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习题答案 第10章 统计指数

统计学习题答案 第10章 统计指数

第10章统计指数——练习题●1. 给出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表:⑵再用帕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⑶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的差异。

解:设销售量为q,价格为p,则价值量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三者关系为:销售额=销售量×价格qp = q×p于是,对已知表格标注符号,并利用Excel计算各综合指数的构成元素如下:于是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得:⑴用拉氏公式编制总指数为: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 10002124104.16% , 2039.2q q p L q p===∑∑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 0102196.8107.73%2039.2p q p L q p===∑∑⑵ 用帕氏公式编制总指数: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为 11012281103.83% 2196.8q q p P q p===∑∑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为 1112281107.39%2124p q p P q p===∑∑ ⑶ 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可见:拉氏指数>帕氏指数 在经济意义上,拉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销售量总指数说明消费者为保持与基期相同的消费价格,因调整增减的实际购买量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消费者为购买与基期相同数量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帕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计算期。

销售量总指数说明消费者在计算期购买的四种蔬菜,因销售量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消费者在计算期实际购买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2.依据上题的资料,试分别采用埃奇沃斯公式、理想公式和鲍莱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然后,与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采用埃奇沃斯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11011101()()212422814405103.9896%2039.22196.84236q q pp q p q p E q pp q p q p++==+++===+∑∑∑∑∑∑采用理想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3.994869%q F ===采用鲍莱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11000111()()22104.16%103.83%104.00%2q q q q p q p B L P q p q p =+=++==∑∑∑∑与拉氏销售量指数和帕氏销售量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q q q q q L B F E P >>>>即拉氏销售量指数最大,鲍莱销售量指数次大,理想销售量指数居中,埃奇沃斯销售量指数较小,帕氏销售量指数最小。

●3.某企业共生产三种不同的产品,有关的产量、成本和销售价格资料如下表所示:⑴⑵ 试比较说明:两种产量指数具有何种不同的经济分析意义?解:设产量为q ,单位成本为p ,销售价格为r ,则价值量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三者关系为:产值=产量×价格 , 总成本=产量×单位成本 qr = q × r , qp = q × p⑴*以单位产品成本p 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该企业的帕氏产量指数P q :选择已知表格中的单位产品成本和产量数据,标注符号,并利用Excel 计算帕氏产量指数的构成元素如下:于是,以单位产品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该企业的帕氏产量指数为1119450092.83% 101800qq p P q p===∑∑*以销售价格r 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该企业的帕氏产量指数P q再选择已知表格中的价格和产量数据,标注符号,并利用Excel 计算帕氏产量指数的构成元素如下:于是,以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该企业的帕氏产量指数为 110111710093.27% 125550q q r P q r===∑∑⑵ 比较说明两种产量指数不同的经济分析意义:以单位产品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编制的该企业的帕氏产量指数说明,按计算期计算的三种产品,因产量的变化而导致总成本增减的百分比。

以销售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编制的该企业的帕氏产量指数说明,按计算期计算的三种产品,因产量的变化而导致总产值增减的百分比。

●4.给出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表:⑵ 用计算期加权的调和平均指数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 ⑶ 再用基期加权的几何平均指数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⑷ 比较三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价格总指数的差异。

解:设销售量为q ,价格为p ,则个体价格指数为i p ,销售额指标、销售量指标、价格指标三者关系为:销售额=销售量×价格 qp = q × p⑴ 求用基期加权的算术平均指数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 用基期加权的算术平均价格指数为 ∑∑=00qp q p i A pp作Excel 表格计算公式元素:用基期加权的算术平均价格指数为:%73.1072.20398.219600===∑∑qp q p i A pp ;⑵ 用计算期加权的调和平均指数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 用计算期加权的调和平均价格指数公式为 ∑∑=ppiq p q p H 1111作Excel 表格计算公式元素:即得用计算期加权的调和平均价格指数为:%39.107212422811111==∑∑=p pi q p q p H⑶ 用基期加权的几何平均指数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课本无此内容)●5.利用第4题的资料和计算结果,试建立适当的指数体系,并就蔬菜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解:对总量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的方案为 qpq pVL P V L P =⨯∆=∆+∆⎧⎨⎩,亦即,⨯+⎧⎪⎛⎫⎛⎫⎪⎨⎛⎫ ⎪ ⎪ ⎪⎪ ⎪ ⎪⎝⎭ ⎪ ⎪⎪⎩⎝⎭⎝⎭物值指数=物量拉氏指数物价帕氏指数按拉氏指数计算按帕氏指数计算物 值=的因物量变化引的因物价变化引总增量起的物值增量起的物值增量 或者为:111011000010110010001110()()()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根据第4题的资料和计算结果得:1011111104.16%107.39%111.86%q p q pq p q p q pq p⨯=⨯==∑∑∑∑∑∑100011101100()()84.8157241.8()q p q p q p q p q p q p -+-=+==-∑∑∑∑∑∑上述关系说明:四种蔬菜的销售量增长4.16%,使销售额增加84.8元;价格上涨7.39%,使销售额增加157元。

两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使销售额增长11.86%,增加总额为241.8元。

●6.已知某地区1997年的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360亿元,1998年比上年的收购总额增长12%,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为105% 。

试考虑,1998年与1997年对比:⑴ 农民因交售农副产品共增加多少收入?⑵ 农副产品收购量增加了百分之几?农民因此增加了多少收入? ⑶ 由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5%,农民又增加了多少收入? ⑷ 验证以上三方面的分析结论能否保持协调一致。

107.01%p p G ∑=解:这是因素分析题型,应该应用qpq pVL P V L P =⨯∆=∆+∆⎧⎨⎩指数体系,题中,农副产品收购总额、收购量与收购价格的关系为: 收购总额=收购量×收购价格 qp = q × p 则已知360q p=∑,V =1+12%,105%p P =,⑴求1998年与1997年对比农民因交售农副产品共增加的收入额,亦即收购总额的增量11V q p q p∆=-∑∑:由已知得 110036012%43.2V qp q p ∆=-=⨯=∑∑ (亿元) ⑵农副产品收购量增加百分比为q L : 由指数体系得 112%106.67%105%q p V L P +===, 农民因此增加的收入,亦即为农副产品收购量增加导致收购总额增加量qL ∆: 由于 100q q pL q p=∑∑,得到1000q q pL q p =⨯∑∑于是, 1000000q L q q p q pL q p q p ∆=-=⨯-∑∑∑∑ 0(1)360 6.67%24.0qq p L=⨯-=⨯=∑ (亿元)⑶由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5%,亦即105%p P =,农民增加的收入pP ∆, 由于 1110000pP q q p q pV q p L q p ∆=-=⨯-⨯∑∑∑∑ 000q p q L P q pL q p =⨯⨯-⨯∑∑(1)q p L P q p=⨯-⨯∑360106.67%5%19.2=⨯⨯= (亿元)⑷验证以上三方面的分析结论:由于 106.67%105%112q p L P ⨯=⨯= 而 112% ,V =对比得 q p V L P =⨯ 又由于 24.019.243q p L P ∆+∆=+= 而 43.2V ∆=, 对比得 q pL P V ∆+∆=∆可见,指数体系qpq pVL P V L P =⨯∆=∆+∆⎧⎨⎩成立,说明,以上三方面的分析结论能保持协调一致。

7.给出某城市三个市场上有关同一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表:数;⑵ 建立指数体系,从相对数的角度进行总平均价格变动的因素分析;⑶ 进一步地,综合分析销售总量变动和平均价格变动对该种商品销售总额的影响。

解:⑴3483.220904908, 6967.220905636 , 3816.21960466810======假定x x x ⑵3816.26967.23483.26967.23816.23483.2=⨯,%23.113%84.114%60.98=⨯ ⑶3816.26967.21960209046685636⨯= %23.113%63.106%74.120⨯= , 6.6586.309968+≈8.下表是某工业管理局所属五个企业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资料:排序。

解:依据有关公式列表计算各企业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如下:各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一览表(标准比值法)9.依据上题的有关资料,试运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计算各企业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并按综合效益的好坏对其进行排序。

比较上面两种方法给出的综合评价结果的差异,并就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借以加深对有关综合评价方法的认识。

解:依据有关公式列表计算各企业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如下表:各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一览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上面两种方法给出的综合评价结果的差异表现在D、E两个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排名不同。

原因在于两种方法的对比标准不同(以下具体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