • h计算。

总热负荷300*161=48300kcal/h( 3)机型选择:机房区域是重要单位, 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非常高, 因此本次设计选择机型作30%的备份考虑, 则本区域总热负荷为6.3 万大卡左右/小时。

根据实际情况和用户实际需求, 推荐采用美国非尼克斯风冷式机房精密空调系统, 送风方式下送上回, 配置为DA 30/30 双模块机组一组, DA30 单模块机组一组, 为2+1模块备用方式, 制冷总量为7.8 万大卡左右/小时。

缓冲走道采用大楼中央空调, 消防钢瓶室不采用空调。

七层药监局机房( 1)用户场地情况:主机房面积为33 平方米。

(2)发热量计算:本区域按300 kcal/m2 • h计算。

热负荷:主机房为300*33=9900kcal/h( 3)机型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和用户实际需求, 采用日本大金吸顶式空调系统, 配置为主机房5匹机一台, 3 匹机一台( 含有适当备份) 。

一层机房区域一: BA、消控及安保机房(1)用户场地情况: 面积为48 平方米。

(2)发热量计算:本区域按300 kcal/m2 • h计算。

热负荷: 300*48=14400kcal/h( 3)机型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和用户实际需求, 采用日本大金吸顶式空调系统, 配置为3匹机二台, 制冷总量为 1.4 万大卡左右/小时。

区域二:程控交换机房( 1)用户场地情况:建议面积为11 平方米。

(2)发热量计算:本区域按300 kcal/m2 • h计算。

热负荷: 300*11=3300kcal/h( 3)机型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和用户实际需求, 采用日本大金壁挂式空调系统, 配置为2匹机一台, 制冷总量为4500万大卡左右/小时。

B. 新风机组选择新鲜气体的不断涌入, 使计算机房里的空气保持一定的清新度, 对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及机房操作人员的健康都十分重要。

根据大楼的实际情况, 九层机房精密空调区域, 使用独立新风系统, 经过风管把大楼新风送至机房精密空调上方, 与空调回风混合后, 再经过精密空调过滤处理后, 送风至机房各个区域。

其余机房保留大楼新风系统。

3.2 电气系统工程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供电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不但要解决计算机设备( 主机、网络、主控、电脑、终端等) 用电的问题, 还要解决保障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的其它附属设备( 计算机房空调、照明系统、安全消防系统等) 的供配电问题。

3.2.1 供配电系统1.电力分配市电输入建议保证双电源供电, 经大楼总配电室自切装置后, 引三相五线制交流电源至各楼层机房输入配电柜, 经配电柜分路开关供空调等动力设备,UPS设备及照明辅助设备用。

其中一层BA消控及安保机房容量约为8KW, 一层程控交换机房约为4KW, 七层药监局中心机房约为7KW, 九层审计局机房约为140KW。

九层输入电源要求双电源供电, 在九层机房内设末端自切装置。

2. UPS电源UPS配置九层机房采用一台80KVAUPS,对各机房进行供电,UPS供电方式为集中输出供电,UPS设备集中设于九层空调及UPS机房,输出电源经九层UPS输出配电柜分送至各机房UPS输出配电分柜,再送至机房内的机柜和计算机用电设备。

UPS配电系统预留了扩容接口和空间,今后随着设备的增加和扩展,UPS 能够以80KVA为单位逐步扩容,而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本次九层机房UPS t荐采用美国APC 80KVA UP双机并联,每台UPS后备电池为半小时大力神电池。

一层单独采用美国APC 10KVA UPS,每台UPS后备电池为半小时大力神电池。

3.2.2 照明系统计算机机房主要依靠人工采光, 计算机房照明质量的好坏不但会影响计算机操作人员和软硬件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而且会影响计算机的可靠运行。

工作位置排列与工作人员的方位要求同灯具排列联系尽量避免直接反射光, 避免灯光从作业面至眼睛的直接反射, 损坏对比度, 降低能见度。

对此机房宜用带隔栅的荧光灯, 可选用三管的或二管的, 灯具的镜面为哑光。

本工程选用英国索恩公司的防眩光荧光灯具。

机房的平均照度为》500勒克斯(离地面800Mh处),辅助房间的平均照度为》300勒克斯(离地面800MM处)。

机房区应设应急照明,平均照度为》5勒克斯(离地面800MM处)。

3.2.3 接地系统计算机接地系统是为了消除公共阻抗的蜗合, 防止寄生电容蜗合的干扰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

如果接地与屏蔽正确的结合起来, 那么在抗干扰设计上最经济而且效果最显著的一种, 因此, 为了能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 保证设备人身的安全, 针对不同类型计算机的不同要求, 应设计出相应的接地系统。

机房接地类型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交流工作接地;2.计算机系统的弱电接地;3.安全保护接地;4.防雷保护接地(处在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群中可不设此地)。

对于本工程的接地, 采用大楼联合接地网, 对此机房交流工作接地和计算机系统的弱电接地均必须从联合接地网起始端直接分别引线至机房, 引线为大于120mm2同芯绝缘导线,中间不能裸露,接地电阻要求小于0.5欧姆。

在计算机系统的弱电接地系统中, 机房内部采用网格接地方式, 就是把一定截面积的铜线或铜带在架空地板下交叉排成1800MM*1800M啲方格,交点处压接在一起。

网格接地方式不但有助于更好的保证逻辑电路电位参考点的一致性, 而且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抑制内部噪声和外部干扰的能力。

防静电接地, 在机房内凡金属地板、金属天花、墙面板均需可靠接地, 则活动地板的支撑脚、金属天花及墙面板背面必须由接地线连成一体, 并有专线引入接地网3.2.4 其它1.防瞬时浪涌及避雷在电源供电线路的干扰中瞬时过压是最令人头痛也最具破坏性, 这种干扰一般称为”尖蜂信号” ”脉冲””瞬间振荡””闪烁”等, 所有这些都可归结为同一个现象, 电压瞬间突增, 这种干扰能够短到几个毫微秒, 最长可达半个周期, 能够发生在火线与中线之间, 火线与地之间, 或者中线与地之间, 这种干扰所产生的影响很大,造成机器停机及损坏软硬件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