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基础原理
注:nm毫微米 1nm相当于0.000001毫米
光谱中各色在可视光区域中的波长有所不同,根据 光谱的波长的长短将色彩命名为红、橙、黄、绿、青 蓝、紫。
波长大于780时是红外线 波长在780的光线——红
610 - 590——橙 585 - 555——黄 555 - 510——绿 510 -480—— 青 480-450——蓝 450-380 ——紫 小于380 紫外线
色彩构成基础原理
色 彩 构 成
引言
色彩以它神奇的力量把大自然装点得多姿多彩:碧波蓝天、 红花绿树、白雪山巅、江河湖海、夜空星光。
色彩也装点着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等,感化我们 的情感,带给我们美的感受。
一、色彩构成
它是平面构成的一个色彩再现,从色彩的知觉和心 理效果出发,将色彩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组合,创造、调 和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丰富色彩,是一种创造挖掘的过程。
(一)做无彩色的明度序列
要求:1、黑色为0,白色为10,在0-10之间划分9个色阶。 2、每个小格尺寸为1.5cmХ1cm(共11色阶) 3、过渡均匀画面整洁,精致
(二)任选一色做明度序列
要求:1、黑色为0,白色为10,在0-10之间划分9个色阶 中间色为纯色。(共11色阶)
2、每个小格尺寸为1.5cmХ1cm
: 总结出色彩明度变化的具体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白或加黑 但有时为了不使色彩变粉或变灰暗,便可以加上黄或紫以
达到明度变化的目的,同时也具有微妙的色彩变化。
明度可表现出体积感与空间感
3、纯度Chroma: 色彩的鲜艳度、饱和度,即色彩的纯净程度
色彩所含该色素的成分为100%
降低纯度的方法:
2、物体色
光源光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后所呈现在视觉中的感觉。
例如红苹果,在日光下只反射红色的光线而吸收其它 的色光,因此产生红色的感觉。青椒反射绿色光而吸收其 它色光,因此产生绿色的感觉。
然而,当用绿色光线照射红苹果时,由于红苹果无 绿色光的因素,因此红苹果将绿色光源全部吸收,所以我 们看到的是灰黑色的苹果。 生活中物体色的应用:城市夜晚的霓虹灯照射
十二色相环
蒙赛尔色相环
二十四色相环
2、明度Value :色彩的明暗程度
在分析色彩的明度时,可从两个方面理解: (1)同一色相的明度:如果在同一色相中加入一定程度 的白或黑,就会增强或降低其反射度,从而产生不同的明 度
(2)不同色相的明度:因其自身反射光线的强弱不同,明 度也不同。
色相环就有明显的明度变化,从黄到紫呈现出由高到 低逐渐的明度变化,黄色最亮,紫色最深,红、绿为中明 度色。
(三)从备选色中任选一组进行纯度序列
要求:每个小格尺寸为1.5cmХ1cm,共10色阶 颜色备选:红黄、黄蓝、蓝红、红绿、蓝橙、黄紫
2、放射推移
离心放射、同心放射
3、错位、透叠推移
(1)错位是处理有规则块状色彩排列时采用的方法。
例如第一排用1、2、3、4号色,第二排用2、3、4、5号 色,第三排用3、4、5、6号色等,每排错开一级或多级。
(2)透叠 是一种当两个形体相重叠时,处理成两者都能显 现形体、轮廓的表现手法。
六、作业练习
①纯色+白色,明度提高,纯度降低。 ②纯色+黑色,明度降低,纯度降低。 ③纯色+同明度的补色,明度基本不变,纯度降低。 ④纯色+另一色,明度不变,纯度降低。 ⑤纯色+纯度明度相同的灰色,明度不变,纯度降低。
四、色彩推移
将色彩按照一定规律有秩序地排列、组合的一种表 现形式。其特点是过渡自然、流畅,富于变化,具有浓郁 的装饰性和现代感。
为10,在0——10之间间隔地划分9个色阶。
(三)纯度推移
将色彩按等差级 数系列的顺序,由鲜 到灰或由灰到鲜进行 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 形式。
(四)互补色推移法:
十二色相环中180°对角的两种色彩之间相互推移的方法。 如:黄与紫、红与绿、蓝与橙 方法:可先从红开始加入少量绿色,使红色降低纯度,再 往后推移,逐渐加大量绿色,直至推移到绿色。
“色彩是破碎的光”
1、可视光与光谱色
太阳光产生的高热能形成电磁波,向宇宙空间辐射, 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很宽,而能够引起人的视觉反映的只有 从380毫微米至780毫微米的波长范围,这就是“可视光” 即我们日常所见的白色日光。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利用光的折射实验,确定了 光与色的关系。他将一束光(阳光)从细缝引入暗室,遇 到三棱镜,光就产生折射。当折射的光碰到白的屏幕时, 在那里显现出虹一样美丽的色带,称光谱色。光谱色以红、 橙、黄、绿、蓝、紫的顺序排列着。如将这个图像用聚光 透镜加以聚合,这些聚集的色彩就会重新变成白色。
两种互补色在画面中互推时, 为避免两色相调和使色彩变 “脏”可适量加入白色
(五)综合推移
将色彩按色相、纯度、 明度进行综合排列推移, 由于色彩三要素的同时 加入,画面显得比较丰 富。
五、色彩推移的基本构图形式
平行推移、放射推移、错位透叠推移
1、平行推移 将色彩按平行的垂直
线、水平线、斜线、曲 线或不规则进行等间隔 或不等间隔的条纹状、 有秩序地安排。
3、特别色
不属于上述两类之一的色彩,称为特别色。 如:金色,银色和萤光色等 。 此类色彩的提出,是为了适应现代设计和印刷的需要, 丰富设计师的表现方法和设计物的视觉效果。
(二)色彩三要素
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正是因为色彩三要素的变化,才使得自然界的色彩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面貌。
1、色相Hue
餐厅的暖光 照片蒙色
3、固有色
物体在正常日光下所呈现的色彩特征。 如:红色的花、黄色的梨、
物体色与绘画中固有色是不同的概念。 比如:我们拿一块白布、一只白色的粉笔,在正常日
光下,它呈白色。假如我们用蓝色的舞台灯照在它上面, 它就变成了蓝色的布或粉笔,因此我们说这块白布(粉笔) 的固有色是白色,而它的物体色是蓝色。
(二)色彩的概念
1、光源 (1)光源光:凡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都被称为光源光,
一种是自然光,主要是太阳光 另一种是人造光,如灯光、蜡烛
长时间注射过量的光源光会损伤眼睛
(2)透射光:光源光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后进入视觉的 光称为透射光
(3)反射光:物体在接受光线时没有被吸收而进入人视觉 的光线称为反射光。一般物体的颜色都属与反射光。
影响物体色的因素: a、是物体本身固有的特征。 b、是光源的性质(即光源色彩)。
三、色彩的属性
(一)色彩的分类 1、无彩色:黑色、白色和各种灰色。 无彩色系没有色相和纯度,只有明度变化。 无彩色也是一种色彩。
2、有彩色
光谱分解的七个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以及由它们混合所得的所有的色彩。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
红、橙、黄、绿、蓝、紫 构成了色彩体系中最基 本的色相。
(1)三原色:不需经过配色即可呈现的颜色:红、黄、蓝
(2)三间Leabharlann :两种原色相配。 如橙、绿、紫。(3)复色:两种以上的色彩相配。 如黄绿、蓝紫等。
(4)色相环:由色相按等比例关系组合的圆环
12色相:1888~1967,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论》、伊顿“色相环”(瑞 士)
课程介绍: 光与色彩 色彩的属性 色彩心理 色彩对比 色彩调和 色彩重构
二、光与色彩
(一)色彩的来源(物理光学研究表明) 色彩是光和人的正常视觉系统综合反应的结果。没有
光就没有色彩,没有人健康的视学系统,也就无法感觉到 色彩。
黑暗中,我们什么色彩都看不到,其原因是因为缺少 投照的光(浅显的认识)。
2、色彩产生的具体表达
根据光谱色我们可以这样表达:
光—照射—物体反—射—光 眼—通过—视神径—传—达 大脑—产—生 色彩
光源色照射到物体时,变成反射光或透射光,后再进入 眼睛,又通过视觉神径传达到大脑,从而产生了色的感觉。 这便是色彩产生形成的过程。
所以色彩是光与视觉相互作用的产物。
知识拓展
不可见光谱380毫微米以内称紫外线、Ⅹ射线;780毫微米以 外红外线、雷达、电波。这些射线只能通过仪器才能测到
24色相:1853~1932,奥斯特瓦德 “色相环”(德国)
红、黄、蓝、绿, 再加中间色:橙、蓝绿、紫、黄绿各分三等份
100色相:1858~1918,蒙赛尔修正的蒙赛尔“色相环”(美国)
红R、黄Y、绿G、蓝B、紫P 加上5个间色:红黄RY、黄绿YG、绿蓝GB、篮紫BP、紫红PR
每个主色渐变分割为10个色
种类:色相推移 明度推移 纯度推移 互补推移 综合推移
(一)色相推移
将色彩按色相环的顺序,由冷到暖或由暖到冷进行 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
(二)明度推移
将色彩按明度等差级系列的顺序,由浅到深或由深 到浅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
分类:单色明度推移、多色明度推移。
表示法: 计算明度的基准是国际通用灰度测试卡 在孟塞尔色彩体系中,把黑色定为0,白色定 灰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380nm辐射的总称, 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
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各种荧光灯和 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 光的,紫外线还可以防伪。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 消毒。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
红外线可穿入人体组织,如在红外线照射下,人体组 织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物质代谢增强, 但是一定强度的红外线直接照射眼睛时可引起白内障。