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学习的成语

关于学习的成语

读音:xuán liáng cì gǔ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后为当世大儒。


映雪读书
读音:yìng xuě dú shū
释义: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形容读书刻苦。

出自: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

”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圆木警枕
读音:yuán mù jǐng zhěn
释义: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

形容刻苦自勉。

出自: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凿壁偷光
读音:záo bì tōu guāng
释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造句: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

(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囊虫映雪穿壁引光
反义词:不学无术
读音:zhōu shǎo sēng duō
释义: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出自:邹韬奋《学校与商场》引星翁文:“小学教员比较是刻苦一点,可是各地因为粥少僧多,常常为争夺饭碗而闹得乌烟瘴气。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僧多粥少
坐薪悬胆
读音:zuî xīn xuán dǎn
释义: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

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出自:《金史·术虎筠寿传》:“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卧薪尝胆
尝胆卧薪
读音:cháng dǎn wî xīn
释义: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造句:我即卑官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六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

(明·史可法《请出师讨贼书》)
分甘绝少
读音:fēn gān juã shǎo
释义: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

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

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央湿,绝少分甘。


读音:gōng kǔ shí jiǎn
释义:犹攻苦食淡。

形容刻苦自励。

出自:明·王世贞《觚不觚录》:“余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


攻苦食啖
读音:gōng kǔ shí dàn
释义: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

形容刻苦自励。

啖,亦作“淡”。

同“攻苦食淡”。

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


坚苦卓絶
释义:坚毅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

清朱琦《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後》:“雖使古人堅苦卓絶之行,推彼其心,其視鼎鑊,甘之如飴,固不計其人之相賞與否。

” 罗惇曧《文学源流》:“迹其堅苦卓絶,心乎救世,皇皇道周,突不暇黔,同時諸子,寧爲是耶?” 叶圣陶《登雁塔》:“ 玄奘法师那样坚苦卓绝地西行求法,那样绝对认真地搞翻译工作,永远是中国的骄傲。


匡衡凿壁
读音:kuāng hãng záo bì
释义: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

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用法:因效~之义,于墙上穴一小孔,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

◎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书房壁》
磨砥刻厉
读音:mï dǐ kâ lì
释义:磨练砥砺。

形容刻苦钻研。

囊萤映雪
读音:náng yíng yìng xuě
释义: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自: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骑牛读汉书
读音:qí niú dú hàn shū
释义:形容刻苦攻读。

出自:《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的缑山,往从之。

以蒲韀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铁面枪牙
读音:tiě miàn qiāng yá
释义:比喻坚忍不拔,刻苦自励。

出自:明·李贽《咏古》之一:“卧薪尝胆为吞吴,铁面枪牙是丈夫。


悬梁刺股
读音:xuán liáng cì gǔ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用法:我~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清·李渔《比目鱼·赠行》
雪天萤席
读音:xuě tiān yíng xí
释义: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悬头刺股
读音:xuán tïu cì gǔ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同“悬梁刺股”。

出自:《敦煌变文集·齖■(齿可)书》:“晡时申,悬头刺股士苏秦。


引锥刺股
读音:yǐn zhuī cì gǔ
释义:锥:锥子;股:大腿。

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

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饮胆尝血
读音:yǐn dǎn cháng xuâ
释义:指刻苦自励。

照萤映雪
读音:zhào yíng yìng xuě
释义: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志坚行苦
读音:zhì jiān xíng kǔ
释义:行:行为。

指意志坚定,行为刻苦。

出自: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娥志坚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开元寺,竟以小娥为法号,不忘本也。


镞砺括羽
读音:zú lì kuî yǔ
释义:比喻人刻苦磨练,力求精进。

镞砺,磨砺箭头;括羽,用羽毛装束箭尾。

出自:语本《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用法:于是有切磋琢磨~之道,圣人以为重。

◎唐·柳宗元《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坐薪尝胆
读音:zuî xīn cháng dǎn
释义:指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用法:愿陛下思夷狄轻侮中原之耻,~,不忘修政。

◎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
枕戈尝胆
读音:zhěn gē cháng dǎn
释义:头枕兵器,口尝苦胆。

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出自:南朝·梁·沈初明《劝进梁元帝第三表》:“陛下英略纬天,沉明内断,横剑泣血,枕戈尝胆。


用法:今日之事,正当~,内修外攘,使刑政修而中国强,则二帝不俟迎请而自归。

◎元·脱脱《宋史·李纲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