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前子

车前子

车前子【性味】甘,微寒。

【归经】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

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功能主治】利水,清热,明日,祛痰。

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包煎;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水煎洗或研末调敷。

【用法用量】 9~15g,入煎剂宜包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注意】凡内伤劳倦,阳气下陷,肾虚精滑及内无湿热者,慎服。

①《日华子本草》:"常山为使。

"②《本草经疏》:"内伤劳倦、阳气下陷之病,皆不当用,肾气虚脱者,忌与淡渗药同用。

"③《本草汇言》:"肾虚寒者尤宜忌之。

"【备注】用于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等症,常与木通、滑石等配伍应用。

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也具有显着功效,为临床所常用,主要用于实症;如肾虚水肿,可配熟地、肉桂、附子、牛膝等同用。

治湿热泄泻,症情轻者,可以单味使用,较重者可配茯苓、猪苓、泽泻、苡仁等同用。

用于目赤肿痛或眼目昏花,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者,可与菊花、决明子、青箱子等同用;如肝肾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迎风流泪,可与熟地、菟丝子等同用。

用于肺热咳嗽较宜,可与杏仁、桔梗、苏子等化痰止咳药同用。

【临床应用】①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将车前子炒焦研碎口服。

4~12个月每次0.5克,1~2岁1克左右,每日3~4次。

观察63例,服药后53例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平均2.1天治愈;6例大便减少,平均2.5天好转;4例无效。

车前子可能由于其利尿作用及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而有助于本病的治愈。

②治疗高血压病每日用车前子3钱(经1个月疗效不显者加至6钱),水煎2次,当茶饮。

50例患者经3~4个月治疗,收缩压降低到150毫米汞柱以内的23例(46%),舒张压降低到90毫米汞柱以内的25例(50%)。

治疗中除个别病例有胃部不适外,无其它不良反应③用于转正胎位孕妇在产前检查发现胎位异常者,待其妊娠28~32周时,试服车前子可望胎位转正。

据68例观察,转正率达80~90%。

用法:车前子3钱,烘干研末和水1次送服。

1周后复查,如未成功隔1周可再服1次。

最多服3次,如无效即为失败。

④治疗颞下颌扰乱症用5%车前子液0.5毫升,加入2%昔鲁卡因0.1毫升,作关节内注射。

注射时用皮内注射针头,嘱病人将口半张开(此时髁状突后缘呈一凹陷),针尖自耳屏前约0.5厘米处向前内方向刺入,深约1厘米,即进入关节腔内,缓缓注入药液。

注射后病人即可闭口。

每周注射1次,连续3~4次,停药观察;1月后如疗效不显,可继续注射一个疗程再行观察。

在治疗期间及疗程完毕后数周内,应尽量注意勿过大张口,如遇呵欠等生理性张口动作,可用手按住下颌作适当限制,否则会影响疗效。

150例患者根据2个月治疗复查,及其后6~24个月随访结果,症状完全消失者60例(40%),部分消失或减轻者77例(51.33%),无效者10例(6.66%),复发者3例(2%)。

总有效率为91.33%。

另有8例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经车前子液注射后,6例未再发,1例改善,1例无效。

车前子液治疗本病的作用在于注射后引起关节滑膜和关节囊的轻度炎症现象,当炎症消退后,继之有纤维组织增生,因之可使松弛了的关节囊恢复共紧张度,而使关节功能获得改善。

所以在治疗期间须严格要求病人限制张口,使新的纤维组织能在收缩状态下的关节囊内壁生长,否则即难收到预期效果。

对重症病人的疗效不佳。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正常人内服车前子煎剂10g,有利尿作用,但煎剂总容量及每日入水量均无记载,缺乏严格对照。

正常人及家兔服车前草种子煎剂则无明显利尿作用。

平车前种子亦无利尿作用。

2.对关节囊的作用:车前子煎剂少量多次注入兔膝关节腔,先发生滑膜炎症,继则结缔组织增生,因此有使松弛了的关节囊恢复原有紧张的可能,临床上可用于颞下颌关节半脱位。

印度产卵叶车前Plantagoovata种子含大量胶浆,可用作容积性泻药,对人并有降低血清胆甾醇的作用。

酒精提取物可降低麻醉犬、猫的血压,抑制离体兔心、蛙心,兴奋兔、大鼠及豚鼠的肠管并能为阿托品所抑制,因此认为有拟胆碱作用。

5%车前子煎剂0.05-0.2ml注射于家兔膝关节腔内,可促进关节囊滑膜结缔组织增生,从而能使松弛了的关节囊恢复原有的紧张度。

车前子煎剂对正常人、兔、大鼠未表现有利尿作用。

【附方】 1.车前子散(《审视瑶函》),用治眼中生翳,血灌瞳神,羞明多眵。

2.车前子散(《圣济总录》)3.车前子散(《杨氏家藏方》),用治小儿伏暑吐泻。

4.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治湿热下注。

5.驻景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治肝肾俱虚,眼常昏暗,多见黑花,或生障翳,视物不明,迎风有泪。

6.治热淋方(《外台秘要》),用治热淋,小便赤痛。

7.车前木通汤(《症因脉治》),用治膀胱热结,小便不利。

8.车前子散(《证治准绳·类方》),用治暑期霍乱吐泻,烦闷引饮,小便不利。

10.治小便热闭方(《普济方》),用治小便热闭不通。

11.治血淋痛方(《普济方》),用治小便血淋作痛。

12.治妊娠淋证方(《梅师集验方》),用治妊娠患淋,小便涩,水道热,不通。

13.治白浊方(《湖南药物志》)。

14.治风热目暗涩痛方(《圣惠方》)。

15.治内障方(《圣惠方》)。

16.治阴痒方(《外台秘要》)。

17.万全木通散(《医学入门》),用治膀胱有热,小便难而黄。

18.青风还睛散(《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用治青风内障之虚证。

19.青风羚羊汤(《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用治青风内障之实证。

20、青箱子丸(《证治准绳·类方》),用治肝心毒热。

21.青葙丸(《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用治肝虚积热而致的目红肿疼痛,涩泪难争,时发时止,久则渐重,遂生翳膜,视物昏暗。

【附方】①治小便热秘不通:车前子一两,川黄柏五钱,白芍药二钱,甘草一钱。

水煎徐徐服。

(《普济方》)②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

上为散。

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

(《局方》八正散)③治小便血淋作痛:车前子晒干为末,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下。

(《普济方》)④治妊娠患淋,小便涩,水道热,不通: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

以水五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

(《梅师集验方》)⑤治白浊:炒车前子四钱,白蒺藜三钱,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⑥治小儿伏暑吐泻,烦渴引饮,小便不通:白茯苓(去皮)、木猪苓(去皮)、车前子、人参(去芦头)、香薷各等分。

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煎灯心汤调下。

(《杨氏家藏方》车前子散)⑦治风热目暗涩痛:车前子、黄连各一两。

为末,食后温酒服一钱,日二服。

⑧治久患内障: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

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服之。

⑨治肝肾俱虚,眼常昏暗:菟丝子五两(酒浸五日,曝干别捣为末),车前子一两,熟干地黄三两。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

每于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驻景丸)。

(⑦方以下出《圣惠方》)⑩治阴痒痛:车前子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洗痒痛处。

(《外台》)⑾血淋作痛。

用车前子晒干研细,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送下。

⑿老人淋病(身体发热)。

用车前子五合,煮汁,去渣,用汁煮米粥吃,有效。

常服此方,亦可明目。

⒀妊妇热淋。

用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⒁容易小产,用车前子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不饮酒者,可改用水送下。

⒂阴囊冷痛。

肿满即成险症,用车前子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⒃久患内障。

用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

常服有效。

⒄补虚明目(肝肾均虚,眼发黑共,或生障翳,迎风流泪)。

用车前子、熟地黄(酒蒸后火焙)各三两,菟丝子(酒浸)五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和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驻景丸"。

⒅小便不通。

用车前草一斤,加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次,一方:上方再加冬瓜汁嗔或桑叶汁。

⒆小便尿血。

用车前草捣汁五合,空心服。

⒇鼻血不止。

用车前叶捣汁饮下。

(21)刀作。

用车前叶捣烂敷伤处。

(22)湿气腰痛。

和车前叶连根七棵、葱白连须七棵,枣七枚,煮酒一瓶常服。

(23)喉痹、乳蛾。

用车前草、凤尾草捣烂,加霜梅肉少许煮酒,共研取汁。

鸡乞求蘸取刷喉。

(24)两眼红痛。

用车前草汗调眩硝末,临星时涂眼泡上,次日早晨洗去。

(25)目翳初起。

用车前叶、敬杨叶等分,揉出汁,裹入两层桑叶中,悬阴处一夜。

次日打开桑叶,以汁点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